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木沐
出品|白話區塊鏈
本輪行情以來,比特幣一路高歌,顯得以太坊和一些「老價值項目」愈發乏力,ETH/BTC 一度觸底,這也成為一眾資深加密貨幣愛好者們最強烈的「意難平」,沒有之一。牛熊都穿越過來了,卻始終對一蹶不振的 ETH 無法釋懷,加密貨幣社群對 ETH 的不滿情緒似乎已達巔峰。
以太坊的初心改變了?
雖然 ETH 與 BTC 各有不同路線,並沒有太多直接衝突,但從熊市開始便持長期有 ETH 的大部分人都是希望 ETH 能夠跑贏 BTC,也就是 ETH/BTC 能有一個好的回報。根據本輪熊市之前的經驗,ETH 大部分時候還是能跑贏 BTC 的。
與以太坊社群持幣想跑贏 BTC 的心態類似,以太坊的初心或是差異化發展策略,走比特幣社群沒走過、認為不好走的路:基於區塊鏈的智慧合約應用平台,並計劃進行區塊鏈擴容的探索以帶來拓展性和性能,發展數位黃金以外的去中心化應用。
與當時已經出現的一些競爭幣項目類似,都想要改進比特幣,差異化策略抑或成為更成功的比特幣。
如果早期加密貨幣用戶有留意的話,一定看過上面這張看起來「格局很大」的以太坊基金會官網背景圖,上面清楚的寫著一句 slogan:區塊鏈應用平台,也是當時以太坊社群給以太坊的最精準定位,其背景圖片似乎是一個拔地而起的高樓,或預示著對區塊鏈的擴容和建設。
現在,有些人認為以太坊的初心變了,自從以太坊共識機制進行 POS 合併後開始,或許由於價格起不來,於是把以太坊的頹勢歸咎於轉 POS 公式機制,認為從 POW 到 POS 這樣大幅度轉向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但實際上以太坊轉 POS 是一開始就出現在早前的設計路線圖中,並不是後面臨時決定的更改,這是智能合約公鏈平台帳戶模型區塊鏈擴容和拓展需求下做出的選擇和規劃。
近日,社群媒體上有比特幣最大者發出以太坊合併後的通膨率走勢圖,圖中所示以太坊這半年通膨率快速上升,以此試圖說明以太坊合併的錯誤路線。但很快打臉就來了,以太坊社群用戶發布了這個統計走勢圖的全貌,加上比特幣年通膨率(指新發行數量與流通數量的比例)的對比, 更加一幕了然。
當初很多人對以太坊無上限的發行量嗤之以鼻,認為以太坊一定會無限量的增發,現在的真實情況是以太坊透過 POS 合併 EIP1559 不僅不影響安全性,同時控制住了通膨,遠低於比特幣當前的通膨率,相較於其它知名 POS 公鏈更是拉開了距離。
以太坊已然穩坐 Crypto 第二把交椅,也成為了一眾新公鏈項目的「差異化對象」,許多項目的目標也是成為「更好的以太坊」。可以說,以太坊路線除了實現方案細節上的調整之外,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當初的願景也都陸續實現了。
近日,Vitalik 在社群網路上對基金會出貨質疑做出回應,並附帶 9 則與 ETH 基本面有關的資訊:
ETH 基金會正在向負責以下工作的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支付報酬
(1)以太坊每年不再流失工作量證明機制(POW)500 萬 ETH
(2)你目前的費用很低
(3)你的交易將在< 30 秒內被打包,而不是 1-30 分鐘(eip-1559)
(4)zk 技術允許人們保持隱私的同時使用 ETH
(5) 帳戶抽象技術將讓普通人安全地使用 ETH,而無需種子短語或 SBF 式中心故障點
(6)世界各地的本地 ETH 活動,其中許多幾乎沒有提到基金會的名字
(7)自 2016 年以來,ETH 從未因 DoS 攻擊和共識失敗而停機
(8)各種安全工作(內部開發和撥款)防止了許多資金損失
(9) 你使用的各種程式碼中的函式庫(錢包、 DeFi 應用程式…)
換一個角度,以太坊之所以存在並被賦予 3000 多億美金的市值,不一定僅來自其 Gas 費用捕獲的多少,更多的它是對加密領域的拓展和創新,以此來不斷承接比特幣的價值溢出。所以前兩輪多頭市場(2018 、 2021 年)行情中,ETH/BTC 相對高漲,也就是以太坊長期跑贏的主要底層邏輯之一。
而本輪大行情中,儘管以太坊的基本面良好,但筆者發現很多人只提以太坊生態的鏈上流動性割裂等問題和麵臨的新公鏈的競爭,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以太坊生態對比特幣價值溢出的承接。
比特幣自身待解的困擾,是以太坊的機會嗎?
