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管會(SEC)主席 Gary Gensler 表示,DeFi 在某些方面是「高度中心化」的,並敦促 DeFi 領域的項目向 SEC 進行註冊。
從過去的歷史來看,美國 SEC 的監管對象通常是集中式運營管理的加密貨幣公司,這些公司經營 ICO 、投資基金、交易所或以其他方式出售加密貨幣。相比之下,很多人認為,DeFi 平台是去中心化的,他們通常只處理加密貨幣交易,不經手現金交易,也不為用戶託管加密貨幣。
日前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Gary Gensler 提出的論點是,「DeFi」一詞所隱含的去中心化概念「有點用詞不當」,他說:
這些平台雖然在某些方面促成了去中心化的事物,但在其他方面卻是高度中心化的。
儘管 DeFi 項目是無需中央授權就能自主運行的平台,但 Gary Gensler 斷言,很多項目都是由一個中心化團隊負責開發和控制的,他們會被激勵去推廣自家平台。
他如是說,「這些項目背後仍然有一群核心人員,他們不只是在編寫開源軟體,更多時候他們會有治理機制和費用。在這當中,對於項目發起人、贊助人還設有激勵方案。」
Gary Gensler 在 8 月 20 日接受《Fox Business》採訪時,進一步闡述了他的評論,表示這類 DeFi 項目足夠中心化,建議納入監管範圍。他並敦促 DeFi 項目向 SEC 註冊:
這些所謂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實際上有很多「中心化」的特徵。有一群企業家正在運行這些平台。他們應該跟我們合作並獲得註冊。
本月稍早,素有「加密教母」之稱的美國 SEC 委員 Hester Peirce 就曾發表類似觀點,她警告稱,DeFi 領域存在「影子中心化」(Shadow-Centralization)的疑慮。
Hester Peirce 告誡,DeFi 項目在建設之初就該保持謹慎,「如果你想要去中心化,就真的必須全然去中心化」,若讓當局察覺到一些「中心化」的蛛絲馬跡或一群人,他們當然能抓就盡量抓。
長期以來,DeFi 項目都只處理加密貨幣而非現金,因此這常被視為用來規避監管的一種方式,若 DeFi 開發人員能保持完全匿名,他們或許能夠逃過監管。
然而,像是 Aave 、 Uniswap 和 Compound 這些規模較大的 DeFi 平台,實際上都是由完全透明的團隊、公司所開發的,所以很可能會成為監管機構鎖定的目標。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