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0,000 美金該拿來投資黃金還是比特幣比較好?

答案:如果你在 2010 年時,把 10,000 美元投資在比特幣,現在你會有超過 2 億美元的回報。相比之下,同期投資 10,000 美元買黃金,7 年後的今天它們只值 9,900 多美元,不升反虧。

隨著比特幣合法化、採納及應用增加,比特幣跟黃金一樣,已被普遍視為突出的價值儲藏和避險資產。然而,觀察兩者在過去 7 年的市場表現,比特幣不論在用戶基數、市值以及價格都出現大幅上漲,反觀黃金,其表現則不符合投資者期望。

早期投資者瘋狂獲利

全球最大的金融通訊平台 StockTwits 的用戶 Charlie Bilello 近日在該平台上發了一個圖表--「Growth of $10,000 since July 2010」,他整理出各類貨幣、債券和資產在現值上的比較。

如上圖所見,若在 2010 年 7 月購買價值 10,000 美元的比特幣(Bitcoin),現在賣出的話,投資者可獲得 2 億多美元回報。相比之下,當時若購入價值 10,000 美元的黃金(Gold),投資者現在賣出會遭到一點虧損,因該些買入的黃金現價剩 9,981 美元。

黃金過去一直被廣泛認為是一種避險資產,而避險資產的定義是指隨著時間推移,在市場動盪和經濟前景不穩的情況下,該投資仍可保留或增加其價值。從數字反映,黃金在這 7 年間只勉強保留其價值,但沒有做出增長。因此,黃金能否繼續被視為避險資產,目前還不是很清楚。

自 2010 年 7 月以來,比特幣大幅跑贏日元、加拿大元、歐元、白銀、黃金、美元、債券、全球性股票、美國房地產和美股。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高流動性以及資產轉移能力已開始吸引到廣泛投資者,特別是那些尋求替代資產和長期投資產品的。

比特幣是黃金 2.0?

在許多方面,基於其擁有的特點,比特幣可以被視作黃金 2.0,或數位黃金。但與黃金不同,隨著時間推移,比特幣可維持其價值,甚至錄得明顯的價值增長,因為其供應量固定為 2100 萬個。換句話說,如果出現大量黃金供應,那麼黃金就供應來說可能會出現通貨膨脹,並可能阻礙其中期價值。

而事實上,今年 3 月下旬,中國國有黃金生產商山東黃金集團發現了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黃金礦。彭博當時報導稱:

山東省西陵的礦工告訴當局,已經發現了 382.58 噸黃金儲量,而一旦兩年的勘探完成,產量將可達 550 噸以上。

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所有權是通過密碼學技術來說明。因此,比特幣不會被中央權力機構所控制,主要因為比特幣網絡本身是去中心化和不可更改。

此外,比特幣還提供了黃金無法提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結算網絡。比特幣目前普遍被稱為數位黃金和結算網絡。由於面臨的擴容問題及網絡的高交易費用,比特幣當下無法如它的創建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所想成為數位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