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 7 月 16 日, Facebook Libra 專案的負責人馬庫斯(Marcus)出席美國國會的聽證會,針對 Facebook Libra 的疑慮作出說明,並回答國會議員們的問題。本次聽證會被聚焦在 Facebook 先前的數據隱私問題、 Libra 的防洗錢問題以及潛在的國家安全議題上。
聽證會一開始,馬庫斯率先對列席議員解釋 Libra 專案的願景、目標以及用途,例如低成本、快速的跨國匯款以及服務缺乏金融服務族群(Unbanked),最後再次強調 Libra 專案在取得各方監管機關的同意以前,絕對不會貿然提供服務,一定會與各方充分溝通,接著他接受國會議員的提問。
整體而言,議員多半對 Libra 的運作機制感到懷疑,並且為 Libra 可能帶來的潛在疑慮與法律漏洞感到擔憂,此外議員對於數位貨幣的運作方式也不了解,因此多半從臉書的隱私問題進行質問,認為臉書透過獨大的社群平台與演算法影響人們的想法及操縱輿論,而 Libra 將進一步加強臉書的控制能力與濫用使用者的數據,藉此實現更多的獲利。
針對上述幾點,馬庫斯必須釐清議員的質疑,這邊整理以下幾項重點,並沒有遵照特定的回答順序,而是由我們完成紀錄後整理成的重點說明:
Libra 基金會設於瑞士,被懷疑是為了規避美國監管。
本次聽證會許多議員對於 Libra 基金會的成立地點設為瑞士的選擇提出質疑,認為 Libra 是為了規避美國政府的監管才選擇瑞士,另外也質疑 Facebook 內部也沒有向美國管理數據隱私的機關進行諮詢,對於法律遵循這一塊相當薄弱,議員並不予認可。
馬庫斯針對這個議題表示, Libra 基金會設於瑞士是因為該國是國際金融相當成熟的國家,也有許多國際金融機構註冊在當地,例如 WTO(世界貿易組織)、 BIS(國際清算銀行),而且 Libra 也是在 FinCEN(金融犯罪執法網絡)的管理下註冊,所以才將基金會設在瑞士,另外基金會成員大多都是美國知名上市公司,以法律來說,他們仍受美國當地法律的嚴格監管,所以絕對不是為了逃避美國政府監管。
Facebook 侵犯使用者隱私的前科太多了,為何我們要信任臉書?
這是本次聽證會馬庫斯接受到最多的挑戰,在場的議員對 Facebook 的隱私政策並不滿意,也認為無法信任臉書的隱私保護機制,不但先前劍橋分析事件被裁罰 50 億美元、 Whatsapp 的隱私洩露事件以及未通知使用者便擅自更改隱私設定的問題,現在要使用者進一步信任 Facebook 會確實保護他們的金流數據,列席議員大多都對這一點提出強烈的質疑。
由於臉書的隱私爭議已經成為事實,馬庫斯回應臉書在使用者隱私保護這一塊會持續努力改善,而且 Libra 基金會是由 100 位成員共同治理, Facebook 僅會持有 1% 的投票權,並不掌控整個基金會。此外,使用者的社群數據以及金流數據將會被各自獨立存放,所有的成員及 Facebook 本身都不能獲取 Libra 使用者的金流數據,而且他們也不會採集任何的數據,會將所有的控制權交還給使用者。
Facebook 團隊願意接受 Libra 作為薪水嗎?
議員針對 Libra 的價值提出質疑,在 Facebook 無法被信任的情況下,為何使用者要相信 Libra 的價值?並質問馬庫斯跟他的團隊是否願意接受 Libra 作為薪水。
馬庫斯個人回應它願意相信 Libra 是有價值的,因為它背後 100% 的法幣儲備,他個人也願意接受 Libra 作為薪水發放。
假設 Libra 普及,將會產生非常有價值的數據, Facebook 會利用這些數據獲利嗎?
對於 Libra 的問題,議員認為 Libra 的數據非常有價值,未來 Facebook 會透過這些數據獲取龐大的潛在利益,即使 Facebook 表示不會獲取或是保存這些數據,但未來可能會擅自改變,就像是過去數次擅自偷取使用者隱私資料一樣,他們要求 Facebook 提供能夠證明自己能夠確實保存使用者資料的解決方案。
馬庫斯再次強調他們不會採集以及保存任何的金流數據,系統架構也會跟 Facebook 社群平台獨立分拆,他們將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而且未來使用者在合作夥伴的付款頁面,將提供多種支付管道,包含信用卡、銀行卡、行動支付以及 Libra ,這項專案設計的初衷是想要幫助缺乏金融服務的族群,而非營利或是與美元對抗。
Libra 基金會聲稱是非營利組織,但那筆儲備金及手續費可以產生可觀的營利,這要如何解釋?
