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k,PANews
隨著 Solana 鏈上數據大幅飆升,關於 Solana 將超越以太坊的話題逐漸升溫,與此同時,針對 Solana 真實繁榮度的討論在社交媒體上也引發諸多關注。近期有不少 KOL 發文論證,Solana 的數據繁榮並不真實。總結來看,關於社群媒體對 Solana 的爭議集中在以下幾點: 機器人氾濫、交易量數據虛高、 MEV 問題、財務虧損問題,以及 SOL 代幣的增發問題。
基於長期對 Solana 生態的關注,PANews 針對 Solana 的真假繁榮也做了一些數據調查。
機器人氾濫,近 7 成交易來自機器人
關於 Solana 鏈上機器人氾濫的問題。近期,已有多個 KOL 在社群媒體表示,Solana 的鏈上交易充斥著機器人,研究員 Dan Smith 在 7 月 29 日公佈數據顯示,Solana 的周交易費和 MEV 收入首次超過了以太坊。
如果經常交易 MEME 幣則會發現這種情況在 pump.fun 上非常嚴重。隨機開啟 pump.fun 的一個代幣交易頁面,會發現如下圖所示(清單最後有嘆號的為機器人交易),機器人的交易已經佔據了大多數交易。
但識別機器人交易和數據並不容易,官方也缺少此類數據的公佈。
Flip Research 認為這一比例高達 93%,「考慮到異常高的交易與用戶比率,以及鏈上的洗幣交易/洗幣數量,似乎絕大多數交易都是非自然的。」
在主要的以太坊 L2 上,最高的每日交易用戶比是 Blast 上的 15.0 倍(該平台的手續費同樣很低,而且用戶都在使用 Blast S2)。相似,這將意味著 Solana 上超過 93% 的交易及推而廣之到費用都是非自然的。
但這數據可能未必正確,PANews 隨機從 Pump.fun 上尋找了 10 個相對活躍的代幣,並對這些代幣最近 1000 筆的交易情況進行了分析。
設定的演算法以兩個面向進行機器判定,短時間內(小於 10 秒)進行買賣或交易當中出現的相同地址相同金額的重複交易。在分析後的結果發現,在這 10 個代幣的共 8268 筆交易當中,有 80.85% 的交易來自機器人交易,真實用戶的交易量不足兩成。機器人佔比最高的代幣佔比達到 99.5%,平均每個機器人在這個區間內交易了 159 次,而真實用戶的平均值為 1.99 。
但這並不說明 Solana 上所有的交易對都是這種情況,隨後 PANews 對市值較高的 10 個代幣的最近 10000 筆交易進行了分析,這些代幣如 $WIF 、 JUP 、 POPCAT 、 BOME 、 MEW 等,在這些已成熟的代幣當中,我們發現機器人的比例大幅降低,佔比 50.73%,比例較高的為 $WIF(81.6%)、 POPCAT(87.5%)、 MEW(88%),均為 MEME 幣,而 JUP(Jupiter 治理代幣)的機器人交易比例則為 51%,KAMA 的機器人比例僅 27.3% 。
未完成流動性曲線的代幣仍在 Pump.fun 交易,而完成流動性曲線的代幣則會上線 Raydium,因此,上述兩種對比方法還可看做新上線 Pump.fun 的代幣和已完成流動性曲線上線 Raydium 等 DEX 代幣對比的縮影。
從目前的代幣交易量分配比例來看,pump.fun 的交易筆數佔 Solana DEX 比例的約為 53%(8 月 8 日數據),以這個比例計算,Solana 每日交易量的 66% 約為機器人交易。由此看來,真實用戶目前更偏好市值較高,價格穩定的代幣,而非打新。
PANews 隨後將 Pump.fun 上市值前三的代幣在最初創建時的交易數據進行分析發現,2 個月以前,Pump.fun 的機器人比例僅為 35% 左右,並且真實的用戶交易數量和交易筆數都遠高於現階段。
真實用戶日均交易筆數約 16 筆,與以太坊 L2 差距不大
Solana 鏈上的用戶到底日均交易量如何? Flip Research 撰文指出,Solana 每個用戶的每日交易量高達 217 次,遠高於其他公鏈。
事實上,Solana 的交易分為投票交易和非投票交易。 Flip Research 所取的資料來源 tokenterminal 採用的是投票交易和非投票交易總和,而正常的用戶交易主要集中在非投票交易當中,兩者的資料量級通常相差約 10 倍左右。
8 月 6 日數據,非投票交 易 3,480 萬筆,活躍用戶 98.7 萬,平均每位用戶交易 35 次。
此外根據 PANews 估算數據,目前活躍地址數中的 13% 約為機器人地址,86% 為真實用戶。
以 8 月 8 日的交易量 3426 萬筆,DAU 82.2 萬個地址,真實的用戶交易筆數約為 1130.58 萬,真實用戶數約為 70.69 萬,平均真實用戶的交易筆數約為 16 筆。
