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5 月 12 日,比特幣價格在南韓交易所曾衝破 2,076 美元,比世界各地其他交易所的價格高出 12.7% 。自從 Korbit 和 Bithumb 幾乎壟斷了韓國比特幣交易市場後,這個差價現象一直維持不變,平均也比其他交易所高出 10% 價格,而且不單是價格高,平台的交易手續費也相對較高。這個情況一直令韓國以外的投資者不能理解,為甚麼韓國交易成本那麼高,韓國人就不會到國外交易所進行買賣?

專門研究韓國比特幣市場的研究員 Cryptonight,對這個現象也表示嘖嘖稱奇:
這種差價也出現在其他不同大小的交易所當中,但較為有趣的,是韓國的交易量不算小、市場也算成熟,在過去 30 天,交易所 Bithumb 的交易量從沒低於 1,390 個比特幣,平均每天的交易量也在 3,000 個比特幣左右。
國外交易門檻高
目前韓國的比特幣交易量是世界第 4,僅次於日本、美國和中國,以交易量和流通性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套利交易(Arbitrage)」機會,但為甚麼市場沒有因為套利操作而令價格平衡?原因是「很少人能這樣做」,因為韓國有比較嚴格的「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和「反洗黑錢(Anti-Money Laundering, AML)」條例。
在韓國,如果利用匯款在海外購買大量比特幣,無論是個人或者企業,都會被政府和銀行詢問理由和資金來源,如果用於商業用途,企業更會被要求申報資金來源,造成一定門檻,所以就算國內交易的成本多高,也沒有意願到外國交易所進行買賣。
如果一家韓國企業試圖在海外購買比特幣,他們一定會被詢問理由,如果理由不獲接納,甚至會被罰款。而由於目前韓國政府將比特幣定義為「沒有實質價值物品」,如果企業匯出巨款要購買比特幣,一定會惹上洗黑錢的嫌疑。
雖說比特幣這個差價有很大的套利空間,但外國人要在韓國開通銀行帳戶也很難,所以就算外國人想到韓國交易所進行買賣,也會因為沒有銀行帳戶這個問題而卻步。
反洗錢程序嚴格
Coinplug 是韓國其中一家比特幣場外交易(OTC)公司,提供比特幣錢包、比特幣 ATM 和 7-11 臨櫃購買比特幣服務等,有些 Coinplug 的使用者表示,就算透過比特幣 ATM 提款,也會被要求申報資金來源、以及說明比特幣兌換韓元的理由。
Coinplug 曾凍結我的帳戶,並要求我要為每筆交易解釋資金來源,又會問我為甚麼要在韓國境內的比特幣 ATM 提款,最後還要我提供護照證明和進行電話訪談,才重新開通我的帳戶。
所以總結來說,韓國與其他交易所這個差價現象,是因為國內嚴格的反洗錢程序,以及國外資金難以進入所造成,就算要進行差價套利操作,也有一定難度。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