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深燃

作者| 王敏

這年頭,走路、跑步還能賺錢?

最近竄紅的 Web 3 鏈遊 STEPN,就是喊著這個口號崛起的。

簡單說,這是一款基於 Solana 區塊鏈的「Move to Earn(邊走邊賺)」遊戲。用戶註冊、購買運動鞋 NFT 後,就可以靠跑步運動賺錢,賺多賺少,與是否堅持運動、NFT 運動鞋的等級、屬性、數量等因素相關。

想賺就要跑步,想跑步先要買鞋。4 月 2 日晚間,在這款遊戲中購買一雙入門級 NFT 運動鞋,地板價為 8.4 枚 SOL ,約 1 千美元左右。NFT 運動鞋的地板價,會隨著 SOL 的漲跌有所變化。有玩家表示,入門級 NFT 運動鞋基本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區間中。

這麼貴的一雙鞋,把許多普通用戶擋在門外。但因為有錢賺,幣圈資深玩家和跑步健身愛好者們,紛紛湧入 STEPN。為了「跑賺」,甚至有人不顧惡劣天氣,就算暴雨、大雪天也每天堅持跑步。至於收益,有入場較早的高階玩家表示,自己 4 月初在 STEPN 中每天的收益能達到 1000 美元左右。不過,收益能持續多久,還不好說。

繼元宇宙概念走紅後,Web 3.0 又成了新一輪吸引眼球的概念。與 Web 1.0 時代只能讀資訊,2.0 可讀、可寫資訊相比,Web3.0 除了可讀、可寫之外,核心是實現去中心化,將數據所有權歸還給用戶本身。它的概念對於大眾來說還很陌生,但在一些創投、從業者眼中,意味著「下一個時代」,早已成了香餑餑。

STEPN 也跟著走上了風口。自 2021 年 12 月底上線公測版以來,它一度在澳洲、日本等全球多地應用市場名列前茅,據官網顯示,其 Twitter 官方帳號自 2021 年 9 月入駐 6 個月時間,追蹤者已超 16 萬人。

玩家群中,流傳著 STEPN 創辦人 Jerry Huang 曾在對外分享中提到的資訊,STEPN 每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 10 萬人,每日交易量已經超過了 Axie Infinity。後者是另一款知名「Play to Earn(邊玩邊賺)」鏈遊,自 2018 年 1 月入駐 Twitter 至今,4 年間粉絲數量增長至 92 萬。

有觀點認為,STEPN 讓 Web 3 在現實生活中有了可以落地的場景,正在推動 Web 3 走向大眾化。但畢竟 Web 3 還只是一個微小萌芽,每位蠢蠢欲動、準備入場的玩家難免懷疑,這個被稱為「翻版趣步」的 STEPN 究竟可不可靠?是真賺錢,還是割韭菜?

靠 STEPN 邊走邊賺?有人投資近 10 萬美元,有人觀望猶豫

「在 STEPN,真能邊走邊賺嗎?」Bilion 一開始了解到這個項目時就心生懷疑。作為從 2014 年開始關注比特幣的資深幣圈人士,他在去年 STEPN 上線早期階段時,就開始關注了解 STEPN 的經濟系統。

在 STEPN 中,用戶必須要有運動鞋 NFT。運動鞋 NFT 分為 Walker 走路鞋、Jogger 慢跑鞋、Runner 跑步鞋、Trainer 全能鞋,對應著運動時不同的配速,比如 Walker 的時速限制是 1-6km/h。同時,按稀有程度,也分為灰色、綠色、藍色、紫色、橘色等不同級別。紫鞋和橘鞋目前官方還沒有開放。鞋子的屬性還分效率、舒適、耐用、幸運幾個類別。

截至 4 月 2 日,灰鞋的地板價為 1 千美元左右。STEPN 中目前市場上 NFT 運動鞋的最高定價為 10000 枚 SOL,價值約 125 萬美元。而據 Bilion 觀察,Jogger 綠鞋在 2 月初就已經達到 3 千多美元。而且 3 月時曾有 NFT 運動鞋以 999 枚 SOL 的價格成交,在當時價值超過 9 萬美元。

