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參議院未能通過共和黨的臨時撥款法案,美國政府自今(1)日起正式關門,為近 7 年來首次停擺,全球金融市場陷入觀望,加密貨幣反彈氣勢戛然而止,儘管比特幣表現持穩,但 Bitfinex 分析師警告稱,隨著美國經濟數據發布全面喊卡,恐削弱投資人信心,為市場帶來下行壓力。
根據 CoinGecko 行情數據,比特幣今晨短暫失守 114,000 美元關卡之後,亞洲早盤迅速收復失土,寫稿時報 114,277 美元,較 24 小時前幾乎持平;以太幣則維持在 4,100 美元上方,日內下跌約 1.5% 。
傳統資產則表現分化:黃金上漲至 3,875 美元,續寫歷史新高;美股主要指數期貨下跌,道瓊指數期貨跌 0.65% 、標普 500 指數期貨跌 0.83% 、那斯達克 100 指數期貨跌 0.97% 。
拖累加密貨幣監管與立法進度
隨著美國政府關門,所有「非必要的行政部門活動」也陷入停擺,直接衝擊到加密貨幣產業的監管進程,包括美國證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以及聯邦銀行監管機構等,所有正在進行的產業規則制定工作都被迫暫停。
雖然在停擺期間,公眾仍能對已開放的規則草案提交評論,但這些機構內部幾乎不可能有人力來審閱這些反饋。
此外,Solana(SOL)、萊特幣(LTC)等加密貨幣現貨 ETF 的上市進程也因此延宕。
國會方面,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的立法工作將被推遲,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已將原定周二舉行的法案辯論聽證會延至 10 月下旬。
非農、 CPI 恐難產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已表示,停擺期間不會發布或收集任何經濟數據,換言之,原定周五出爐的非農就業報告恐難產,10 月中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可能無法如期公布。
Bitfinex 分析師警告,美國暫停發布關鍵經濟數據,將使聯準會(Fed)在貨幣政策判斷上更添難度,更可能進一步加速國際投資人減持美國資產的趨勢,同時還將放大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等所有資產類別的市場震盪。
對市場而言,眼前的最大風險是信心流失與資訊斷層,而非立即性的系統性金融危機。
比特幣仍處「修正期」
Bitfinex 分析師指出,比特幣自 9 月聯準會降息以來就一直處於「修正格局」,這次利率決策反而演變成典型的「利多出盡」行情。
有別於過往週期,本輪牛市經歷了 3 次持續數月的強勁上漲,而且每次上漲都伴隨著大規模的獲利了結。報告指出:
在每個週期性高峰,超過 90% 被轉移的比特幣都是在獲利狀態下被交易的,顯示籌碼已大舉分散。
Bitfinex 分析師認為,比特幣剛從第三波高點回落,後市更可能進入整理或盤整階段。
深度的政治兩極化、持續上升的財政赤字,加上脆弱的全球經濟,都讓當前的市場對任何外部衝擊變得更加敏感。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