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 (16) 天參議院銀行委員會(Senate Banking Committee)聽證會,今天又有一場由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Financial Service Committee)所舉行的「Facebook 加密貨幣項目 Libra」聽證會,仔細檢視 Facebook 所提出的數位貨幣產品以及它對消費者與投資人的衝擊,一樣由 Libra 及 Calibra 負責人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接受議員質詢。
眾議員(Congressman)在開場論述提出 Facebook 將與其他有力的網路公司形成數位貨幣的黑幫團體,掌控更多的資訊與影響力,而且指出問題在於「因為它是 Facebook ,它不值得信任」,但他也指出區塊鏈是不可擋的趨勢,其他國家曾試圖阻擋過,但看來都以失敗告終,所以問題還是回到一個核心概念:「要如何保護投資者以及消費者?」。
他也指出他並不曉得 Libra 是否真的能夠達到更廣的金融服務範圍、降低跨國匯款成本的目標,但基於尊重創新的原因,他們必須了解這項科技所帶來的潛在影響,確認他們足夠了解這項計畫,這也是他們今天在場列席的原因。
馬庫斯對此表示他今天出席的目的是解釋為何他對於 Libra 計畫感到樂觀,說明這個計畫仍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並再次強調「我們會密切與監管單位合作,在確保能處理完所有監管問題前, Facebook 是不會推出 Libra 的」。
此外,他也重申 Facebook 僅擁有 1% 的投票權,他不擁有 Libra 基金會,希望能減輕昨日聽證會參議員對於 Facebook 信任問題的質疑,最後他認為美國是個勇於創新的國家,相信 Libra 能帶來全新的金融科技創新。
(編按:以下的紀錄盡量避免與昨天參議院聽證會重複,但仍會點出最核心的問題。)
Facebook 多次不尊重使用者的隱私數據,為何要相信 Libra 會維持誠信?
主席 Maxine Waters 明確表示,雖然 Facebook 多次強調 Libra 整個項目是由 100 位成員共同治理, Facebook 並不擁有 Libra ,但實際上她認為不是如此,這是 Facebook 提出的計畫,事實上仍掌握在 Facebook 手裡, Facebook 過去多次竊取使用者資料,所以她質疑這次要如何讓使用者相信 Facebook 。
接著,主席申明委員會是非常支持創新,但是只有 Facebook 了解 Libra ,其他人包含監管機關、政府官員到消費者、投資人全都對 Libra 一無所知, Facebook 要如何解決這項問題? 而且金融服務缺乏族群(Unbanked)沒有金融認知, Libra 要如何保護與教育消費者?
對此,馬庫斯重申他們將持續與監管機關進行溝通,公開基金會的共同治理方式,絕不會是由 Facebook 一家主導,他們也無法取得更大的投票權,這也是為何他們在這麼早期就發布白皮書,目的就是為了跟監管機關進行充分的溝通,雙方充分了解彼此後才會繼續推動 Libra ,另外他再次強調 Libra 基金會及 Facebook 不會採集任何使用者的金融數據。
另外,Calibra 是由 Facebook 所擁有,但是後面也會有第三方錢包加入,如果 Facebook 的承諾跳票,使用者將可以選擇不使用 Calibra ,而改用其他第三方錢包,這個市場確實存在競爭。
假設 Libra 本質是一項支付工具,它要如何遵循法律?
首先,眾議員詢問 Libra 是證券、商品還是 ETF? 如果 Libra 是一項支付工具,那麼性質會像 Paypal 之類的支付服務,他們以什麼樣的方式註冊 Libra 基金會?
馬庫斯表示 Libra 是一種支付工具,而非上述眾議員提出的產品性質,因此 Libra 基金會以支付服務註冊在瑞士,並遵循當地的防洗錢管理制度。
建議以較少、風險較低的小型測試進行初步風險控管,所以 Libra 願意執行一項先行計畫嗎?
其中一名眾議員對 Libra 提出建議,詢問馬庫斯是否願意承諾 Libra 應該先進行一項先行計畫(Pilot Plan),而非全面推出 Libra 。「我個人根本不希望 Libra 推出,因為發行貨幣是政府的權力,而非民間企業。」這名眾議員也對 Facebook 的市場壟斷表達強烈疑慮,她希望 Libra 能開放第三方錢包進行競爭。
對於上述問題,馬庫斯並沒有進行任何正面承諾,遭到重重質問之後,仍然難以說服眾議員。
Libra 衝擊全球金融穩定, Libra 要如何使美國政府有效持續實施貿易制裁?
首先眾議員認為先前北韓使用數位貨幣來規避美國的貿易制裁,如果 Libra 真的推出, Facebook 要如何確保這些被制裁國家不會利用 Libra 來進行規避? 要如何避免使用者利用 Libra 及 Messenger 進行非法活動及犯罪,像是販毒、人口運輸、洗錢及非法交易,要如何確保交易過程是透明且符合法律?
