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上週原先有望再度突破 50,000 美元,但受到美國經濟數據公布影響,零售表現意外強勁,由於這兩天就是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決議,市場推測聯準會可能因此調降原先的寬鬆規模,預計會進一步縮表,這讓投資人對比特幣轉為較保守的操作,但這不阻礙長期看多的方向。
目前主流加密幣最大的問題是投機資金流入其他競爭幣炒作,追求較高報酬且風險容忍度較高的資金都跑去 ADA 、 SOL 或是 AVAX 等等主鏈幣,目前媒體面也都在報導主鏈幣的價格表現。
雖然主鏈幣已經因為 SOL 停機經歷過一波回調,但也不少投資人進場抄底,認為市場會再反彈一次,但目前情況其實相當混亂,真實狀況更像是資金炒完一個項目立即轉向另一個項目,並沒有在同個項目停留太久,因此你可以看到這週 ADA 漲完、下週 SOL 漲,然後下下週又換成另一個主鏈幣暴漲,背後都是同一波加密幣基金炒作。
長期來看,我們並不推薦投資人現在才跟上這波主鏈幣熱潮,風險已經相對報酬高上許多,因為目前主鏈的更新已經陸續上線,利多早已出盡,即使這個主鏈性能再強、技術再好,平台上的應用也需要數年發展,空有平台沒有內容,仍然必須數年的時間發展生態系,目前市面上的主鏈不論性能、內容還是穩定度都沒有經過完整的市場測試,說要超越以太坊真的太早了。
目前由於比特幣與以太幣的波動逐步減少,投機資金跑到其他項目炒作很正常,如果一項主鏈幣漲完了,接著快速下跌,這時不要以為自己在抄底,這只代表資金正在快速撤出,準備要到另一個主鏈幣項目炒作,並不推薦冒險入場。
再來我們聊聊全球利率是否攀升,這將會決定是加密幣價格未來走向的重要指標。

A. 9 月 13 日 主鏈幣熱潮會繼續下去嗎? 市場看法分歧
Cardano 、 Solana 、 Avalanche 以及 Cosmos 是近期熱門的主鏈幣,獲得了大筆的資金流入,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週漲幅達到 20% 到 50%,甚至更高,但主鏈幣熱潮並不是由傳統避險基金或是社群發起,而是由老牌加密幣基金追捧下的產物,他們將 2018 年那一套主鏈幣行銷的套路再次應用到 2021 年的今天。
近期市場頻繁傳出訊息與投資報告,他們認為主鏈幣相較比特幣與以太坊更值得投資,因為這些主鏈平台相較以太坊有更快的交易速度與出塊時間,也宣城實現了 POS 驗證機制,預期未來可以提供比以太坊更好的效能表現與更便宜的 DAPP 營運成本,加上近期許多主鏈都有大更新登場,因此獲得了市場不小的注意,許多加密幣基金也大幅流入這些幣進行炒作。
許多投資人看好主鏈幣未來能夠瓜分以太坊一大塊市場,因為他們具備更好的效能與更便宜的交易處理費用,但我們對於非以太坊的主鏈幣仍然高度存疑,雖然他們都已經推出多年,也具備當初宣傳的處理效能,例如 TPS 破千或是交易手續費低廉,但因為目前節點規模都還太小,而且集中於公司自身營運的節點,還不能算是經歷「去中心化」的成熟區塊鏈,在測試階段市值卻能擠進加密幣前十大,我們認為這一塊有炒作過度的狀況產生。
談到數位應用,在去中心化與安全的前提下要達到破千的 TPS 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安全與效率往往需要取得一個平衡,不管從交易效能與安全性來看,以太坊仍然是最成熟且穩定的平台。
B. 9 月 15 日 Coinbase 債券供不應求,公司決定將發行額度從 15 億美元提升到 20 億美元
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先前宣布公司將透過公司債募資 15 億美元,根據 Bloomberg 報導,後來承銷商接到超過 70 億美元的購買意願,Coinbase 因此決定將發行額度提高到 20 億美元,這些長期債券將在 2028 年以及 2031 年到期,將為 Coinbase 提供穩定且便宜的資金來源。
為什麼這則新聞重要?Coinbase 作為一間加密幣交易所,通常被視為高風險族群,但當它在華爾街發行債券卻收到龐大的承購意願,這代表華爾街早已承認加密幣的價值與合法性,如果沒有對 Coinbase 具備高度信心,沒有公司願意將數億美元的資金鎖在高風險公司債當中。
