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2 月 8 日,荷蘭加密貨幣交易所 LiteBit 向旗下所有用戶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通知他們即將下架隱私幣 Firo(前身是 Zcoin,非 Zcash)。根據電郵通知顯示,LiteBit 之所以會做出這一決定,主要原因就是因為 Firo 是一款隱私幣,而荷蘭監管機構認為「以保護隱私為目的」的加密貨幣風險太高。
目前,LiteBit 已經確認 Firo 將會在 12 月 22 日正式下架。 Firo 項目負責人 Reuben Yap 解釋說:
對我們項目來說,目前主要限於規模較小、或是區域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但是下架代幣其實也是對外發出了一個訊號,表明下架代幣是現在加密貨幣交易所遵守 AML 、 KYC(了解您的客戶、反洗錢)的唯一方法,而事實並非如此,LiteBit 下架 Firo 其實開了一個很糟糕的先例。
實際上,最近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都在下架隱私幣,而且這種趨勢似乎不太可能很快停止,比如: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Shapeshift 早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下架了門羅幣(Monero)、 Zcash 和達世幣(Dash);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humb 在 2020 年 6 月也下架了 Monero 。
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隱私幣已經成為一種全球趨勢?
Reuben Yap 認為,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隱私幣已經成為一種全球趨勢,比如:
一、在韓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對待隱私幣的監管措施非常嚴厲;
二、在歐洲,由於已經有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這樣的隱私條例法規,因此看起來似乎對隱私幣更加開放,但是法國財務委員會已經建議禁止使用隱私幣,最近荷蘭實施了新的反洗錢法規,其中規定必須要了解加密貨幣交易的各方身份資訊,這顯然對隱私幣產生了巨大影響,目前幾乎所有的荷蘭國內加密貨幣交易所都已經將 Monero 下架;
三、在澳洲,由於監管架構和銀行業的壓力,加密貨幣交易所也正在逐步下架隱私幣,據悉區塊鏈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在澳洲和其他國家對隱私幣的監管決策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四、在美國,針對以隱私為中心的加密貨幣的使用,特勤局已敦促美國國會盡快創建限制方式和舉措。
隱私幣 Monero 貢獻者 Justin Ehrenhofer 表示:「對於遵守合規要求的小型加密貨幣交易所而言,下架隱私幣是一種最簡單的監管回應方式,這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可能沒有資源向監管機構和銀行正確傳達他們的風險緩解策略。」
根據 Justin Ehrenhofer 的說法,在大多數情況下,銀行、交易所和其他實體會覺得直接註銷與特定代幣相關的產品更簡單便捷,而不是花費資源和精力去真正創建詳細的合規性計劃。
為什麼加密貨幣交易所要下架隱私幣?
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隱私幣,其背後的核心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隱私功能,但對於許多加密貨幣用戶而言,隱私功能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比特幣誕生的初衷就是隱私,而且支持比特幣的加密朋克們本身就不希望與傳統金融系統建立聯繫,更不希望收到監管機構的監視和審查。
但是監管機構認為,隱私功能與了解您的客戶(KYC)、反洗錢監管法規相抵觸。Firo 項目負責人 Reuben Yap 繼續說道:
許多國家監管機構給出的官方理由是:對隱私幣實施禁令並使其從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將有助於打擊洗錢和非法使用加密貨幣的行為。但是,這看起來更像是構建了一座外牆。
Reuben Yap 認為,日本監管機構之所以要「打擊」隱私幣,很大程度上是與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check 被黑客攻擊竊取了大量新經幣(NEM)有關,但新經幣其實沒有任何隱私功能。黑客入侵 Coincheck 是因為這家交易所的安全性較弱而不是因為隱私幣所致,並且隱私幣並沒有被用來洗錢。Reuben Yap 補充說:
在許多情況下,最後似乎都讓隱私幣成為了替罪羊。
像 Swyftx 這樣的澳洲交易所顯然不同意監管機構禁止隱私幣,但隱私幣不應被禁止背後的原因尚未得到廣泛傳播。在韓國,加密貨幣交易所聲稱下架隱私幣是為了遵循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規定,但問題是隱私幣監管其實與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無關。
當然,Reuben Yap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美國律師事務所 Perkins Coie 此前發布了一份報告,其中詳細闡述了隱私幣如何符合現有反洗錢法規,該報告作者寫道:
對於受監管實體而言,是否有可能在支持隱私幣的同時又遵守反洗錢法規呢?我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而 Justin Ehrenhofer 認為,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隱私幣其實是了「省事兒」,因為當受到監管機構和銀行的壓力(或直接壓力)之後,盡快下架隱私幣的確可以降低風險,他說道:
大多數司法管轄區其實並沒有對這些保護隱私的加密貨幣實行過於嚴格禁令,但在適應隱私幣之前,監管機構可能需要給出更詳細的反洗錢程序。
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對隱私幣到底會有什麼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被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的確會給隱私幣帶來許多問題,這其實是在向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的其他參與者發出了一個訊號,即:就算沒有合規問題,交易所其實也可以直接下架加密貨幣——這顯然是具有深遠影響的。
但是,加密貨幣交易所自己也可能被「下架」,而且同樣會在沒有違反任何法律的情況下被「下架」,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會持續受到來自監管機構及其銀行合作夥伴的軟壓力。
Reuben Yap 透露,Coinbase UK 之所以會下架 Zcash,就是因為其銀行合作夥伴 ClearBank 對這個隱私幣感到非常擔憂,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因為如果其他銀行也隨之效仿,無疑會帶來很多問題。
此外,Justin Ehrenhofer 也表示,對於隱私幣這種規模較小的加密資產而言,從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會嚴重影響這些加密資產的生存能力,從而導致這些隱私幣的流動性大幅降低,甚至可能會跌破到「生死攸關」的水平。另一方面,對於像 Monero 這樣的既定隱私幣來說,此類隱私幣只是促使用戶「在風險更高,合規性較低的司法管轄區進行交易」而已。Justin Ehrenhofer 說:
通常來說,隱私幣訊息其實可以在監管機構和合規加密交易所範圍內被查看,但如果這些交易所下架隱私幣,它們可能會轉移到其他司法管轄區一些監管不力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裡,結果反而不利於監管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的隱私幣中還包含達世幣(Dash),Dash 幣最初被認為是「Darkcoin」,這款加密貨幣其實是比特幣的一個分叉幣,早在幾年前就不再專注於隱私方面的功能,而專注於加密貨幣的其他用例。
Dash Core Group 首席財務官 Glenn Austin 在一份聲明中推測,最近一些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 Dash 幣的原因很可能是再次聯想到了過去的「Darkcoin」,也引發了不少誤解,但其實根據眾多知名加密貨幣行業專家得出的結論,Dash 幣只不過是比特幣分叉幣,早就不是隱私幣了。
實際上,隨著比特幣和以太坊區塊鏈也開始開發越來越多的隱私功能,加密貨幣交易所將不得不努力構建必要的合規流程,否則到最後就不是像現在這樣隨便下架一款隱私幣那麼「簡單」的了。
Reuben Yap 表示,在加密貨幣交易所完善必要的合規流程之前,我們可能還是會看到一些隱私幣會被加密貨幣交易所下架,如果這些隱私幣想要繼續生存下去,可能需要被迫刪除自己的隱私特徵。
展望未來
Reuben Yap 解釋說:「對於某些隱私幣項目而言,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和解決方案,以證明加密貨幣交易所真正需要解決的是了解您的客戶(KYC)、反洗錢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下架隱私幣。」
Reuben Yap 認為,鏈上分析是解決了解您的客戶(KYC)、反洗錢問題的唯一方法,而對於 Justin Ehrenhofer 來說,想要保護隱私幣的加密貨幣社區應該更多地與合規專業人員合作,以確保他們對提交給銀行和監管機構的合規計劃感到滿意。當然,隱私幣本身也需要重視自身發展,因為如果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生存不依賴於隱私幣,那麼他們也不太可能投入太多資源和精力來支持與了解您的客戶(KYC)、反洗錢合規要求衝突的隱私幣,結果就會選擇直接下架。
Justin Ehrenhofer 推薦了一家創建資源以協助加密貨幣交易所向監管機構解釋如何用合規方式支持隱私加密資產的公司,它就是 ComplyFirst 。最後,Reuben Yap 總結說:
在加密貨幣交易所推動了解您的客戶(KYC)、反洗錢合規工作過程中,隱私幣將繼續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但隨著加密貨幣開始成為主流,這些隱私幣也會引起社區關注。就像 VPN 、 Tor 、 HTTPS 和端到端加密消息傳遞現在被視為標准保護工具一樣,加密貨幣中的隱私技術最終也會司空見慣。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作者: Benjamin Powers | 譯者:Moni)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