另外,眾議員指出 Facebook 允許同一個使用者創建多個帳號與錢包鑰匙,在未來有可能產生被人濫用的結果。
馬庫斯再次強調 Calibra 錢包的註冊將會進行完整的 KYC 過程及 AML 防洗錢制度,而且有完整的實名制,確保不被有心人士濫用,他們也會提供完整的防洗錢指南與訓練給基金會成員,並提供定期的犯罪偵測報告,確保整個法律遵循制度的合法性。
「現行金融系統也存在上述的犯罪問題,我們也希望透過 Libra 改善這些問題,我們也會與瑞士監管機關持續合作,遵循所有的法律要求,但以我的立場,我也不方便表示誰應該來監管我們。」馬庫斯補充道,「未來 Calibra 在全球特定地區將不會提供服務,但 Libra 網路是全球性的網路服務,而且將存在第三方錢包,仍然難以完全阻止使用者去使用 Libra , Libra 基金會本身對於 Libra 的使用只要不違法,他們也不會作出任何的動作。」
Libra 的核心商業模式是如何?匯款成本將會是多少?
另一位眾議員提出 World Bank 一直致力提高全球匯款的透明度與降低轉帳成本,他詢問馬庫斯屆時將收取多少手續費,以及 B2B 及 C2C 的手續費是否會有差異,此外,他也質疑 Calibra 是否會有廣告收益,而且 Facebook 獨家擁有 Calibra ,未來是否會有壟斷問題?還是會開放第三方錢包?
另外,這名眾議員也提出全球許多國家都沒有穩定的貨幣,國民飽受通貨膨脹之苦,他詢問馬庫斯 Libra 是否會比這些貨幣更穩定。
針對上述的問題,馬庫斯表示 Libra 的交易手續費會很低、甚至有可能是零手續費,而且只有 P2P(Person-to-Person)交易,而且 Calibra 將不會有任何廣告,他也保證 Libra 將是高品質的數位貨幣,設計上就是為了降低貨幣價值波動,會比受困於通貨膨脹的某些國家貨幣來得更可靠。
他表示未來除了 Calibra 之外,也會有第三方數位錢包出現,彼此都是可以互通的,所以沒有壟斷的問題,但 Messenger 及 Whatsapp 只會綁定 Calibra 。
你承認 Libra 是一間金融機構嗎?
接著下一位眾議員要求馬庫斯承認 Libra 是一間金融機構,例如銀行,他懷疑 Libra 基金會有吸收存款的行為,應該要接受銀行法的監管,此外, Libra 要如何換回法幣,中間會產生任何成本嗎? 如果我今天拿了 5 美元購買 Libra ,這 5 美元會流去哪裡?而且背後還有一筆儲備金,這筆儲備金是怎麼來的?
對此馬庫斯表示,他們只負責提供支付服務,而不是一家銀行,他們也不吸收實體存款,是人們使用法幣購買 Libra ,比如用 5 美元購買 Libra ,這 5 美元將由大型銀行進行信託保管,並且以一籃子貨幣的方式存在 ,是屬於交易的行為。
馬庫斯解釋稱,「Libra 將由 100% 的法幣進行儲備,背後的儲備金是由基金會成員提供,而且價值將非常穩定,不會依照使用者數量進行調整,我們將與 G7 一起合作管理這筆資金,這筆儲備金所產生的利息與報酬將用來支付基金會的營運,以及返回給創始的投資者。」此外,「Libra 的兌換將透過 Libra 代理商跟交易所進行,使用者可以持有 Libra 透過這些中間商進行法幣兌換,然而中間過程仍然會產生兌換成本。」
Libra 會有任何的外匯風險嗎?
如果美國消費者一個月的房租是 1000 美元,假設他用 1,000 枚 Libra 支付,因為 Libra 採用一籃子貨幣計價,下一個月它的價值可能就不是 1,000 美元,為何美國消費者用 Libra 在國內購物,卻讓消費者有外匯風險?
眾議員認為 Libra 存在這種性質就是一種 ETF ,並質問「雖然你說它是一種支付工具,但它同時也可以是一種 ETF , Libra 要如何確保消費者的權益? 另外 Libra 有跨國匯款的功能,但已經有銀行帳號的使用者為何要用 Libra ?你會限制每筆轉帳的上限嗎?」
馬庫斯承認 Libra 會有外匯價值波動的風險,但是會用一籃子貨幣的方式降低波動,產生價值穩定的作用,「沒有人購買 Libra 是為了投資獲利,這一籃子貨幣也會是固定比例,基金會並不會主動管理,根據 SEC ,它不是一項 ETF ,而是一項交易用的支付工具,價值上是穩定的。」
另外,馬庫斯也說明 Libra 的跨國匯款功能是為了降低銀行跨國匯款的成本,他們也跟財政部談過,未來將會制訂一個轉帳上限,而這個上限將會遵循美國國內的防洗錢法律。
Libra 能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要如何在美國提高金融服務範圍?