用戶

STEPN 中交易鞋子的市場。圖源: STEPN

有用戶在社群平台稱,被昂貴的鞋子,擋在了圈外。不少玩家已經算起了經濟帳,有玩家測評後表示,玩家即便是買最便宜的鞋子「跑賺」,回本週期也要 30 天到 45 天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有了運動鞋 NFT 後,玩家每天能賺取的 GST 也是有限額的。因為玩家每天的運動時間受能量限制(以每 6 小時 25% 的速度恢復)。

用戶想多賺錢,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升級鞋子,以獲得更多代幣 GST(遊戲代幣,無限供應)、GMT(治理代幣,上限為 60 億枚,高階玩家才能獲得);或是將自己的鞋子或鞋盒投入市場進行售賣獲得 SOL,進行變現。兩雙相同的鞋子,可以 Mint 出新的鞋子。STEPN 會按照市場交易量的一定比例,收為公司收入。

要想改變鞋子屬性,可以購買寶石。而要合成、升級鞋子,以及升級寶石,都需要消耗 GST。也就是說,STEPN 有產出機制,也有消耗機制。但能賺多少 GST,總的來說,和能量值、跑步速度,以及運動鞋類型、屬性、等級,寶石種類、數量等諸多因素相關。

Bilion 在觀望了一個月後,還是決定下場試試。2 月 5 日,他花了大概 900 多美元,入手了第一雙灰鞋,三天後又購入了一雙綠鞋,這之後就不斷「加倉」,每天堅持「邊走邊賺」,買鞋、鞋生鞋、賣鞋。

用戶

運動狀態下的 STEPN 界面。圖源:STEPN

不少人抱著「投資」的心態入場,但在遊戲體系的設定下,成為了「運動狂」。自己慢慢「上癮」之後,Bilion 還幫家人開通了帳號。他表示,對 STEPN 的家庭總投資已經超過 4 萬美元,家庭鞋子總量有 70 多雙,每天的運動收入換算成美元,有大概 2,300 美元。

用戶

用戶跑步之後打卡。圖源:受訪者供圖

「代價」是,他每天都要出去運動,而且要堅持到帳號能量消耗完的限額時間,即便是日常工作很忙,也要犧牲睡覺時間做這些事情。而在此前,他雖然也有慢跑的習慣,但經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不下來。如今,就連為了定期給鞋子升級,他都專門定了幾個鬧鐘,不浪費一點時間。

澳洲的 Gino 也是因為 STEPN,成了「運動狂」。今年 2 月底,她在朋友推薦下註冊了 STEPN,最開始買了一雙綠鞋、兩雙灰鞋,後期又陸續買入新鞋,總投入 1.5 萬美元。

Gino 通過「鞋生鞋」賣出的鞋子已經不計其數。隨著個人帳號慢慢升級,她一天能運動 1 個小時,收入每天已經達到 200 GST 左右,在 3 月上旬時相當於 600 美元。

用戶

STEPN 玩家冒雨運動。圖源:受訪者供圖

「一天不走路,就少賺 600 美元,能不去跑嘛。」上個月,Gino 所在地區大暴雨連續 14 天,但為了「邊走邊賺」,她也沒有中斷運動,專門買了雨衣,每天穿著雨衣出去慢走 1 小時。

到 3 月底時,STEPN 有限供應的治理代幣 GMT 在世界級區塊鏈交易平台幣安上線後,GMT 迎來一波上漲。Gino 便先賣掉了一部分 GMT,收回了成本。

在 STEPN 中收益最大化的方式,已經被摸索出來了。在一些 STEPN 社群中,有人專門製作了計算回本週期的小程式,單灰、三灰、一綠二灰、一綠八灰被視為是新人入場能收益最大化的組合方式。玩家們也會在群裡曬著自己的收益,有擁有 14 雙灰鞋、1 雙綠鞋的打金者(靠遊戲賺錢的人)聲稱,已經實現了日入 400 美元,而半個月前還只能日入 125 美元。

