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Ignas | DeFi Research 、 Coindesk
編譯:Felix,PANews
ROOK DAO 正在討論解散 DAO 。用戶對項目停滯和缺乏透明度表示擔憂。這個提案是將 DAO 國庫資產分配給 ROOK 持有人,並可能會產生 250% 的回報。 Rook 協議通過在應用層管理 MEV,幫助保護用戶和去中心化應用免受 MEV 的負面影響。它是由一個 DAO 擁有和管理的社區。
根據 @0xWismerhill 的提案,管理團隊和 ROOK 代幣持有者之間的利益不一致,體現在協議增長緩慢和把關機制的缺陷。例如,當前的團隊正在否決並控制不符合他們目的的社區主導的提案。
該提案打算解散 DAO,並將 ROOK 的治理國庫(每個代幣約 51 美元)按比例分配給 ROOK 治理代幣持有者,提案給到了幾個原因:
第一,治理機制將代幣持有者排除在治理流程之外,以確保管理團隊的權力。
第二,領導層未能實現協議的增長,並且有牟利的嫌疑。交易量在 6 個月內下降了約 78% 。 22 個 DAO 貢獻者每年花費 610 萬美元(每個貢獻者 30 萬美元),只有 10% 的薪酬是用 ROOK 代幣支付的,因為 ROOK 價格正在下降。(注:22 個 DAO 貢獻者在確保他們收到足夠的 ROOK 代幣來參與每次的治理投票後,他們決定通過增加穩定幣的補償比例來最大化個人回報)
此外,該項目目前的估值低於 1700 萬美元,與 DAO 的 4400 萬美元的治理代幣控制儲備相比,折價了 61% 。雖然自提案提交以來,ROOK 代幣上漲了 27% 。但 ROOK 代幣持有者卻產生了經濟損失,因為他們無法阻止資產從國庫轉移到管理團隊。
第三,管理團隊沒有公開的路線圖或目標。在一次治理電話會議中,首席執行官 Hazar) 解釋說,是因為受到 order flow(即訂單流,主力足跡,可以識別市場中供求的不平衡)供應商(即 ROOK 協議的客戶)意願的影響,這些客戶不願意公佈路線圖。
第四,項目治理缺乏相應的透明度。在治理電話會議中,Hazard 也承認 DAO 在運營活動中缺乏知曉和發言權。他將其歸咎於想使用 ROOK 在以太坊上捕獲交易價值的某些大型項目:「正是這些項目的限制,才導致 ROOK DAO 能了解並參與治理的事項少之又少。」此外在領導層人員的透明度上,Hazard 認為:「很難將個人信息用於公共治理。」
第五, Hazard 淡化了代幣的重要性。基於 ROOK 的產出,Hazard 警告投機者不要指望 ROOK 的價格表現。這讓人想起了 2 年前 Andre Cronje 關於「DeFi 建設很糟糕」的討論。
本文並不想傳播 FUD(恐懼、不確定和懷疑),但這個提議可能不僅對 ROOK 代幣持有者有重大影響,而且對整個 DeFi 市場也有重大影響。
而且這不是第一次解散 DAO 。去年,FEI Protocol DAO 也因宏觀環境的惡化和監管風險而投票關閉。(相關閱讀:Fei Protocol 的大敗局:含金湯匙出生到因合併走向落幕)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2023」
由區塊客與奧果區塊顧問 Argoblocks 主辦、 KryptoGO 共同主辦的年度產業論壇活動 —「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2023」— 將於 4 月 7 日盛大登場。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為亞洲區塊鏈法律頂尖論壇品牌,每年蒐集業界最迫切的關鍵議題,邀請產官學代表進行討論,論壇旨在集合金融科技法規之法律從業者及產業人士,共同探討區塊鏈應用的適法性,期盼在科技發展之初,提供一個法律友善的創業發展環境予全球業者,進而落腳台灣,帶動科技法律新時代。
詳細請至: https://blockchainlegalforum.com/
早鳥門票現正開賣:http://bit.ly/3mgULzD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