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舉兵攻打烏克蘭的那個早晨,睡眼惺忪的 Fadey 一早就被 Telegram 訊息轟炸,朋友們都在好奇,烏克蘭西部城市西部城市利維夫(Lviv)發生什麼事。隨手看了一下新聞,Fadey 意識到,戰爭果然發生了,他的國家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決定逃離烏克蘭。
Fadey 現年 20 歲,由於烏克蘭當局已發出「全國徵兵令」,為保個人隱私和安全,他要求使用化名。不想上戰場,就必須在當局封鎖邊境之前,逃往其他國家,要做到這一點,Fadey 必須快速解決兩件事:核酸陰性證明和領錢。
Fadey 說,「我根本無法提領現金,因為 ATM 都在大排長龍,我等不及了。」
所以,他轉而使用比特幣。
Fadey 表示,他跟一位友人進行了點對點(P2P)交易,把價值 600 美元的比特幣儲蓄換成波蘭幣,然後用來支付跨境巴士車票、他和女友的旅館住宿費,還有一些食物。
事實證明,加密貨幣交易的速度和便利性是有幫助的。在 Fadey 安全抵達波蘭後的兩個小時,烏克蘭就真的下令禁止適齡男子出國。
Fadey 還隨身攜帶了一支 USB,裡面存著他 40% 的畢生積蓄,即大約 2,000 美元的比特幣。一支 USB 冷錢包,加上一串獨特的密碼,成為他生存的關鍵。 Fadey 解釋道:
我可以把我的助記詞寫在一張紙條上,然後隨身攜帶。
Fadey 的經歷更彰顯出比特幣的一些重要特徵:可以跨境轉移、不需要經過銀行,並且通過密碼綁定它的所有者,這使得它比現金更難被竊取。
在過去四週裡,近四分之一的烏克蘭人口被迫離開家園,戰爭讓烏克蘭的金融體系岌岌可危。隨著俄羅斯的入侵行動愈演愈烈,烏克蘭全國各地的 ATM 開始被提領一空,由於每筆交易都有限額,許多民眾排隊好幾個小時,只為了領出 33 美元的現金。就連要從國家銀行帳戶中轉出資金也都困難重重,因為在俄羅斯發動進攻的同一天,烏克蘭中央銀行下令禁止電子現金轉帳。
面對現金短缺、邊境封鎖、貨幣貶值這些迫在眉睫的威脅,加密貨幣的應用場景得以完美呈現。
多倫多加密貨幣投資平台 Ether Capital 執行長 Brian Mosoff 說:
在戰火蓋天的國度,加密貨幣—— 無論它波動多高、無論西方如何看待 —— 流離失所的人們不會問,「為什麼是加密貨幣?」他們只會問,「我該怎麼做才能使用加密貨幣?」
他續稱,「對於那些生活在金融危機、政治動蕩陰影之下的族群,這是一件非常強大的事情。他們能夠把財產保存在某種類型的資產或產品中,這一切都會被儲存在一組密碼當中。」
Fadey 說,他無法將法幣儲蓄轉移到波蘭,但加密貨幣卻能解決這個問題。在他持有比特幣之後,他將剩下的資產分配到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上,買入門羅幣(XMR),其餘則存在烏克蘭的銀行帳戶。
英國智庫經濟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IEA)的自由貿易研究員 Alex Hammond 表示,在戰爭爆發前的幾週內,要從烏克蘭銀行提取資金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大多數的烏克蘭人都在積極嘗試把烏克蘭銀行帳戶中的存款轉走,無論是存入英國銀行、美國銀行還是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投資基金 Kimchi Fund 的 Pablo Villalba 說,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加密錢包,但無可否認,確實也有人把它當成銀行帳戶,在危難時刻使用它進行交易。
在波蘭,有超過 175 台比特幣 ATM ,允許那些帶著比特幣逃亡的難民將加密貨幣兌換成法幣。
人權基金會(Human Rights Foundation)策略長 Alex Gladstein 說,
我人在美國加州,隨時可以把資金發送到你的手機,不限金額。我們不必擔心你是難民這一事實。沒有波蘭護照或銀行帳戶也沒關係。這些都不重要。
Constantin Kogan 是基於區塊鏈遊戲生態系的共同創辦人,他的團隊成員分散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各地,其中一位員工選擇留在原地,但成功利用一個加密錢包,將妻子送到了國外。
這名員工目前不確定家人身處何地,但他確實為他們的財務安全制定了一個計畫:定期將錢存入他妻子的加密錢包。他有 60% 的財產是以加密貨幣的形式保存,且以穩定幣為主。
現居波蘭的烏克蘭人 Maria Chaplia 說,她有許多烏克蘭朋友都「非常非常喜歡加密貨幣」,但對她來說,把現金轉移到比特幣、以太幣和 USDT,就像是以數位形式儲存黃金一樣。她說:
我曾經對加密貨幣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我必須承認,因為戰爭,我不得不給它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