此數據比以太坊約 3.37 筆和 Base 約 6.18 筆高出不少,但與 Arbitrum 約 12.39 筆相近,低於 Blast 的 30.8 筆(數據為 8 月 6 日)。從這個角度看來,剔除機器人交易之外,Solana 的用戶真實活躍度與其他的以太坊 L2 的差距並不明顯。
MEME 幣數據下滑嚴重
另一個數據也側面說明了 Solana 上的表面繁榮,從每日發行的代幣數量來看,Solana 的新 SPL 代幣發行數量並未迎來大幅下滑,仍維持在每日 2 萬個代幣發行左右。
但從數據的細節來看,7 月初,pump.fun 上共發行 7.1 萬個代幣,當周有 5187 個代幣上線 Raydium(pump.fun 滿足流動性後會自動上線 Raydium),到 8 月 5 日這一周,pump.fun 共發行 5.5 萬個代幣,而 Raydium 同期僅有 1850 個新代幣上線。
這項數據說明,Pump.fun 上發行代幣的數量並未下滑太多,但能夠成功上線 Raydium 的比例越來越低,目前已最高不超過 3%,而在 7 月初這個數據約為 7.3% 。 8 月 12 日,根據 Dune 面板數據,Pump.fun 過去 24 小時發行 11796 種 Meme 代幣,僅 157 種最終上線 Raydium,僅佔 1.33% 。
此外,Solana 鏈上的 New Token Accounts(新創代幣帳戶)數據在近期也迎來大幅下滑,7 月 20 日該數據為 1224 萬個,8 月 8 日則下降至 667 萬個,下降幅度近一半。這個數據可以理解為當日所有新創建的代幣持幣地址的總數。 Solana 每日創建的新代幣數量並未減少,但持幣的總地址數卻在降低,顯示平均每個新代幣的持幣人數大幅下滑。隨著機器人的搶佔交易池,真實用戶正在離開新的 MEME 幣。
驗證者成虛假交易受益者
而同時,Solana 驗證者們正因為機器人交易賺來的盆滿缽滿,Dan Smith 透露,7 月 29 日,產生的費用總額為 550 萬美元,是過去三個月中的最高金額。
58% 的價值來自 MEV 小費,37% 來自優先交易費, 他認為:「MEV 只有在有利可圖時才會進行,也就是說,只要零售商繼續追逐 MEME 幣,MEV 就會進行。一旦 MEME 幣開始降溫,MEV 費用收入也將隨之崩潰。」
在專門統計三明治攻擊的網站上,PANews 進行了粗略統計,一分鐘內的被識別的三明治攻擊約為 16~20 次。換算為每天則至少達到 23000 次三明治攻擊。先前報導,最為臭名昭著的地址在 2 個月內攫取超過 3000 萬美元,而如今三明治攻擊者似乎比之前更多了。 為了因應這種情況,目前 82% 的交易都會增加優先費用(可規避三明治攻擊),但這增加了一般用戶的交易成本。
財務虧損並無實據
此外,財務虧損問題和通膨率問題由 KOL 小熊餅乾.eth 提出,他表示:Solana 一直在虧損,財務數據顯示每季從 2023 年第二季的 1.43 億美元增加至 2024 年第二季的 9.56 億美元。關於這個問題,另一個 KOL 日月小楚進行了進一步解讀,「這並不是虧損在增加。但是這只是用美元計價後帶來的數據錯覺。」23 年 Q2 的 SOL 平均價格在 25 美元左右, Q4 價格因為拉盤所以幅度比較大,以平均價格 50 美元來計算,今年 Q2 基本上在 160 美元計算。粗略計算下 sol 每季增發 600 萬枚。所以簡單乘一下,23 年 Q2 是 1.5 億刀,在 Q4 是 3 億刀,而到了今年 Q2 就是 9.6 億美金。」
此外,PANews 在調查中發現,Solana 基金會事實上並未公開過目前的持股和財務數據,關於這部分的財務數據網上的唯一來源是 Coin98 Analytics,不過該公司也未公佈這一數據的來源。
關於 SOL 代幣的增發問題,日月小楚的解釋認為,小熊餅乾.eth 引用的 Messari 的數據意指新增流動,這部分流動有可能是基金會解鎖的代幣,通常不會流向市場。
關於 SOL 的通膨,根據 solanacompass 的數據顯示,目前 SOL 的通膨率為 5.1%,並不存在 15% 的通膨率。
關於 Solana 的討論可能仍將繼續,總體來看,Solana 生態的狀態既不像一些觀點認為那麼嚴峻,據 The Funding 報道,一些加密基金經理正在大舉加倉 Solana,Syncracy Capital,聯合創始人 Ryan Watkins 認為:「現在,Solana 在大多數有意義的指標上都能與以太坊相媲美,但其估值只有以太坊的 1/5」。
不過從細微之處來看,Solana 還是存在著危機,尤其是曾將 Solana 一舉推上神壇的 MEME 幣生態正在遭遇嚴重下滑,除此之外,整個行業還在尋找新的爆發熱點。而 Solana 生態內正上演著一出圍繞普通散戶的黑暗森林式狩獵表演,只是受益者開始竭澤而漁時,不知是否已是繁華盡頭?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