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 區塊鏈基礎詞彙大集錦
對於從朋友口中、電視節目中或是新聞中聽到、看到「加密貨幣」或「區塊鏈」的你,是不是還搞不明白加密貨幣是什麼?區塊鏈又是什麼?以下從比特幣到區塊鏈,我們將六個基礎詞彙作了簡單的解釋,希望可助你解讀這一新興科技及其趨勢。
投資者在選擇交易所時,必須瞭解市場上並非所有的交易所都值得完全信賴或有百分百的保障,像建立在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由於區塊鏈技術的「匿名性」特質,一旦遭受到技術錯誤、網路犯罪攻擊而損失資金的情況下,在某種程度上,大多數的加密貨幣交易是無從追查、取得賠償的。
全球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每日交易額最高可達數十億美元,交易所不僅是加密貨幣交易的樞紐,對於散戶來說,交易所更是一個便利的加密貨幣買賣市場。因此,「如何選擇交易所」便成了加密貨幣投資上非常關鍵的第一步。
對於從朋友口中、電視節目中或是新聞中聽到、看到「加密貨幣」或「區塊鏈」的你,是不是還搞不明白加密貨幣是什麼?區塊鏈又是什麼?以下從比特幣到區塊鏈,我們將六個基礎詞彙作了簡單的解釋,希望可助你解讀這一新興科技及其趨勢。
智能合約的概念,最早來自身兼電腦科學家及密碼學專家的 Nick Szabo 在 1994 年所提出。Szabo 在當時已訂定智能合約的主要運作方式,只可惜沒有合適的環境來實現。自從中本聰在 2008 年《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出「區塊鏈」的概念後,Nick Szabo 的想法才得以被逐步實現。
介紹區塊鏈(Blockchain)時,大家最常談到的是「去中心化」或「分布式」帳本,一個把資料、數據分散到多數人,使其構成一個網絡式記帳的技術。區塊鏈的優點在其他文章中已經做過介紹,在本篇文章中,想跟大家集中介紹區塊鏈目前在市場上出現的三種基本形態。
Initial coin offerings(ICOs)一詞讓加密貨幣相關的新聞在 2017 年聲名大噪,創業者前仆後繼地提出公司要發行 ICO 的消息,一時讓市場上的 ICO 項目數量不斷提升。然而,隨著 2017 年的結束,也產生了各式各樣與 ICO 相關的訴訟案。本文整理了美國執業律師 Stephen Palley 的一些意見及觀點,其中有幾點特別值得注意。
2017 年 11 月 28 日,專發資訊科技相關報導的新聞網站 TechCrunch 創辦人 Michael Arrington 在 CoinDesk 舉辦的 Consensus: Invest in New York 的投資會議上宣布,正式發起募集 1 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對沖基金,這些資金未來將用在購買、支持加密資產以及對 ICO、股權及借款上進行投資。
中國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CCTV-2)的財經節目,以「比特幣的瘋狂何時終結?」為題,邀請到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及財經評論員李藏宇兩位專家,針對比特幣近期的發展及現象提出見解與看法。
在全球比特幣價格還在 9800 美元左右時,韓國各大交易所的價格已超過 1 萬美元。而以太幣過去一周也表現驚人,上漲幅度超過 25%,目前最高價格曾超過 490 美元,創歷史新高。
周一(20),俄羅斯聯邦通信與大眾傳媒部長 Nikolai Nikiforov 在出席國家杜馬全國青年論壇時表示,就國內經濟而言,他們決不會考慮將比特幣合法化。
當我們聽到「通貨膨脹」時,我們很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國家就是「辛巴威」(Zimbabwe)。由於通膨問題,致使他們的公民轉向使用南非蘭特(South African Rand)或者美金進行交易,甚至除了法定貨幣之外,諸如比特幣的加密貨幣,也成為辛國人擺脫通貨膨脹的一個新選擇。
近期,韓國在加密幣市場非常活躍,以截稿日(27 日)的 Coinmarketcap 數據顯示,比特幣及以太幣在韓國大型加密幣交易所 Bithumb 均有很高的交易量。韓國網絡業巨頭 Kakao 公司亦宣布與 Bittrex 達成合作,預計在下個月推出新的加密幣交易所,並將提供 111 種加密幣的交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