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發牌制度於去年 6 月生效,為期一年的過渡期在 6 月 1 日屆滿後,證監會更新平台名單,共計將 11 家平台視為「被當作獲發牌」的申請者,另有 6 家平台未當作獲發牌。
證監會上周發表聲明指出,「被當作獲發牌」的 VATP 申請者並未正式獲發牌,仍需證明合規措施的實際實施和成效能獲證監會信納;至於因未能符合要求而被視為「不當作獲發牌」的平台,則必須在 3 個月以內結束所有業務。
證監會官網資料顯示,被當作獲發牌的 11 家平台分別是 HKbitEX 、 PantherTrade 、 Accumulus 、 DFX Labs 、 Bixin.com 、 xWhale 、 YAX 、 Bullish 、 Crypto.com 、 WhaleFin 和 Matrixport HK;而未被當作獲發牌的平台則包括 BGE 、 HKVAX 、 VDX 、 bitV 、 HKX 及 bitcoinworld 。
區塊客先前報導,OKX 、 Huobi HK 等多家平台早前已相繼撤回香港牌照申請,業界人士表示,香港平台的流動性和可交易的幣種數量不及海外,平台考慮合規等成本後,認為並不夠吸引在香港取得牌照經營。
香港立法會議員邱達根也於 6 月 1 日發表了看法,對發牌制度「過於嚴苛」的要求表示擔憂,批評這些規定導致全球大型交易所都不願進駐香港,繼而削弱了市場參與者對香港推動發展 Web3 的信心。
邱達根表示,證監會要求營運者在保管資產、避免利益衝突、網路保全、會計及審計、風險管理、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等方面達標,其中不少審批條件借用了傳統金融的經營概念和狀況,落實到 Web3 金融的時候便顯得過度嚴苛。他寫道:
有申請者向筆者表示,當局缺乏發展下一代金融科技的前瞻性眼光,以傳統金融的思維推動 Web3「金融創新」更是缺乏彈性。
邱達根補充稱,香港當局要求持牌營運者的管理階層具備多年從事虛擬資產業務的經驗,但官員及監管機構的董事局和管理層卻缺乏具有經營 Web3 業務實際經驗的人員,雙方在技術背景、市場經驗及創新精神方面南轅北轍,難以溝通。
邱達根建議,香港證監會應盡快對牌照申請作出決定,讓投資人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有長遠信心,而且平台所提供的產品也必須有所突破,能夠平衡維持完善法制、保護投資人以及金融創新的需求。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