在設計上,比特幣無疑是一個「神級」作品,但這樣一個系統不等於「十全十美」,畢竟很多項目設計中什麼都想要、什麼都兼顧,看似完美但實則複雜和漏洞繁多,難以快速突圍。
中本聰就為比特幣留下了一些要解開的問題或是遺憾,待後人來完優化。例如日益減少的發行量與生態發展的矛盾威脅比特幣系統的可持續性。
簡單的說,比特幣不斷減產直至上限的過程中,越來越小的通膨率將推動比特幣的稀缺性成為價格上漲的有利因素,但對於比特幣系統來說未必如此,因為減產不可避免的導致 POW 礦工的收入減少,也會降低礦工的積極性,也可能影響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當然,比特幣社群又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發展比特幣生態,當未來減半導致礦工收入不足時,可以透過比特幣生態的繁榮來彌補系統獎勵的減少,持續激勵礦工提供強勁的系統保護。這也是從以太坊社群的區塊鏈擴容路線中學到的經驗。但高昂的價格和手續費、主網的低效率讓比特幣生態面臨著不小的永續發展難題。
比特幣的問題還一直擺在「桌上」,解決辦法目前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比特幣一直漲,自然就沒有問題了,但顯然這不太可能,於是乎當資本將比特幣推向瓶頸附近時,價值就會溢出到其他區塊鏈。目前來說,未來能承載住比特幣大部分價值溢出的大體量項目,只有以太坊,沒有其它。
比特幣 L2 、以太坊 L2 已在同一條船上
當下比特幣生態發展可謂如火如荼,許多團隊帶來了不少擴容方案,特別是藉鏡自以太坊的 Layer2 解決方案,可以說,以太坊 Layer2 的領先探索引領著比特幣 Layer2 這些擴容解決方案。比特幣 Layer2 和以太幣 Layer2 殊途同歸,也有人說,以太幣是比特幣最大的測試網。
當然,目前比特幣 Layer2 尚存在一些難題,例如難以繼承比特幣的安全性,比特幣本身出塊速度慢影響 Layer2 交易的結算效率等等。因此目前閒置的 BTC 若要參與 DeFi,還是會選擇跨到以太坊鏈以獲得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據 CryptoFlows 數據顯示,比特幣主要透過穩定幣橋接等方式向以太坊輸出了大約 38 億美金的資產,這還不包含 Layer2,以太坊主網流入佔比特幣跨鏈輸出的絕大部分,說明了鏈上資金對以太坊的認可,未來在 BitcoinFi 持續開發下,以太坊生態勢必獲得更多的流入份額。
其實我們換一個角度,在 Web3 應用大規模落地的多鏈互聯、鏈抽象時代,加密大生態之間互聯互通、無縫互操作,以太坊目前何嘗不是正在成為比特幣的一條最大的側鏈或者說廣義 Layer2 的路上?以太坊生態上最好的 DeFi 協議正在幫助撬動沉睡的比特幣資金。
不管是一艘船上的擴容解決方案還是資金的跨鏈流動,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未來似乎正捆綁得越來越深。
小結
從目前來看,以太坊的初心沒有變過,該實現的也都實現了,變的只是因為「花心」的持有者抵不住誘惑。在大環境流動性枯竭的背景下,加密敘事萎縮,追逐 Meme 無可厚非(經濟不好,聚在村口碰運氣),但接下去的全球降息週期導致流動性逐步釋放或將會帶來轉變,別忘了加密資產的採用和 Web3 應用的落地價值終將回歸。
作為加密資產的老大和老二,未來互相捆綁的比特幣和以太坊之間,不是敵對關係,也不是非黑即白,加密貨幣社群不論是站在哪一個陣營,應該停止內耗和「吃飯砸鍋」的行為,一齊向更廣闊的大規模採用的下一代網際網路進發才是正道。希望接下去別的 ETH 不會令人失望。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白話區塊鏈)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