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1 日周三晚上「Ethereum All-Star Tech Talk 以太坊全明星技術座談」活動的尾聲,區塊客非常榮幸,獨家訪問到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 Justin Drake 。在他飛日本的前夕,抓緊機會在座談活動現場進行訪問,分享對區塊鏈生態系的看法與分片技術(Sharding)的最新進展及未來規劃。
今年 29 歲的 Justin Drake,加入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約四個多月的時間,主要負責分片技術的研究工作,目前定居在英國劍橋,擁有英國劍橋大學數學系學士和碩士學位。雖然從 18 歲之後就定居英國劍橋,不過 Justin Drake 是法國人也是義大利人,妻子是俄國人,父親是一名工程師,英國人,而母親是一名心理師,阿根廷人。 Justin Drake 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十分國際化,自幼在法國長大,國高中時期在中國,大學到出社會一直到現在定居在英國。
Justin Drake 說,從劍橋大學畢業後,剛開始出社會的工作是當工程師,每天寫程式,大概做了兩年左右。到了 2013 年時,開始接觸比特幣,對比特幣產生濃厚興趣。他說:「2013 年我第一次接觸比特幣,立刻愛上比特幣背後的技術,我開始對比特幣產生極大的興趣,主要也符合我個人的興趣,因為它可說是整合了多項跨領域知識,包括數學、電腦科學,以及經濟學等,我對這些領域有極大的興趣。」
2013 年 12 月,Justin Drake 創立了劍橋在地比特幣社群,每個月舉辦交流活動,每次活動約有 10 人到 20 多人參加,社群還曾經邀請到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來社群活動演講,那次演講活動吸引 200 多人參加。 2014 年 Justin Drake 在劍橋大學校園內做出校園第一台比特幣 ATM,專門賣比特幣。到了 2014 年到 2015 年,整整一年的時間,他接受研究贊助,於是辭掉程式設計的工作,把握機會全心投入比特幣技術的研究。 2015 年到 2017 年,大約兩年半的時間運營他與幾位夥伴共同創辦的新創公司 Duo Money,這家公司主要是做「Duo Search」,幫助消費者在 OpenBazaar 上的商店和上架做索引和搜索引擎,當時新創團隊核心成員有五位,團隊在全盛時期有 20 多位。
當問到他對他的新創公司的想法以及對區塊鏈新創蓬勃發展的看法時,他說,很遺憾的,新創公司到後期資金用盡,最後選擇結束收掉。 Justin Drake 說:「我覺得我們有點太早出來做,如果是晚一點,三年或五年之後出來做可能會比現在更成功。 OpenBazaar 是做交易市場,屬於應用層,而在基礎建設例如支付層、身份層等還不夠成熟的情形下,就冒險出來做應用層,會比較難做。因此我會給區塊鏈新創團隊創辦人建議,不一定只看服務層(service layer)或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有時候你會在協定層(protocol layer),或偏底層的地方,找到更有價值的題目來做。」他提及,OpenBazaar 今年三月獲得一筆約 5 百萬美元的新的資金,也有可能是他的新創公司 Duo Money 捲土重來的契機,但目前還不肯定是否復甦。
Justin Drake 表示,他在研究比特幣這幾年時間,同時也高度關注以太坊的發展。他笑說,因為以太幣還在預售階段時,他就用 1% 當時所持有的比特幣買了以太幣,因為自己持有以太幣的緣故,所以特別關注以太坊的發展。他在新創事業處理線上去中心化交易市場平台的經驗,給他不一樣的視野。
他說,由於在以太坊技術發展初期並沒有直接與他們的核心開發者太多的交流,後來,他觀察,有越來越多的公開賽,題目都是有關可擴展性問題(Scalability),他就主動寫信給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與他交流意見,並提出幾個改善作法與可能的解法。他說:「Vitalik Buterin 給我的回應非常正面。他滿喜歡我的構想,認為我有獨特的見解,可以為研究團隊注入新活力。」與以太坊研究團隊搭上線後,目前 Justin Drake 已加入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團隊,專注分片技術(Sharding)研究約四個多月的時間。
當問到目前分片技術的最新發展和規劃時,他說:「以太坊研究團隊 3 月 16 日在網路上發布了最新分片技術第一階段規格(Sharding phase 1 spec),我們預期將看到很多客戶端依據此最新規格開發出來。我們希望得到大家的回饋,再做調整,今年,2018 年主要就是 Sharding phase 1 第一階段。分片技術第二階段(Sharding phase 2)我認為會是最困難推出的階段,有可能會到明年 2019 年年底推分片技術第二階段。目前時程規劃還不肯定,大方向是希望加速開發分片技術。」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