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這片充滿財富、慾望、貪婪的蠻荒土地上,一個帝國正在悄然建立,它步步為營、野心勃勃。直到今年,人們才真正看到它的全貌。
如果你不知道是該買入還是拋售比特幣,看看 Grayscale 的操作就能得出答案。
最近幾個月,沒有哪家機構比灰度(Grayscale)更受矚目。這家公司大肆購買比特幣的行為,直接導致比特幣價格接連攀升,甚至有許多玩家認為,如果灰度繼續買入比特幣,比特幣價格上漲到 2 萬美金並不是一件稀罕事。
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將這一波牛市稱為「灰度牛」。
灰度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資產管理公司,向機構投資者和經認可的投資者提供 10 種加密貨幣投資產品,其中 4 種為公開交易,也可供所有投資者使用。其旗下加密貨幣信託基金——灰度比特幣信託(GBTC)是為數不多的通過美國證管會(SEC)准許的加密貨幣合規投資工具。
與一些傳統資產管理公司的模式類似,灰度的投資者不能通過灰度直接購買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投資者在灰度上購買的是信託基金份額。當投資者購買了基金份額後,灰度會從現貨市場上買入等量的加密貨幣。
與傳統資產管理公司不同的是,灰度不但不支持比特幣等數位貨幣份額贖回,並且需要鎖倉 12 個月。因此,投資者只能通過在二級市場賣出 GBTC 的方式來進行套現。
官方資料顯示,灰度資管規模超過 100 億美元,與此同時,灰度也是 2020 年持有比特幣最多的機構,截至 11 月 23 日 16 時 08 分,灰度共持有 526,764.52 枚比特幣,價值 95.8 億美元。
目前,灰度所持有的比特幣佔市場流通量的 2.7%~3%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灰度扇扇翅膀,加密貨幣行業都有可能迎來大地震。
除了比特幣、以太幣外,灰度還持有以太坊經典、比特幣現金、萊特幣等數位貨幣。

有些讀者一定會很好奇,擁有如此體量的加密資產管理公司到底能賺多少錢?
灰度的商業模式主要通過收取用戶管理費的方式獲利,保守計算,其年純利潤至少為 1.25 億美元。當然隨著比特幣的價格不斷上漲,灰度年收入也將隨之攀升。
如果把灰度比喻成加密貨幣行業最有權勢的貴族之一,那麼隱匿在其身後的 Digital Currency Group(簡稱 DCG),則可被稱之為加密世界的王者。 DCG 正在構建堅不可摧的「加密帝國」!
DCG 帝國
提起 DCG,可能還有很多數位貨幣玩家都不太熟悉。但以下幾個公司你一定聽過。
加密貨幣市場最大的場外交易、借貸與託管平台——「Genesis」。 2020 年第三季度,Genesis 促進了 45 億美元的現貨交易、 10 億美元的衍生品交易量,此外,其貸款部門在本季度超過了 50 億美元。
加密貨幣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媒體——「Coindesk」。
專注於加密貨幣礦業的公司——「Foundry」。旗下擁有北美最大的比特幣礦場,據媒體報導,Foundry 已經向挖礦組織提供數千萬美元的設備融資,並且幫助採購北美交付的近一半比特幣礦機。
而以上提到的加密貨幣行業的佼佼者,均隸屬於 DCG,包括在前文中提到的全球最大的加密資產管理公司——「灰度」。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構建起如此龐大帝國的 DCG,竟然只有 11 名團隊成員。
然而,帝國不是一天建成的。
DCG 由 Barry Silbert(巴里·希爾伯特)創立,在那之前,Barry Silbert 已經是矽谷知名的連續創業者。
Barry Silbert 初涉加密貨幣行業是在 2012 年,那時比特幣的價格尚處於低位,Barry Silbert 以 10 美元的價格購入了總值 17.5 萬美元的比特幣,等到比特幣的價格上漲到 50 美元的時候,Barry Silbert 就將其陸續賣出,收益頗豐。
獲得了不錯收益的 Barry Silbert 並沒有將眼光拘泥於炒幣上。作為一個久經商場的精明生意人,Barry Silbert 看到了更大的商機。
他開始投資和收購區塊鏈項目——唯有抓住、創立優質的區塊鏈項目,並建立起自己的加密帝國,才能成為行業內最大的財富受益人,而不只是數位貨幣的奴隸。
2013 年,Barry Silbert 一面投資了 Coinbase 、 Bitpay 、 Ripple 等優質項目,一面直接推動 Second Market 成立比特幣信託公司灰度和比特幣場外交易平台 Genesis 。
2015 年,Barry Silbert 將以上業務進行整合,DCG 帝國的雛形開始建立起來。
