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計畫 2019 年推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上週六 (29) 創辦人趙長鵬發表更多細節:BNB 將成為「gas」。
29 日,CZ(趙長鵬) 在推特上表示:
剛為幣安的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 開了有效率的會議。它會是個 以 BNB 作為燃料 (註:gas,如以太坊的交易驗證費用),不會控制用戶資金的交易所。冀望在今年尾明年初能推出公測。是的,我們週六也工作,不停歇!
Just had a productive meeting for #Binance #DEX (decentralized exchange), where $BNB will be native gas, and the exchange don't control user funds. Aiming for a public beta end of the year/early next year. Yes, we work on Saturdays, non stop!
— CZ 🔶 BNB (@cz_binance) September 29, 2018
據官方先前公布計畫,幣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會建立在 Binance Chain 公鏈 。關於幣安積極開發去中心化的理由,CZ 在 7 月 CNBC 訪談中表示,他個人認為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加密貨幣的未來。
CZ 表示:「我相信去中心化交易所是未來。我不知道這個未來何時會到來,我認為我們處於早期階段,所以不知道是一年、兩年、三年,還是五年。我不知道,但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他表示,從長遠來看,用戶可以不需要資產託管,以對等方式交換加密貨幣並完全控制其資金。
現在的幣安,中心化交易所的利潤來源為「交易手續費」,由中心化伺服器進行交易搓合 ; 而去中心化交易所,舉建置於以太坊的交易所為例 (EtherDelta),是透過平台中的智能合約收取費用,再將交易廣播至公鏈上。
CZ 表示:「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真正優點在於對用戶資金的自由和控制。用戶不必創建帳戶或遞交提幣請求。每個交易活動都在區塊鏈上完成,不受託管。」
過去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曾讚賞像是 EtherDelta 這樣的去中心交易所,更曾直言中心化交易所應徹底消失。當時,CZ 回應「中心化交易所」在目前的生態有其必要性,並不宜消失。不過,CZ 並非不同意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未來,只是兩人對於事態與時機的進程不同,事實證明,幣安也正往去中心化交易開發。
GAS:另一個以太坊環境?
知名推特主 CryptoNinja 在 29 日 CZ 的推文中回覆:
不過,為什麼它需要「Gas」(驗證交易燃料),這就是為何 ETH 還有 EOS 失敗。應該在你所交易的代幣中就包含交易費用。
另一名推特主,則回應 CryptoNinja:「總有人得運行伺服器、交易訂單、還有頻寬。他們會拿到 Gas 作為報酬。」
CryptoNinja 則進一步解釋他的想法,即使是這樣,應該可以是「幾%的代幣實際交易」。而不需要 Gas,這樣對用戶來說只會造成價格膨脹。
CZ 對此也回應,這是一個有趣的想法,但人人都可以創建新代幣,一開始都是毫無價值的,他們卻會用這些來進行交易。他繼續說明理由,一是沒有節點願意接受這些代幣,再來就是它會造成需多虛假的交易量,只因為運行網路不需要實際成本。

近來,恆星鏈推出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則是提出交易手續費回饋、給做市商優惠等,形似中心化交易所的規則。我們認為這樣的方式,無論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或是前陣子火紅的交易挖礦,都是搶佔市場的行銷手法。畢竟在區塊鏈應用領域「用戶為大」,幣安在 Binance Chain 的體系完整之後,帶來的影響或許是吸引更多項目方或是幣安自己孵化的新創,在幣安未來可能的鏈上運行、交易,對於擁有龐大交易用戶,以及做市商的幣安體系來說,會是非常強大的利器。
雖然 Binance Chain 尚未有完整藍圖,不過它的願景肯定不只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如創辦人趙長鵬所說:「雖然這只是 Binance Chain 的一小步,但卻是幣安的一大步。」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