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政經局勢動盪之際,市場資金持續湧向黃金尋求庇護,但被視為「數位黃金」的比特幣,卻未能分得一杯羹。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分析團隊認為,黃金最近展現超凡吸金力,比特幣卻被市場邊緣化,避險資產的地位明顯出現分歧。
摩根大通由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率領的策略分析團隊周三發表報告指出,黃金近來在 ETF 、期貨市場皆獲得資金青睞,反映出投資人將其視為對抗不確定性的首選。
反觀比特幣,不僅期貨市場投機動能持續走弱,ETF 更已連續 3 個月遭遇撤資。 報告指出:
即便市場廣度與流動性縮減,黃金仍持續吸引避險買盤,類似於瑞士法郎、日圓等傳統避險貨幣的表現。這波資金流入不僅出現在 ETF,也同步反映在期貨市場。
根據報告引用的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數據,2025 年第一季,全球黃金 ETF 淨流入額高達 211 億美元,光是中國、香港市場就貢獻了 23 億美元,占全球黃金 ETF 資產管理規模(AUM)的 6%,顯示這些地區對避險資產的渴求正快速升溫。
此外,自今年 2 月以來,黃金期貨市場也見到投機性買盤回流;但與此同時,比特幣卻未能搭上這波「避險列車」。分析師總結稱:「因此,比特幣並未受惠於這波支撐黃金的避險資金流。」
摩根大通分析師本月稍早也曾點出,雖然比特幣長期被塑造成「數位黃金」,但這套敘事正受到考驗,反觀實體黃金則仍是「對抗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的主角,吸引力有增無減。
分析師也補充,目前比特幣的重要技術支撐位約落在 6.2 萬美元,接近平均生產成本。
截至目前,比特幣報價約為 84,930 美元,過去 24 小時小漲 1% 。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