如果 Libra 基金會是非營利組織,但根據白皮書,這筆儲備金將會被拿去投資低風險、高流動性的資產,其中將產生投資收益,而且基金會也會有手續費收入,這跟非營利基金會的目標明顯不符,因為這顯然會產生巨大的利益,議員對於這點提出強烈的質疑。
馬庫斯回應透露,基金會確實會有一筆收入來維持節點服務的運作,但這筆收益並不是無上限的,也就是它不是一個會持續成長的營利個體,它是要用來回饋給當初創立基金會的成員,讓他們回收當初的投資成本,未來他們也會計劃將這筆收益投入一筆基金,將用來鼓勵更多使用者利用 Libra 。
既然 Libra 是數位貨幣,它可能會被用來犯罪,像是竊盜、詐欺、非法交易或是洗錢。
議員表示即使是傳統銀行,也會面臨信用卡盜刷的問題,而且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已經在美國發生多起的詐騙案,受害的都是美國消費者,針對這幾點,議員要求馬庫斯說明 Libra 要如何保護消費者以避免遭到金融詐騙,另外 Libra 作為數位貨幣(Digital Currency),未來有可能會被用作販毒、規避貿易制裁的工具或是其他非法邊境活動的媒介,因為它非常易於使用。
另一方面,這些缺乏金融服務者因為沒有接觸過銀行或是數位貨幣的產品,他們的金融認知非常薄弱,很容易遭到詐騙,議員質疑這部分 Libra 要如何防範。
馬庫斯表示未來 Libra 將會有充足的消費者保護措施,使用者如果要開啟 Libra 服務,必須獨立註冊 Calibra 錢包服務,會採取實名制的方式要求使用者提供個人資料進行註冊與 KYC ,能提供足夠的消費者認證與犯罪追溯能力,此外他們也會在註冊過程提供完整的金融認知教育說明,確保 Calibra 的使用者都有充分的金融認知,以降低金融詐騙的可能性。
它再次強調 Libra 將是完全的實名制,而且整個網路都是數位化的,實名制加上數位化能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與監管功能,數位化除了有助於監管之外,還會有完善的 KYC 程序,也會提供偵測洗錢的程式,確保 Libra 的交易符合法規。
另一方面,針對貿易制裁方面, Libra 基金會本身不會與消費者有任何的互動,真正的服務提供者將會遵循當地的法律。
Libra 基金會將會與各地的服務提供者合作,而且 Calibra 將與美國財政部合作,確保其遵守相關規定,用以防止非法交易,馬庫斯也表示內部已經僱用了防洗錢、貿易制裁與非法交易活動的法律專家,將盡力防止犯罪行為發生,並確保國家安全。
先前強調基金會是由 100 位成員共同治理,但誰是領導者?
議員又回到 Libra 基金會的治理問題,他們認為即使 100 個成員都擁有投票權,但實際上仍會有個領導者,就像委員會每個人平等,但還是會有一個共認的領導者,他們詢問馬庫斯誰會是 Libra 基金會的領導者,畢竟 Facebook 是唯一擁有 20 億使用者的社群巨頭,這根本不能算是共同治理,難以獲得外部的信任;另外,基金會要如何確保少數族群的權利受到保障?
針對這點,馬庫斯再次強調 Libra 基金會由 100 位成員共同治理,針對每個營運問題提案、投票,並且確保利益不會產生衝突,另外目前 Libra 只是放出白皮書進行說明,吸收外部的意見回饋,他們還在很早期的階段,未來會盡力處理每一個問題,等待監管機管都同意之後,才會將 Libra 推向商用。
另外他們也無法強迫所有使用者註冊 Calibra 的服務,而且他們也面臨其他錢包的競爭,他們會逐步爭取使用者對他們的信任,才能說服社群使用 Calibra 的服務。
Libra 雖然開源,但卻強迫使用者只能用 Calibra?
針對 Libra 的所有權,雖然 Libra 開源,但 Calibra 卻強制綁定在市占率最高的 Whatsapp 及 Messenger ,無疑等同臉書所擁有,其中有議員質疑:「你們把 Libra 綁定在 Calibra 上,你們的通訊軟體會支援第三方錢包嗎? 如果使用者想使用第三方錢包,你會讓使用者無障礙輸出他的私鑰跟個人資料,轉移到第三方錢包嗎?」
馬庫斯表示未來不打算讓第三方錢包預載於 Whatsapp 及 Messenger 上,但他們會允許使用者管控自己所有的隱私資料。
那 Facebook 要如何從 Libra 中獲得長期利益?
既然 Libra 基金會是共同治理, Libra 是開源軟體,也不屬於 Facebook 所有,議員對於 Facebook 推出 Libra 能夠獲得什麼利益感到好奇。
馬庫斯表示 Libra 的設計原意是:當使用者可以在臉書的商家上交易,直接購買商品能為中小型商家創造更多的生意,商家就願意投入更多的廣告預算,為 Facebook 帶來更多的營收,未來他們也會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開闢其他金流類型的營收。
聽證會不順利,雙方溝通明顯不對等
受到 Facebook 先前的隱私爭議問題,馬庫斯難以正面回答國會議員提出來的隱私爭議問題,僅能用基金會的分散式治理回應,並且表示臉書自己持續在隱私這一塊改進,但都難以說服議員,因為 Facebook 的前科實在過多。
另一方面,幾個議員明顯不了解 Libra 及區塊鏈特性,也沒做太多的功課,只針對先前 Facebook 與俄羅斯選舉操縱事件進行質問,並重複隱私問題,對於 Libra 本身的功能沒有任何深入討論;但也有幾個議員顯然做足了功課,對 Libra 提出了數個具有建設性的問題,例如詐騙、基金會收益、非法交易、金融認知與商業模式。
總而言之,這一次 Libra 聽證會對於 Facebook 並不能說是順利,絕大多數議員打從心裡根本不信任 Facebook 這家公司,多半原因是 Facebook 先前侵犯隱私的事實太過強烈,無法讓聽證會完全聚焦在 Libra 的可行性與風險,議員持續質疑 Facebook 的誠信問題便能讓聽證會失焦, Libra 真正的功能與創新反而沒有被討論。
結論而言,本次聽證會難以消除議員對 Libra 的疑慮,無助於計畫的下一步推動。
相關新聞:
美財政部長 Libra 公聽會前夕放話:不允許數位資產在陰暗中運營
David Marcus 承諾:符合監管前,不貿然推出 Libra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