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共官媒《新華社》8 月 18 日報導,為了更有效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豐富「一國兩制」的新實踐,中國國務院日前發布「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內容提及,中國國務院將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上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創新跨境金融監管,並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
支持深圳開展數位貨幣研究
因此,為了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的經濟能力,中國國務院將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促進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基金)產品互認。
意見內容指出,直到 2025 年,深圳將躍升為現代化、國際化的創新型城市,且無論是經濟實力或發展品質都必須成為全球主要城市的前驅。
此外,中國國務院還表示,為了率先建設能體現出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市場准入和監管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建立更具彈性的審慎包容監管制度,積極發展智能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背後意圖引發揣測
《彭博社》上週報導稱,香港的比特幣溢價已達 4% 左右,當地反政府的抗議活動持續延燒,直到 8 月 17 日,香港再有百萬民眾上街抗爭,中國國務院隨即於隔天釋出這項指導意見,時間點著實容易令人產生聯想,更有部分人士將其解讀為,「有意加大扶持深圳發展並逐步對香港邊緣化」,便能順理成章將香港融合進深圳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指導意見並未具體透露「當地政府將進行何種類型的數位貨幣研究」,不過區塊客上週曾報導,中國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指出,「數位人民幣」歷經 5 年的研發與探究後,目前已接近推出階段。
然而,多位分析師紛紛表態「數位人民幣稱不上是真正的加密貨幣」,理由是它將基於一個雙層操作系統,即中國雁行會先把數位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民眾,因此實際流通時並不會完全分散化。
再者,穆長春也已闡明,「在這麼大的國家內單純使用區塊鏈架構發行數位貨幣,的確無法實現零售商所要求的高性能」,所以中國人民銀行最後決定保持技術中性,不預設技術路線,換言之,就是「不依賴某種技術路線(區塊鏈)」。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目前仍持續「全面禁止」任何加密貨幣交易,但中國投資者仍通過店頭及微信交易積極參與。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