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ncy,PANews
穿越加密貨幣市場浮浮沉沉的牛熊週期,老牌公鏈 Cardano 總是能自備 BUFF 加持,一路開掛。在本輪週期中,Cardano 老將煥新,錨定比特幣 L2 敘事,近期更以美國加密貨幣儲備資產、 ETF 申請標的、機構配置熱門選擇等多重身份頻頻洗版,存在感拉滿。
生態指標被碾壓,政策 BUFF 加滿被指「關係戶」
3 月 2 日,川普發文宣布,其數位資產行政命令指示總統工作小組推進包括 BTC 、 ETH 、 XRP 、 SOL 和 ADA 在內的加密貨幣戰略儲備。然而,這一消息並非完全出乎意料。今年 1 月底,Ripple CEO Garlinghouse 曾證實與川普討論過將 XRP 作為美國戰略儲備資產的可能性,並強調應確保儲備的多元化。如今看來,這盤棋早就開始布局了。
受此消息刺激,加密貨幣市場一夜之間「滿血復活」。其中,Cardano 的 ADA 表現特別搶眼,CoinGecko 數據顯示,其 24 小時內最高漲幅超 78.1%,直接霸榜熱搜。然而,市場情緒高漲之餘,也不乏質疑聲:Cardano 的技術實力和生態發展相比其他入選資產略顯遜色,憑什麼獲選為美國儲備資產?
Cardano 持有者擁有較高的長期持有意願,有超過六成選擇鎖倉支援網絡,也增加了其網路健康度。根據質押數據網站 Staking Rewards 數據顯示,Cardano 是第四大的 POS 區塊鏈網絡,質押金額達 233.4 億美元,質押率為 60.1% 。
不過,根據 DeFillama 數據顯示,截至 3 月 3 日,Cardano 的 TVL 近 5.08 億美元,鏈上穩定幣市值為 2,255 萬美元,過去 24 小時的應用收入僅 3,024 美元。而同期的 Solana 的 TVL 高達 83.8 億美元,每日收入約 83.6 萬美元。從生態指標表現來看,Cardano 在一眾入選資產中相對滯後,儘管質押規模驚人,但 ADA 的質押並未轉化到 dApp 實際應用中,意味著其生態尚有大片空白待填。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必須把名字改為『美國數位資產』」? Cardano 創辦人 Charles Hoskinson 最新推文調侃道。
實際上,外界一直給 Cardano 冠以「日本公鏈」,而 Cardano 是一個美國製造項目,由美國人 Charles Hoskinson 創立,他是以太坊最初的 8 名聯合創始人之一,對區塊鏈、長壽科學、外星探索等領域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 2014 年,Hoskinson 因以太坊發展方向與 Vitalik Buterin 產品分歧離開後,創立了總部位於美國的 Input Output Global,並推出 Cardano 。而 Cardano 之所以在日本市場備受歡迎,甚至被稱為「日本以太坊」,很大程度上與其早期融資模式有關。據悉,Cardano 公募中有近 95% 買家來自日本投資者,也被稱為「退休投資」,主要是由於這次公募由日本公司 Emurgo 主導,當時日本的監管環境相比歐美相對寬鬆,這也讓 Cardano 被誤解為日本項目。但隨著美國加密政策的日漸開放,Cardano 正逐漸淡化日本印象。
而市場對於 Cardano 入選戰略資產儲備,不少人猜測其靠的不是技術,而是與美國政府建立了緊密聯繫,特別是創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多次暗示。例如,2024 年 11 月,正值 Charles Hoskinson 被傳言川普考慮任命其為加密政策顧問之際,他在一次對話中透露自己與川普團隊中的某位成員關係密切。他表示,將與立法者和政府合作,推動一項兩黨法案通過。 Cardano 研發公司 Input Output Global 將在 2025 年初建立加密貨幣監管政策辦公室,並計劃與美國政府「某些關鍵職位的領導人」接觸,推動制定與加密貨幣相關的證券和商品的立法議程。不過,截至目前,這項計畫的具體進展尚未公開,也沒有證據顯示他已正式受僱於美國政府。