如果 Libra 要服務缺乏金融服務族群,要先了解自己的目標客群,但 Facebook 有多少缺乏金融服務族群?
眾議員表示想知道真實的覆蓋範圍,以及 Libra 要如何在美國境內服務更多的缺乏金融服務族群(Unbanked),有眾議員指出社區銀行的角色,想知道 Libra 會如何與美國銀行及消費者互動,另外 Libra 要如何避免損害美國中央銀行的美元利益?
而且眾議員也對 Libra 的功能感到好奇: Libra 實際上要如何運作?例如要如何購買及兌換 Libra ?
首先馬庫斯表示以他們企業內部的資料庫無法得知使用者是否有銀行帳戶,因此他無法回答上述問題,另外他也強調 Libra 設計的目的絕對不在於跟美元競爭,對於社區銀行來說, Libra 只扮演提供支付服務的角色,它本身並不是銀行,它不吸收存款,也不會跟銀行競爭,提供給缺乏金融服務族群匯款及支付服務,為許多不被銀行接受的使用者提供金融服務,並降低成本。
至於 Libra 要如何服務缺乏金融服務族群,使用者仍然會使用傳統的方式,像是現金向 Libra 代理商購買 Libra ,並使用數位錢包進行操作。
如何阻止 Libra 被匿名濫用?背後有任何資安風險嗎?
有眾議員針對 Libra 的發行表示擔憂,指出若 Libra 在全球發行,即數位貨幣將會擴散到全球,屆時將難以掌握每一筆交易與使用 Libra 使用者的訊息;另一方面,由於程式碼的資訊安全疑慮, Libra 有沒有可能遭到攻擊而造成整個系統崩潰?
馬庫斯回應說,每一個 Calibra 錢包跟使用者帳戶都會進行完整的 KYC 程序以維持完全實名制,而且區塊鏈的特性也能使每一筆交易都被清楚地看到,為此可以杜絕被匿名使用的可能性。對於資安的疑慮, Facebook 也考慮到這個風險,他們採用較為安全的 MOVE 程式語言,因此僱用了一批資安專家進行程式碼驗證及維護,而且基金會將發行一個指南,限制第三方的發行功能以降低資安風險,而且初期開放的功能將非常有限。
Libra 未來會開放借貸功能嗎?
眾議員接著詢問馬庫斯未來 Libra 是否會開放借貸功能,馬庫斯表示未來 Calibra 不會提供借貸服務,但全球有些銀行可能會想提供這一類的服務。
Libra 跟中央銀行及 IMF 的角色有什麼差別?
從眾議員的角度看來, Libra 的角色仍然跟中央銀行及 IMF 的角色很像,也採用 SDR 的一籃子貨幣模式, Libra 雖然本身沒有投資性質,「但根據 SEC 的定義,我們仍然認為它是一種 ETF ,而且你們要在境外發行,一定要先取得美國境內的許可,另外你認為貨幣是公共財嗎?相對的, Libra 是公共財嗎?」
馬庫斯針對這題僅僅說明它們會更積極與監管機關溝通,確認一切都沒問題之後才會推動 Libra ,至於 Libra 是否為公共財,這不是他可以決定的事情,應該交由監管機關認定。
Libra 要如何從許可制區塊鏈(Permissioned)轉為非許可制(Permissionless)?
除了轉移的過程之外,眾議員也表示從許可制區塊鏈轉為非許可制將面臨風險失控的問題,例如節點成為匿名難以追溯, Libra 要如何處理這個問題?而且節點成員也有可能被中國企業滲入, Libra 要如何處理?
馬庫斯表示轉移的過程,原先的節點將會持續運作維持整個交易過程,另外轉為非許可制的過程將全力維持實名制,隨著轉為非許可制,他也承認 Libra 基金會也無法避免中國資金滲入的可能。
雙方認知仍有落差,但對話有小幅進展
雖然這一次由 Financial Services Committee 所舉行的聽證會仍然繞著 Facebook 的誠信與瑞士註冊地點打轉,但更著重於 Libra 本身的功能、支付性質、運作模式、可能造成的風險、消費者保護與犯罪洗錢等等的議題,也探討到 Libra 的資訊安全與技術問題,他們雖然質疑 Libra 的潛在風險,但沒有完全否定背後可能帶來的創新價值。
看得出部分眾議員是支持金融創新,但對 Libra 仍然抱持著疑慮,並向馬庫斯詢問 Libra 功能的問題,不像昨天首場聽證會通通圍繞在 Facebook 的誠信問題── 眾議員確實試著理解 Libra 是什麼,但他們仍然相信 Facebook 主導整個 Libra 基金會,而且 Libra 本質上是協助 Facebook 營利的工具。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