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正為 10 月 24 日美國 9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發布做準備—— 這是美國聯邦政府停擺以來首個重要總體經濟數據。
「The Kobeissi Letter」的分析師強調了此次數據更新的重要性,指出這是自 2018 年 1 月以來首次在周五發布 CPI 數據,且距離 10 月 29 日聯準會會議僅 5 天時間。
此外,由於美國勞工部已暫停發布所有其他重要經濟數據,直到政府停擺結束,這份 CPI 報告將成為聯準會唯一的關鍵通膨衡量指標。
這種「單一指標依賴」推高了數據的重要性,屆時將沒有新的就業、非農業就業人口或生產者價格數據來平衡整體經濟圖景。
最新一期 CPI 報告顯示,美國 8 月通膨率為 2.9%,較前一月的 2.7% 小幅上升。
基於此,富國銀行經濟學家目前預計,9 月 通膨率將小幅升至 3.1%,仍處於與「逐步去通膨」相符的區間內。
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 CPI 預計將保持穩定,這表明通膨壓力雖在緩解,但尚未完全消失。
在整個金融市場,交易員已開始為潛在的政策寬鬆布局。根據芝商所(CME)聯準會觀察工具,期貨數據顯示,聯準會在 10 月 29 日會議上降息的機率達 99%,12 月再次降息的機率為 85% 。
值得注意的是,若 CPI 數據低於預期(即通膨放緩),可能會進一步強化此寬鬆預期,並削弱美元走勢。
而若數據高於預期(即通膨超預期),則可能短暫重啟升息猜測。
Kautious Data 的分析師表示,CPI 對比特幣的影響仍具直接性,因為當前「總體經濟訊號較為稀缺,這可能為加密貨幣敘事提供短期看漲基礎,同時也會為更廣泛市場增加尾部風險」。
該機構指出,若核心 CPI 較上季漲幅低於 0.3%(即通膨放緩),將支撐鴿派政策預期,對美元形成壓力,並獲利黃金、股票及比特幣等資產。
然而,若通膨數據顯示「黏性」(即通膨居高不下),尤其是服務類價格與房屋價格較上月漲幅超過 0.4%,則可能提振美元,並對風險資產(包括比特幣)構成壓力。
該機構還指出,加密貨幣市場通常會出現「數據發布前上漲、數據公布後利多出盡」的反應,這一現象往往伴隨波動率飆升與資金流向逆轉。
同時,數位資產公司 Bitunix 的分析師 Dean Chen 表示,市場反應將取決於數據發布後投資人如何重新評估風險。
他指出,若數據符合預期,市場可能會維持當前「高利率但長期穩定」的敘事,比特幣或能繼續在近期高點附近盤整。
但若是核心 CPI 數據強於預期,可能會推高美國公債殖利率與美元,引發比特幣從近期高點區間出現短期回檔。
此外,Dean Chen 補充稱,若 CPI 數據低於預期(通膨降溫),可能會重啟 ETF 資金流入,推動比特幣向 117,000-12 萬美元區間邁進。
而若數據高於預期(通膨升溫),可能促使資金回流至避險資產,考驗比特幣 10 萬美元附近的支撐位。
他進一步表示:「交易員應關注數據發布後美國國債收益率與美元的實時走勢:若兩者同時上漲,將對比特幣構成壓力;若兩者回落,則可能重新點燃風險偏好。」
在此環境下,波動率仍將處於高位,而 ETF 資金流入的持續性,將決定比特幣能否在數據發布後重獲上漲動能。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區塊鏈騎士 )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