Charles Hoskinson 也在 3 月 2 日澄清稱,「今晚沒有任何人被行政部門任命為與加密貨幣相關的角色,會議並不意味著認可或賦予神奇的新權力,立法過程就是如此,它需要時間和努力。在有關於立法過程的確切且實質性的消息之前,我不會再次對此話題發表評論,這些消息必須與製定新法律以使該行業在美國生存和相關。」
Cardano 幾更敘事貼熱點
流水的敘事,鐵打的 Cardano 。
近段時間,Cardano 的多個市場動態使其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門標的之一。例如,ADA 是灰度智能合約基金最新持股中權重前三的資產,比例達 18.23%;灰度提交的 Cardano 現貨 ETF 申請已被美國 SEC 受理;Cardano 計畫整合 Ripple 的 RLUSD 穩定幣來增強自身 DeFi 生態系統,並為 RLUSD 提供更廣泛的使用機會等。
而在不久前,Charles Hoskinson 也揭露,Input Output Global(IOG)將在 2025 年專注於發展比特幣 DeFi 生態。該團隊計劃與多方計算協議開發人員 Fair Gate Labs 展開合作,目標是在 2025 年 5 月的比特幣大會前推出展示版本。 Fair Gate Labs 開發的技術將成為 BitcoinOS 的基礎,且無需發行額外代幣,跨鏈交易僅需使用比特幣。該計畫將同時與社區計畫及錢包服務商展開合作,以實現「喚醒沉睡巨人」的目標。
此次借助戰略儲備政策的紅利無疑進一步為 Cardano 帶來了額外的政策支持,也為其在市場上提供了新的資金流和關注。
而回顧 Cardano 的發展歷程,在過去幾輪市場洗禮中,Cardano 始終擅長建構吸引眼球的敘事來塑造獨特的市場形象,並透過透過外部事件提升市場關注。
從「研究驅動型第三代區塊鏈」起家,到「綠色以太坊殺手」的環保牌,再到智能合約上線的生態時刻,如今又搖身一變成了「比特幣 Layer2」的新角色。這些敘事有時並非完全基於技術本身,而更多是透過外在事件和輿論來推動。特別是牛市週期往往會放大其潛力,並憑藉強大的拉盤能力使其迅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然而,從最初的學術派到如今的比特幣「僚機」,儘管 Cardano 在敘事演變上相當成功,但其背後的實際應用問題仍是其最大的軟肋。藉由「美國政策順風車」的加碼,Cardano 能否打破以往牛市限定幻術下的固有印象,仍有待觀察。
被指一紙空文,執行路徑成謎
不過,對於 ADA 在內等競爭幣被川普點名納入戰略儲備資產,除了有利益輸送的質疑外,其實施方式、時間表、具體規模以及資金來源等方面仍尚未明確,被市場認為更多停在意向階段,執行力成謎。
Taproot Wizards 創始人 Udi Wertheimer 認為,「到目前為止,我所見到的關於戰略儲備的最佳觀點是,這只是特朗普典型的談判策略。要想真正建立儲備,特朗普必須說服國會,他不能獨自決定。每當特朗普需要說服其他利益相關者時,他總是先提出一個荒謬的主張,日後可以再收回。
BitMEX 聯合創始人 Arthur Hayes 指出,「這裡沒什麼新東西,只是空談。等他們獲得國會批准借錢或提高黃金價格時再告訴我吧。沒有這些,他們就沒錢買比特幣和競爭幣。」
「只投資比特幣可能是最佳選擇——最簡單、而且作為黃金的繼承者其背後的邏輯也很清晰;如果人們想要更多樣化的選擇,可以構建一個市值加權的加密資產指數來保持其無偏見。」Coinbase 聯合創始人兼 CEO Brian Armstrong 認為。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