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分析師警告稱,由於機構投資者對芝商所(CME)比特幣、以太幣期貨的需求明顯降溫,市場動能明顯衰退,加密貨幣市場短期內恐面臨回調風險。
在周三發表的研究報告中,以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為首的摩根大通分析團隊表示,整體加密貨幣市值自去年 12 月創下 3.72 兆美元歷史高點後,至今已下跌 15% 至約 3.17 兆美元,導致芝商所比特幣、以太幣期貨價格接近「逆價差(Backwardation)」狀態 —— 也就是「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類似去年 6 月與 7 月的市場狀況。
報告指出:「這是個不祥之兆,意味著透過芝商所期貨合約布局比特幣、以太幣的機構投資人需求正在減弱。」
分析師解釋,當機構投資人對加密貨幣市場需求旺盛時,比特幣與以太幣期貨通常會以 「正價差(Contango)」交易,即「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甚至年化溢價可達 10% 以上。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加密貨幣市場的「無風險」利率較高,而美元放貸利率則普遍落在 5% ~ 10% 區間。
然而,當需求轉弱、價格預期下滑時,期貨價格就可能會跌破現貨價格,這與去年 6 月和 7 月的市場狀況相似。
「2 大因素」導致需求轉弱
摩根大通分析師認為,導致芝商所期貨需求走弱的關鍵原因有 2 點:
🔹 市場缺乏短期利多,機構資金選擇獲利了結
市場短期內並沒有足夠強勁的利多催化劑,讓部分機構投資人選擇落袋為安。報告指出,美國新政府的加密貨幣政策可能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才會有具體進展,在此之前,市場氛圍偏向觀望。
🔹 CTA 基金退場,賣壓浮現
以追逐市場動能為主要策略的基金(如商品交易顧問 CTA)正逐步減持比特幣、以太幣部位,加劇了市場需求疲軟的情況。分析師指出:
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動能指標過去幾個月持續轉弱,以太幣的動能訊號甚至已轉為負值。
綜合來看,市場缺乏新資金與政策催化,加上動能資金退場,短期內比特幣與以太幣仍可能面臨壓力。摩根大通分析師警告,若期貨需求疲軟的趨勢持續,加密貨幣市場短期內恐進一步修正,投資人應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