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ncy,PANews
與近期 Solana 上迷因幣熱潮逐漸回升不同,Base 上的迷因幣生態仍陷入沉寂。然而,4 月 17 日,Base 官方突然高調下場,在 X 上分享其創建的「Base is for everyone」等迷因幣,試圖點燃鏈上文化熱情。
這場原本精心策劃的鏈上文化復甦實驗,卻很快失控──相關迷因幣短暫暴漲後迅速崩盤,Base 官方也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然而劇情並未就此落幕,隨著「Base is for everyone」翻車現場被二創後演變為流行梗,迷因幣價格意外上演 V 型反轉,鏈上情緒也隨之跌宕起伏。
Base 發幣引風波,行銷翻車後意外反轉
4 月 17 日凌晨,Base 官方在 Zora 平台上發行了名為「Base is for everyone」的代幣,透過官方推高調分享。隨後,該迷因幣價格迅速飆升至 1,700 萬美元,沉沉寂已久的社群氛圍被瞬間點燃。然而,Base 緊接著推出第二個代幣「Base @ FarCon 2025」,這一突兀舉動被社群視為「背刺」,導致「Base is for everyone」代幣價格在數小時內暴跌 99%,最低跌至 71.7 萬美元。
這場暴跌背後,除了發幣節奏失控,高買賣稅及內線交易質疑也成為導火線。據悉,該迷因幣設定了 20% 的買賣稅,導致實際交易成本極高,極大削弱了流動性。不僅如此,代幣分佈極不均衡,前三大錢包持有 47% 的代幣,其中一個錢包獨佔 25.6%,引發市場操縱疑慮。根據 Lookonchain 監測,在 Base 官方代幣相關推文前,3 個錢包提前大量買入該代幣並隨後賣出,共獲利約 66.6 萬美元。社群對內線交易的憤怒進一步損害了 Base 的公信力。
面對爭議,Base 官方將此事歸因於一場「實驗性行銷」。 Base 官方回應稱,Base 之所以在 Zora 上發帖,是因為相信每個人都應該將自己的內容帶到鏈上,並使用那些能實現這一點的工具。迷因、時刻、文化。如果 Base 希望未來屬於鏈上世界,就必須願意在公眾視野中大膽嘗試。這正是 Base 正在做的事情。需要明確的是,Base 永遠不會出售這些代幣,這些也不是 Base 、 Coinbase 或任何相關產品的官方網路代幣。 Base 分享的內容是創意表達,將持續把文化帶到鏈上。
Base 全球建設者 NKECHI 也在推上發文澄清,Base 沒有發幣來拉盤,這是一個「內容幣」,與迷因幣有本質區別。內容幣的核心不是投機,而是意義。你買的不是一個項目,而是一個時刻、一種氛圍、一段文化。這是鏈上的表達,而非鏈上的預期。這個領域還很新,Base 都還在學習,但別把「誤解」當作「失敗」。 Base 一直在講文化帶上鏈,公開實驗,支持無許可的創意表達。因為在這個新經濟中,每個人——無論是品牌、開發者、藝術家或 shitposter,都可以將內容上鏈,變成一枚「幣」。海報、廣告、影片、迷因、藝術——都可以 coin 。這不只是內容,這是新的行銷方式,新的創作方式,新的表達方式。
儘管官方努力澄清,這場風波並未立即平息,反而意外點燃了一場模因運動,社群和加密項目紛紛以「** is for everyone」為模板,掀起病毒式創作熱潮,嘲諷和敘事力拉滿。市場情緒助攻下,Base 的行銷意外收穫超高關注度,「Base is for everyone」代幣價格更上演戲劇性 V 型反轉。根據 GMGN 數據,該代幣最高反彈至 2,255 萬美元,過去 24 小時交易量超 3,300 萬美元。
日收入創兩年新高,Zora 即將發行代幣
「Zora 是一個社群網絡,這裡每一個貼文都是一枚迷因幣。」在這場 Base 發幣風波中,Zora 是流量和收入的直接受益者。
根據 Blockworks 數據顯示,Zora 最新日收入超過 13.7 萬美元,創下近兩年來少有的高點。而在此之前,受 NFT 市場低迷影響,Zora 一度陷入參與度大幅下滑的困境。但相較於先前 NFT 熱潮的收入,現階段 Zora 已下滑不少。
不僅如此,Zora 的市場參與度仍有限。 Dune 數據顯示,過去兩個月,Zora 每日獨立創作者數量維持在數千萬人,每日代幣創建數量維在數千至數萬枚之間。與 Pump.fun 等其他迷因幣發行平台相比,Zora 的市佔率仍有差距:截至 4 月 16 日,比較 Pump.fun 與 Zora 的市佔率,分別為 74.3% 及 25.7% 。而在 Base 生態內部,Zora 的發幣數量僅佔 4%,影響力非常有限。
而此次 Base 發幣被外界解讀為 Zora 造勢。今年 3 月,Zora 發文宣布,計畫在 Base 網路上推出原生代幣 ZORA,總供應量為 100 億枚。第一次快照已於 2025 年 3 月 3 日上午 9 點(東部標準時間)拍攝,第二次快照將在 ZORA 上線前的三天拍攝。
不僅如此,Zora 的運作模式與 Base 和 Coinbase 願景契合,該平台每則貼文轉化為可交易的 ERC-20 代幣。事實上,Coinbase 一直在積極推動「鏈上創作者經濟」的發展,曾鼓勵創作者以鏈上方式啟動項目,並聯合 Base 舉辦了 Onchain Summer 。根據 Zora 官方先前披露,Zora 已擁有超過 240 萬名收藏家和 61.8 萬名創作者,創造了超過 2770 萬美元的獎勵,在二級市場上驅動了超過 3.76 億美元的交易。
總的來說,從點火、翻車到翻紅,這場鬧劇式的文化實驗,不僅使 Base 重燃迷因幣市場關注,也再一次展現了鏈上文化的荒誕與生命力。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