從 2015 年 DCG 正式成立到如今,Barry Silbert 始終堅持一個原則——不去花重金購買已經擁有龐大體量的區塊鏈公司,只精挑細選有潛力的優質區塊鏈項目,然後不惜耗費大筆資金去孵化和扶持。
幾年前,Barry Silbert 在一次演講中曾提到,他真正想要的是靈活度:
我希望開創新業務,有能力去收購公司,有能力去買幣,但任何傳統的基金模式都不適合我的這種願望。
他希望將 DCG 打造為加密貨幣領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後者由「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創建於 1956 年,是一家主營保險業務,在其他許多領域也有商業活動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業務,正是以直接的保險金和再保險金額為基礎財產及災害保險。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設有許多分公司,其中包括:GEICO 公司,是美國第六大汽車保險公司;General Re 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家再保險公司之一。
從 DCG 集團目前的版圖來看,Barry Silbert 的願望已經成真,DCG 各大分公司均已經成為各自細分領域的佼佼者。
DCG 版圖和高度
截至 2020 年 9 月,DCG 集團已經對 160 多家區塊鏈公司進行投資,具體細分領域主要包括:「加密貨幣、銀行和支付、資訊、投資/權利管理/廣告/身份、交易所、基礎設施、遊戲、醫療、驗證」這九大類。
像 2017 年備受矚目的 Filecoin,其背後的資本就包括 DCG 。
Filecoin 是用於分散數據存儲的代幣。2017 年 7 月,Filecoin 只花了一個小時就募得 2.57 億美元的資金,成為當年全球最大的 ICO 。
近期,DCG 還投資了加密貨幣託管基礎設施提供商 Curv 。
Curv 定位於提供利用多方計算(MPC)加密技術託管解決方案。 Curv 官方稱,其掌握的 MPC 技術可以通過減少不必要的網絡費用和隱藏的 GAS 成本幫助客戶節省總計 60% 到 70% 的交易費用。
據媒體報導,CURV 已經擁有 eToro 、 Franklin Templeton 、 Genesis 等幣圈和傳統金融界數十個客戶。
對於今年大熱的 DeFi 賽道,DCG 也表現出積極看好的態度。 DCG 在公開報告中指出:
如果這一運動成功地大規模提供更快、更便宜的金融服務(即信貸、貸款、儲蓄產品),它將成為未來的金融之路。無論 DeFi 代幣價格近期的表現如何,2020 年協議的發展和業務增長都預示著行業的美好未來。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DCG 在 DeFi 賽道的投資不斷。
今年 7 月,加密貨幣金融服務公司 Circle 對外宣布將獲得 DCG 多達 2500 萬美元的投資。 Circle 一直宣揚其與美元穩定幣 USDC 的用例,涵蓋去中心化金融(DeFi)、衍生品交易和電子商務支付。
一個月後,DCG 就又投資了波卡 DeFi 項目 Acala 。據悉,Acala 已經推出一系列的 DeFi 金融產品,去中心化超額抵押借貸的穩定幣體系、 Staking 衍生品、去中心化交易所等。
回到之前提過的問題,坐擁如此龐大加密帝國的 DCG,每年會賺多少錢?
據公開財務數據顯示,DCG 旗下公司 Genesis 每年可為 DCG 提供超過 5,000 萬美元的收入,DCG 旗下公司灰度每年至少可為 DCG 貢獻 1.25 億美元收入,再加上其它子公司,DCG 每年大概可以獲得 2.43 億美元的收入。
如果再加上流動性投資和風險投資,加密貨幣業內專家認為,DCG 的總估值將達到 43 億美元。
擁有如此佳績的 DCG,怎麼可能不選擇上市,尋求新的高度?
數位分析公司 Messari 研究員 Jack Purdy 根據季度更新數據、可公開獲得的資訊以及金融科技公司可比的平均市盈率,所得出結論是,如果 DCG 上市,其市值將超過 40 億美元。
或許在 2015 年,DCG 獲得萬事達、貝恩資本、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以及 HCM 資本投資的時候,Barry Silbert 和這些知名機構就已經想好一切—— DCG 注定要上市。唯有上市,Barry Silbert 和資本才會獲得更大的回報。
所以,我們會發現,DCG 一路走來既低調、小心又步步為營。直到今年,人們才猛然發現,DCG 帝國已經崛起,並且堅不可摧。
這個世界正在獎賞擁有野心的人。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CoinVoice(微信公眾號 :coinvoicetop)授權節錄及轉載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