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Eck 再度為比特幣的未來,擘劃了一幅極其宏偉的藍圖。這家資產管理公司認為,比特幣的市值,有望達到黃金 26 兆美元市場規模的一半。不過市場專家提醒,VanEck 預測的方向也許正確,但「何時能實現這一目標」,才是問題的關鍵。
VanEck 數位資產研究主管 Mathew Sigel 周二在社群平台 X 發文,闡述了該公司的核心論點 —— 比特幣將佔據黃金 26 兆美元市值的一半:
以今日創紀錄的金價推算,這意味著比特幣的價格將達到 64.4 萬美元。
We’ve been saying Bitcoin should reach half of gold’s market cap after the next halving. Roughly half of gold’s value reflects its use as a store of value rather than industrial or jewelry demand, and surveys show younger consumers in emerging markets increasingly prefer Bitcoin…
— matthew sigel, recovering CFA (@matthew_sigel) October 7, 2025
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比特幣目前市值約為 2.43 兆美元,在過去 30 天內上漲達 10% 。
這份樂觀的預測發布之際,正值比特幣周二飆升至 126,080 美元歷史新高。截至台北時間周三上午,比特幣已從高點回檔 3.2%,現報 121,885 美元。
方向正確,但時機未到?
造市商 Caladan 的研究主管 Derek Lim 表示:「VanEck 的論述在方向上是正確的,但在時間點上需要更細緻的時機背景。」
若比特幣要達到黃金市值的一半,意味著還需要再漲 5.6 倍,但考量到比特幣近年已從過去的爆炸式漲幅,轉向每輪週期穩定上漲 5 萬到 6 萬美元,更合理的時間框架應落在 5 到 10 年,不太可能在當前週期就達成。
諷刺的是,儘管「數位黃金」的敘事甚囂塵上,但黃金近期表現卻明顯優於比特幣。根據 TradingView 的數據,今年以來,黃金上漲了 49%,其中第三季漲幅達 17%;相較之下,比特幣年初至今漲幅則為 31% 、第三季僅上漲 6.9% 。
投資公司 Merkle Tree Capital 投資長 Ryan McMillin 指出,若將黃金與比特幣結合視為對抗通膨的組合,那麼比特幣市值最終達到黃金的一半,甚至完全並駕齊驅,並非不可能。
三大核心驅動力
VanEck 在去年 7 月的研究報告中,勾勒出比特幣的長期藍圖:隨著新興市場的年輕世代逐步採用比特幣、第二層(Layer 2)技術解決擴容問題,以及機構資金持續流入,未來比特幣有望被廣泛納入全球貿易體系。
VanEck 的研究甚至推測,到 2050 年,比特幣可能被用於結算全球 10% 的國際貿易和 5% 的國內貿易,各國央行將把 2.5% 的資產配置於比特幣。
根據 VanEck 預測,比特幣屆時有望漲到 290 萬美元,市值攀升至 61 兆美元,而圍繞比特幣建立的 Layer 2 生態系則可能額外創造 7.6 兆美元的價值。
相比之下,Caladan 的 Derek Lim 則給出較為務實的軌跡 ── 比特幣在未來 10 年內逐步達到黃金市值的 30% 到 50%,之後再邁向黃金等值。他估計到 2035 年,比特幣合理價位將落在 30 萬至 50 萬美元區間。
「減半後 550 天觸頂」警報響起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也緊盯比特幣「減半週期」的歷史軌跡。過去兩次週期,幣價高點皆落在減半後 500 至 550 天。自 2024 年 4 月 20 日最近一次減半迄今,時間已過去 534 天,這讓部分投資人擔憂歷史是否將重演。
不過,分析師指出,如今的市場結構已不同以往。隨著比特幣現貨 ETF 帶來的機構資金入場,市場波動率明顯收斂。 Derek Lim 認為,比特幣已告別過去的投機狂熱,逐步邁向成熟:
比特幣在一個更高的價格基礎上實現了 86% 的漲幅,且期間的回調幅度很淺,這表明,我們看到的是可持續的增長,而不是一個即將結束的週期。
Ryan McMillin 也預期本輪週期將打破舊有模式。他說:
過去,比特幣在減半後 500-550 天觸頂。這一次,我們預期牛市會持續更長時間。
聯準會的降息週期才剛剛開始,而潛在的關稅衝擊,將會延長通膨和法幣貶值的總經敘事。綜合來看,我們認為這次的頂部,將比以往至少晚 180 天到來。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