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市場因關稅戰掀起血雨腥風之際,比特幣展現出的韌性,成為市場上一抹難得的亮色。 Grayscale 研究主管 Zach Pandl 認為,相較於傳統資產崩跌、股市血流成河,比特幣無疑已經繳出「令人驚艷的成績單」,甚至還展現出中長期走強的訊號,看好比特幣今年會再創新高。
從歷史波動性來看,比特幣過去常被認為是那斯達克指數的「3 倍風險資產」,不過 Zach Pandl 指出,自 4 月 2 日關稅「解放日」至 4 月 8 日美股開盤,那斯達克的跌幅為 15%,而理論上應該崩跌 45% 的比特幣,這次卻明顯沒有照劇本走,僅回檔約 8%,表現相對穩健。
對此,Zach Pandl 直言:「這可能是我見過最『看漲』的 8% 跌幅。」
比特幣相對跌得少,反而成了利多訊號
他表示,比特幣這波小幅回調,其實是「極度樂觀的訊號」:
雖然關稅對市場來說只是短期的利空衝擊,但長期而言,它反而有利於比特幣的採用與定位。我認為相對溫和的跌幅反映了這一點。
在 Zach Pandl 看來,當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面臨挑戰、 「停滯性通膨(經濟停滯 + 通膨高漲)」情境浮現時,傳統資產如股票、債券將面臨更大壓力,而稀缺性資產將因抗通膨特性而獲得青睞。他說:
在這種總經局勢下,投資人會開始尋找可以帶來回報的替代資產,而黃金、銅和比特幣就是其中代表。
長線資金正轉向比特幣?
Zach Pandl 還提到,比特幣近期相對穩定的表現,也反映出資金從「大型科技股」流向比特幣等「商品資產」的趨勢。
他舉例說明,觀察比特幣與「Roundhill Magnificent Seven ETF」的走勢變化可發現:相較於一周前,現在用 1 枚比特幣能換到更多單位的 ETF 。
Zach Pandl 認為,過去幾天是對「比特幣避險論」的實戰驗證,當市場不再信任美元,投資人自然會尋找其他能夠對抗風險、保存價值的工具,而比特幣,正好切中這個需求。他指出:
如果你相信美元地位正在被侵蝕,那麼經過上周的市場震盪之後,你對比特幣的信仰應該會更加堅定。
展望後市,Zach Pandl 持續看多比特幣的中期走勢,並認為比特幣今年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雖然幣價暫時回落,但信念卻持續升溫。從中期來看,我認為沒必要調整原先的上漲預期。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