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 2015 年誕生的項目,Cardano(ADA)已在加密貨幣產業經歷了數輪牛熊交替。但直到去年 9 月,它才首次支持智能合約部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 DApp 平台。
過去的半年時間裡,Cardano 一直處於鏈上生態初建階段。根據 3 月 23 日 DeFiLlama 的數據,Cardano 網絡 DeFi 應用總鎖倉價值(TVL)突破 3 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 TVL 由兩個 DEX 提供,這表明該網絡還處於相對早期的發展階段。
當前,Cardano 鏈上 TVL 在所有公鏈中排在第 24 位,但它的原生代幣 ADA 卻高居加密資產市值排行榜第 7 位,而且這個排名還是下滑過的結果。去年 8 月底,ADA 一度在這個榜單中衝到第三位。
代幣市值與生態發展巨大的反差讓 ADA 一直備受爭議。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加密資產市場的壯大,ADA 想要維持較高的市值,勢必需要推動項目本身價值的提升,加速鏈上生態建設尤為重要。
不過,當下的公鏈領域早已不是當年僅有以太坊、 EOS 和 Tron 等少數公鏈的市場,Cardano 在「追趕」市值的路上,還面臨著空前的競爭壓力。
Cardano 鏈上 TVL 突破 3 億美元、 DEX 占主導
在加密貨幣產業,ADA 比它依附的 Cardano 公鏈更知名。作為 Cardano 的鏈上原生代幣,它的市值一直處於加密資產市值排行榜前列,而在公鏈大戰中,Cardano 的鏈上生態應用乏善可陳,這種反差令其關注者印象深刻。
區塊鏈領域,Cardano 是實打實的「老字號」,它成立於 2015 年,自誕生之初便自詡為第三代區塊鏈平台,重點解決鏈上可伸縮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續性相關問題。它的核心創辦人 Charles Hoskinson 在幣圈也大名鼎鼎,不僅是以太坊共同創辦人,還曾與 EOS 創辦人 Daniel Larimer(BM)共同創建了第一代去中心化交易所 BitShares 。
這樣一個有著明星光環加持的區塊鏈,在鏈上應用構建方面總是顯得尤為遲緩。 2021 年,Solana 、 Avalanche 等新公鏈掀起風浪時,Cardano 終於在 9 月 13 日通過 Alonzo 硬分叉升級,首次支持智能合約的部署。當時的加密貨幣市場已經開始由牛轉衰,Cardano 的操作被外界認為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近日,Cardano 鏈上生態終於有所起色。根據 3 月 23 日 DeFiLlama 的數據,Cardano 網絡 DeFi 應用總鎖倉價值(TVL)突破 3 億美元,24 小時增長了 6.76% 。
此外,Messari 數據顯示,Cardano 鏈上交易額在 23 日當天達到 687.6 億美元,超過了比特幣(159 億美元)和以太坊(360 億美元)網絡。

鏈上生態的活躍得以讓 Cardano 重新被外界關注。
從 DeFi Llama 收錄的 Cardano 鏈上應用數據看,當前為其網絡提供主要 TVL 的仍是 DEX 類協議。 3 月 23 日,Cardano 鏈上 TVL 前三的應用依次是 Minswap 、 SundaeSwap 以及 MuesliSwap,TVL 分別為 1.94 億美元、 1.12 億美元和 167 萬美元。其中前兩者的 TVL 在 Cardano 鏈上佔比超過 99% 。
這一數據表明, Cardano 仍屬於早期發展階段,它的 TVL 構成與大多數公鏈的早期發展類似,都是 DEX 先發,而後各種賽道應用陸續補齊。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當前 Metamask 等主流加密資產錢包尚不支持 Cardano,用戶訪問該公鏈尚有一定操作門檻。而據體驗過 Cardano 上 DEX 的用戶透露,在進行交易時並不流暢,使用體驗仍待優化。
ADA 鎖籌集中節點質押率達 71.64%
無論如何,對於 Cardano 來說,智能合約的上線,以及鏈上應用初建是一個不錯的開始。憑藉近期的發展勢頭,Cardano 目前排在公鏈 TVL 榜單的第 24 位,超過了 Kusama 和 EOS 。

根據其官方公告,Cardano 還打算在今年夏季提高交易吞吐量。這主要是啟用智能合約導致用戶活動顯著增加,同時,由於攜帶代碼的腳本交易,平均交易規模有所增長。這一方面說明這條鏈存在鏈上交互的需求,而需求的增加也暴露出鏈本身的滿足能力不足,這正是用戶反饋使用 Cardano 鏈上應用很卡的原因。
該公鏈的研究人員認為,預計將有更多的應用將在 Cardano 建立,為了跟上這種高漲的需求,必須增加系統當前的交易吞吐量。
或許是受到鏈上採用量增加的影響,ADA 的市場價格也在近期有所上漲。 3 月 16 日至 23 日的一周時間裡,ADA 從 0.8 美元漲至 0.97 美元,漲幅達到 21.25% 。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相比智能合約上線前,ADA 的市值排名卻有所下滑。當前,ADA 在加密資產市值排行榜中位列第 7 位,流通市值為 326.65 億美元。而在去年 8 月底,ADA 市值一度高居市值榜單第 3 位,僅次於比特幣和以太幣。
在 ADA 關注者看來,ADA 市值排名的下滑,一方面是因為智能合約上線的利好已經落地,市場炒作情緒衰退;另一方面,加密資產市場在下跌期間也進行了一輪洗牌,如今 ADA 的位置更接近市場的理性預期。
實際上,ADA 雖然長久位列加密資產市值排行榜前十,但在許多圈內人眼中,它一直是個「奇葩」資產,甚至有人稱之為「妖幣」。這主要是由於人們總難以尋獲 ADA 市值高漲的價值支撐。
在長達 7 年的開發過程中,自詡為區塊鏈 3.0 的 Cardano 直到去年才上線智能合約,在投資者眼中本就是不合格的表現,而即便它開始建立鏈上生態,但以其如今的規模,位列加密資產市值排行榜第 7 位,也足夠令人驚詫。
社群中一直存在一種聲音認為,造成這種市值與項目發展存在較大差距的現象,與 ADA 代幣集中化及巨鯨控盤有關。
根據 Staking Rewards 的數據,當前有價值 238 億美元的 ADA 質押在 Cardano 網絡中,這部分質押大多是作為該 PoS 網絡的驗證節點,其網絡質押率達到了 71.64%,領先於一眾公鏈,也說明 ADA 進行了集中鎖籌,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場流通量。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加密資產市場的壯大,ADA 想要保持較高的市值,鎖籌不是長久之計,加速鏈上生態建設更為重要,而推動生態繁榮也需要 ADA 的市場供給。
按照此前 Cardano 公布的未來生態系統版圖,在借貸、 LaunchPad 、預言機、穩定幣、錢包、遊戲、 NFT 等多個領域都有項目方在進行部署。其中 NFT 賽道最為熱門,CNFT 、 BitBunny 、 PunksterArt 等數十個團隊計劃或已經在 Cardano 進行項目開發。
不過,對於姍姍來遲的 Cardano 來說,其不得不面對市場上多個新興公鏈的競爭壓力。畢竟當前的市場,早已不是當年僅有以太坊、 EOS 和 Tron 等少數公鏈的市場。 Cardano 在匹配它高市值的路上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蜂巢 Tech)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