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目前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指控忙得分身乏術,Coinbase 法務長 Paul Grewal 仍展現信心。他在周四接受彭博社電視訪問時直言, SEC 在審查過相當大量的資料文件,最終批準了 Coinbase 上市,然後在兩年後指控 Coinbase 是在經營一家不符合法規的企業,這是非常不合常理的。除此以外,Grewal 還談到 Coinbase 是否會取道香港和最近火熱的比特幣現貨 ETF 話題。
Paul Grewal 在 29 日稍早時間透過推特表示,Coinbase 已向法院提交了答覆及意向通知,以提出動議駁回 SEC 早前對 Coinbase 提起的訴訟,「我們歡迎隨時與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內的任何監管機構進行對話,並相信新的立法和規則制定是正確的前進道路,」但他強調,「本案中的主張遠遠超出了現行法律的範圍,應該予以駁回。」
彭博電視主持人向 Grewal 提問到,Coinbase 公開表示過自 IPO 以來其商業模式並沒有非常實質性的改變,而且一直保持著遵守 SEC 所允許的方式來經營,但 Coinbase 確實在上市後上架了很多代幣並進行交易,那怎麼可能說沒有真正改變呢?Grewal 解釋指,Coinbase 在評估平台上架任何代幣或任何加密資產時都採用嚴格的審查流程,這也是為什麼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加密資產都被拒絕上架的原因,「我們非常有信心我們的流程是嚴格的,有足夠考慮到我們所有的法律義務,並且我們很有信心,因為這與 SEC 當初審查 Coinbase 上市所做的流程完全相同。」
美國監管阻力明顯擴大,是否要尋找別的「出路」?
鑑於現時美國監管機關越發加大的力道,整個行業都面臨著很多監管阻力,市場對於 Coinbase 會否計劃向海外拓展,甚至是取道香港,提出了不少疑問。
Grewal 被問到關於早前立法會議員邀請 Coinbase 到香港申請牌照一事時,沒有作出明確回覆,但指出,Coinbase 是在經營全球性業務,大約 20% 的收入是來自海外市場,「在其他司法管轄區開展業務、尋找其他擴張方式不僅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也是我們作為一家推廣加密貨幣的公司的使命。我們會考慮每個國家的監管環境, 現在全球各地已經有不少令人振奮的地方,像是英國、香港、印度、新加坡等地,而且名單會持續增加,他們已經在採納(加密貨幣),對加密貨幣訂出合理的法規以達到平衡,既保護投資者又能促進和保護創新發展。」Grewal 感嘆,「但不幸的是,世界其他地方都在急速前進。 美國? 似乎正在倒退。」
看好比特幣現貨 ETF :美國人想要!
隨著多家大型金融機構提交申請,最近火熱的話題之一當屬「比特幣現貨 ETF」, Coinbase 也有參與其中。在貝萊德 (BlackRock) 的申請中,會使用 Coinbase Custody 和以 Coinbase 交易所的現貨市場數據進行定價。 Grewal 直言,對於比特幣現貨 ETF 能獲得批准非常有信心, 並表示美國人想要安全且受監管的加密產品,其中就包括比特幣現貨 ETF 。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尚未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是擔心市場存在操縱和欺詐行為。「我們認為,市場正在回應美國公眾希望將安全且受監管的產品納入到他們的金融服務組合的願望中。」Grewal 指,「若美國政府想要作出阻止(不通過批準),他們實際上是在阻礙美國人民,美國人已經說了他們是想要的!」
香港金融業界人士評:發展加密貨幣交易已過時
雖然 Grewal 點名讚揚香港現時的法規環境對發展加密貨幣相當友好,但香港金融業界人士又怎樣看呢?
援引《經濟通通訊社》29 日報導,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在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直言,港府力推發展加密貨幣交易中心「有些過時」。他指出,市場現時焦點在 AI,美國更反其道而行對加密貨幣收緊監管,且不想其挑戰美元霸權,可能令加密貨幣合法合理使用的空間愈來愈小。他反問,比特幣等問世已多年,但使用繁複,在真實世界有何實際用途?
至於新加坡冀望建立數位資產生態系統,譚新強表示,新加坡不止想發展數位資產,「你帶一億比特幣過去,還是帶一億美元過去,他們開心些?一定喜歡美金多過比特幣」,他認為,加密貨幣對新加坡而言只是錦上添花,並非真的在意,而加密貨幣對香港而言亦非核心,改寫不了未來前景。譚新強表示,香港是中國最重要的對外窗口,現時亦專注於吸引國際及內地專才,最重要保持資訊自由。如果香港的資訊自由度大幅減少,對國際人才、中國內地人才的吸引力勢必大大減少,「如果最後一扇窗開始關上,後果好嚴重。」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