為了強化公司債的安全性,Coinbase 也找了穆迪評級協助風險評估,這間公司信評機構也認為 Coinbase 業績穩定成長且舉債程度低,風險相對較低,最後給予 BB+ 評價,只低於「投資等級」債券一個階級,等於告訴市場說這間公司相對安全。
Coinbase 現在募集資金是合理的做法,上市最大的好處之一也是募資相對便宜,他可以透過公司債鞏固便宜的利率,進而透過槓桿創造更多的產品線與收益,加密幣產業還有更多可能性可供探索,而華爾街的鈔票已經暗示了趨勢。
C. 9 月 16 日 交易所比特幣庫存量據降,已經低於今年四月高點水準
根據 Cryptoquant 資料,目前交易所庫存的比特幣數量已經來到新低,甚至比四月時比特幣價格逼近 60,000 美元時還要更低,說明交易員在 45,000 左右收購許多比特幣現貨,已經將部位都建置完成,使得全網的比特幣流通數量進一步下降。
我們正看到越來越多外部資金流入比特幣,外部投資人對於加密市場似乎開始重燃興趣,目前市場呈現積極看多,比特幣價格已經回到 48,000 美元,同時市場也發現部分大戶正在囤積籌碼,資金已經開始回流比特幣與以太幣。
然而媒體面卻還在專注報導主鏈幣的動向與潛力,代表主流貨幣現在才是被低估的族群,預期不久後主鏈幣的資金將全數回流主流加密幣,將比特幣與以太幣價格進一步推高,預計比特幣可以重新上攻 50,000 美元,以太幣也會重回 4,000 美元。
市場預期寬鬆政策將進一步降低,短期投資策略轉為保守操作
上週釋出的零售經濟數據意外地好,帶動美國零售股表現亮眼,意味著美國經濟正進入復甦,但這也代表美國聯準會可能盡一步縮減寬鬆政策的規模,方法預計為減少購債、甚至是升息,目的是抑制經濟過熱,目前市場預期 2022 年聯準會才會升息,但假設經濟夠好,最快 2021 年下半年就會升息。
假設如此,聯準會對於緊縮政策的態度就會更加強硬,市場擔心全球風險資產都會面臨一波修正,因此每一季聯準會決議都會引起會前動盪,所以你可以看到股市跟加密幣市場在上週五交易盤中下跌,就是投資人正在調整手中的部位,避免聯準會在今年就升息,手中的資產價格很可能因此下跌。
但以目前的情勢來看,僅有一期的零售數據強勁並不能代表寬鬆政策就此結束,經濟仍然因為 Delta 病毒的威脅下放緩,實體經濟並未完全復甦,更糟的是中國恆大集團的破產謠言再啟,許多人都在擔心會不會引發中國版的金融危機,在如此多不確定的情況下,美國聯準會更傾向維持利率穩定寬鬆,不會選擇貿然升息。
全球政府仍然在釋放大量的流動性到民間市場,透過紓困與印鈔來拯救低迷的經濟,可以說情勢並沒有改變,升息説只是機構投資人定期調整手中部位所產生的謠言,另外恆大破產不會釀成全球金融危機,甚至連中國境內的金融危機都不會構成,因為恆大地產的破產危機早在多年前就開始廣為人知,當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壞事時,總有人會想出辦法處理這顆未爆彈,基本上情況就不會太糟。
舉例來說,中國政府前兩週打算透過降低存款準備率釋放出 3,800 億人民幣的流動性,來刺激逐漸減緩的經濟成長,另外歐洲到 2023 年以前也沒有升息的打算。更進一步來看,Fed Fund Future 交易結果也顯示投資人認為年底聯準會升息機率不到 10% 。
總而言之,專業化後的加密幣市場相當程度上會跟美股產生連動,也會開始掛鉤利率走勢與經濟數據,因為現在許多加密幣持有者都是機構投資人,他們內部投資策略會觀察這些指標並調整部位,加密幣免不了被這些投資人影響,但加密幣市場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太負面的跡象,上週僅僅是被暫時的經濟事件所影響,多頭大趨勢沒有改變,我們仍然看好比特幣突破 50,000 美元,且以太幣漲破 4,000 元。
上週回顧👉🏻👉🏻👉🏻【MICA RESEARCH】政府強制低利、通膨與紓困,加密幣無疑是未來主流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ICA Research 的內容已同步於 Substack 發布,不想錯過第一手消息,請點擊這裡前往訂閱,周報以及每天的市場發現即會透過 Email 傳送給您。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