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廳(FSA)正考慮開放國內銀行直接交易、持有加密貨幣,旨在為散戶投資人提供更值得信賴的參與渠道,並將數位資產納入主流金融體系。
根據《讀賣新聞》報導,目前日本銀行依規不得持有數位資產,理由是價格波動過大、潛藏金融風險。不過,金融廳正研擬修訂現行的監管指引,建立新制度,讓銀行能夠如同買賣股票或國債一般,進行加密貨幣交易。
消息指出,日本金融廳也將同步制定監管護欄,包括完善風險管理框架,以減輕這項潛在開放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
日本金融廳預計將在即將召開的「金融服務審議會」(Financial Services Council,首相的諮詢機構)會議上,討論這項改革提案。
銀行可望跨足加密貨幣交易所 散戶投資環境更透明
除了允許銀行交易、持有加密貨幣之外,日本金融廳還考慮進一步放寬規定,允許銀行註冊成為加密貨幣交易所。
這項措施的核心目的,是為散戶投資人創造一個更容易、更安全的環境,讓他們能夠透過值得信賴的銀行機構,參與到加密貨幣市場中。銀行作為受到嚴格監管的金融機構,有望大幅提升加密貨幣交易的公信力與透明度。
加強市場秩序 擬禁止「加密貨幣內線交易」
與此同時,日本金融廳也正推動另一項修法,計劃禁止利用「非公開資訊」進行加密貨幣交易。違者將面臨與不法所得成比例的罰款,藉此杜絕「內線交易」行為,確保市場公平性。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