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k,PANews
近期,Solana 治理論壇發起了一項名為 SIMD-0228 的提案,透過動態調整通膨率,將 SOL 的年增發量削減 80%,並引導資金從質押轉向 DeFi 。然而,這看似「智慧發行」的藍圖,卻在社群中激起了「通膨螺旋」與利益博弈的激烈爭議 —— 當質押率跌破臨界點時,更高的通膨可能反噬市場信心。而驗證者的收入結構、生態參與者的利益分配,更成為這場代幣經濟實驗的隱形炸藥。
新提案或降低 80% 通膨,當年減少 2,200 萬 SOL 發行
Solana 的代幣 SOL 發行機制一直採取的是固定時間表機制,即隨著時間推移通膨率從 8% 以每年 15% 的遞減幅度下降,直至達到 1.5% 的目標,當前的通膨率為 4.694% 。這一通膨率機制下,今年的增發的代幣數量約為 2,793 萬枚代幣,質押率約為 64% 。
相較之下,以太坊的通膨率目前約為 0%,質押率約 30% 。 SOL 代幣的通膨模型顯然更不利於代幣保值,而過高的通膨率也讓大量的代幣選擇投入質押當中,以獲得更高收益率。因此不利於 DeFi 生態的發展。
提案認為,目前 Solana 網絡當中,MEV 收入已成為驗證者們的主要收入來源,降低質押收益率並不會產生太大的收益影響。
簡單來說,它是「愚蠢的發行」。鑑於 Solana 蓬勃的經濟活動,發展網絡的貨幣政策以實現「智能發行」是有意義的。
在提案中,提出一條分界線,最早假設為 50%,即當質押率超過 50% 時,通膨率下降,減少網路的質押收益。當質押率低於 50% 時,則提高通膨率,擴大獎勵以激勵更多資金進行質押。
隨後,論壇用戶質疑 50% 閾值缺乏嚴謹計算依據,認為設定過於草率。隨後,提案者提供了新的演算法曲線,將質押率 33% 是定為一個分界線,當質押率高於 33% 時,每年的通膨率就會低於目前的通膨率。
根據 PANews 計算,以目前 64% 的質押率為例,以新的代幣發行曲線,年化的通膨率將從 4.694% 降至 0.939%,降幅約 80% 。
如果提案最終通過,維持目前的質押率情況下,SOL 當年的增發數量將從 2793 萬枚下降至 559 萬枚。

但提案中的這種說法在論壇中似乎並未達成共識,大量評論認為如果該方案通過,現實有可能並不會按照理想的發生。例如,當質押率下降,通膨率的上升反而會進一步降低市場對代幣的預期,這或許將導致那些未經質押的代幣進一步拋售代幣引發更大的不確定性。
PANews 計算後發現,當質押率只有 25% 時,將產生 4,413 萬枚代幣的通膨,這種通膨遠高於目前的通膨率。
如果真的陷入這種通膨旋渦,那麼可能得結果就是適得其反。正如提案所說,目前驗證者的收入來源是 MEV 收入。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目前 Solana 網路交易活躍,眾多 MEME 玩家對交易速度和防三明治攻擊的需求使得 MEV 收入佔比較高。若未來網路整體交易量下降,MEV 收入佔恐維持驗證者主要收入來源。彼時如果加上通膨和物價下跌的雙重打擊,或許會進一步打擊質押積極性,反而走向通膨上升,質押下降的反向螺旋。
驗證者巨頭集體沉默,背後或是持幣大戶的利益博弈
該提案由 Multicoin Capital 的投資人 Vishal Kankani 發起,Multicoin Capital 是 Solana 的早期投資人,2019 年曾領投 2,0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並且持有大量的 SOL 代幣(早期投資選擇獲得 SOL 代幣,而非股權)。從這個背景來看,Vishal Kankani 所代表的是 Solana 持幣大戶,對通膨影響代幣市場價格較為敏感。
有趣的是,截至 2 月 26 日,Solana 網絡當中的大型驗證者 Helius 、 binance staking 、 Galaxy 等等均未對這次提案進行表態。 Helius 創辦人平時對 Solana 生態的發展頻頻發言,但對於這次對生態有著巨大影響的提案只是轉發了一個相關內容,並評論現在賣出 SOL 代幣是愚蠢的。
事實上,這項提案一旦通過,或許對 Helius 這種將 100% MEV 收入 返還給質押者的驗證者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就目前來看,由於不透過 MEV 當中獲取收益,Helius 可能更依賴質押本身的收益。
整體來看,這個提案代表的是 SOL 持幣大戶的利益需求,他們更希望降低通膨來達到價值穩定。此外,從生態來看, Solana 網路目前的質押殖利率約為 7.03%,新的方案下,相同的質押率殖利率將降至 1.41%,殖利率下降接近 80% 。這對希望透過質押獲得無風險收益的大型驗證者節點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當然,提案中認為,正是質押收益率下降,才會刺激這些驗證者將手中的代幣投入更多 DeFi 生態當中,能夠進一步提升 Solana DeFi 的生態繁榮。
Solana 的這場代幣經濟改革,本質上是持幣大戶、驗證者與生態建設者之間的權力再平衡。提案通過後,7.03% 的質押收益率或將驟降至 1.41%,迫使驗證者從依賴通膨獎勵轉向深耕 MEV 和交易手續費——這既是機遇,也是賭局。
若 DeFi 能藉此吸收數十億美元的閒置流動性,Solana 或可迎來如 Uniswap 、 Aave 般的爆發式創新;但若市場因收益率下滑而拋售,25% 質押率下的 4413 萬枚天量增發,恐將把 Solana 拖入「通膨 —> 賣壓 —> 更通膨」的死亡螺旋。
目前,Helius 等頂級驗證者的沉默,暗示著利益鏈的微妙張力 —— 當 100% 返還 MEV 的商業模式遭遇基礎收益腰斬,生態的「去中心化」敘事或將面臨現實拷問。而 Multicoin Capital 作為早期巨鯨的立場,則揭示了這場博弈的深層邏輯:在機構投資者眼中,SOL 的價值儲存屬性已優先於網路安全需求。
未來數月,隨著 3 月 7 日投票臨近,Solana 的命運將不再由代碼獨裁,而是取決於社群能否在「理想主義」與「資本理性」之間找到那個危險的平衡點。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