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ECB)正加速邁向數位金融時代,希望打造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支付系統,讓金融機構能夠直接使用「央行貨幣」進行交易結算。這不僅是一項技術創新,更被視為通往「批發型央行數位貨幣(CBDC)」的重要一步。
ECB 執行董事會成員 Piero Cipollone 在周四的聲明中表示:「這是透過創新來提升歐洲金融市場效率的關鍵舉措。」
兩階段推進,最終涵蓋外匯交易
根據 ECB 的說法,這項計畫將分成 2 個階段來實施:
🔹 第一階段:盡快建立區塊鏈結算平台,並與現有的「歐洲快捷支付清算平台(TARGET)」無縫對接;
🔹 第二階段:發展成更全面、深度整合的長期解決方案,未來甚至可能納入「外匯交易」,進一步擴大應用範圍。
ECB 目前並未公布確切的時間表,但這項計畫與瑞士央行(SNB)先前推出的批發型 CBDC 先導試驗頗為類似,後者自 2023 年 12 月啟動,允許數位債券結算,並於近期宣布延長至 2026 年。
「我們擁抱創新,但在安全性、穩定性方面亦不能妥協,」 Piero Cipollone 強調,ECB 的目標是打造更加協調、統一化的歐洲金融生態系,以確保歐元體系的競爭力與效率。
事實上,歐洲各國央行、私營機構近年來已積極投入 CBDC 先導試驗,尤其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探索更為積極。今年 1 月,ECB 就曾強調發展數位資產支付的必要性,並認為「數位歐元(Digital Euro)」是抗衡美元穩定幣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 ECB 近來積極擁抱區塊鏈技術,但對加密貨幣依舊保持高度戒備。 ECB 總裁 Christine Lagarde 先前明確表態,由於價格劇烈波動且涉及洗錢風險,比特幣不可能被 ECB 納入央行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