有利益的地方,往往也容易滋生亂象。沒有時間跑步的「投機者」,開始請人「代跑」。

甚至有大戶入場,開了 STEPN「跑賺」的工作室,請工讀生或是跑步愛好者完成每天的運動額。

瘋狂入場的人知道,一個項目早期階段或許還有紅利,比較容易賺錢。但他們也在討論,STEPN 有未來嗎?進入穩定期後收益效率是會逐步降低,還是會直接砸手裡?

但至少在當下,他們的心態是,能賺一天是一天。「只要一購買運動鞋 NFT,真金白銀的投入,心態就會發生變化,會時刻關注自己的財富有沒有縮水。」

STEPN  是不是下一個趣步?

被追捧的 STEPN,讓 Web 3 的從業者、玩家們有了新鮮感。但其實在 STEPN 之前、之後都有類似的產品出現。

另一款以「Play to Earn(邊玩邊賺)」模式為主的區塊鏈遊戲 Axie Infinity 去年就紅過一輪,一度在菲律賓、印度、巴西等國家倍受歡迎,成了許多人玩遊戲賺錢的方式。有報導稱,一位玩家在 2021 年 7 月時全身心投入 Axie Infinity,一個月收入達 1170 美元。而到 Axie Infinity 這個遊戲,在 7 月 30 日時,單日收入達 4000 萬美元,是同時期《王者榮耀》iOS 端日均收入的 4 倍。

而後來出現的 STEPN,某種意義上算是 Axie Infinity 的跟風者之一。根據公開資料,STEPN 是一家澳洲鏈上游戲開發商,兩位創辦人 Jerry Huang 和 Yawn Rong 均為華裔,前者在 2008 年就進入了遊戲圈。Yawn 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團隊是看到 Axie Infinity 後才開始思考新的方向,這才有了 STEPN。

但在 STEPN 創造的「Move to Earn」模式走紅後,模仿者也相繼出現。諸如「Learn to Earn(邊學邊賺)」模式的「Let Me Speak」,新加坡還出現了要讓睡覺就能賺錢的「Sleep to Earn」項目。只不過,這兩個項目都不如 STEPN 成熟。

就如同 Web 2.0 階段,網賺模式曾是科技企業搶奪用戶的入口,走路賺錢、看影片賺錢、睡覺賺錢等類型的平台接連湧現,這些模式在 Web 3.0 時代也或將出現新的形態。「目前 Web 3 還處於早期的建設階段,理論上可以把很多 Web 2 的東西重做一遍」,Web 3.0 領域從業者島主如是說。

不過,Axie Infinity 的無數個仿盤都已經倒下,STEPN 能在「邊玩邊賺」的鏈遊中脫穎而出,外界認為的關鍵點在於,「邊走邊賺」和真實世界結合,在賺錢的基礎上,還強調「社交屬性」,用戶可以和真實世界的朋友一起「跑賺」,運動打卡還可分享到社群平台。

島主分析稱,「以往的區塊鏈遊戲,大多設定為虛擬世界、是架空現實的。這些遊戲本質上是把 DeFi 遊戲化,或者把老遊戲鏈改一下。而現在「邊走邊賺」的模式突破了遊戲的限制,讓用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實際落地這個應用。」

Gino 把 STEPN 和 Web 2.0 時代的遊戲以及鏈遊 Axie Infinity 進行對比,她認為,STEPN 的操作更加便捷,而且可以讓自己擺脫電腦,以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邊走邊賺。Bilion 也提到,「這款遊戲本身健身鍛煉的屬性,也對我個人的現實生活產生了改變。」

但 STEPN 這一 Web 3.0 新產品,也因為「走路賺錢」的模式,被質疑是否是披著區塊鏈外衣、搞龐氏騙局的「趣步」。

早在 2018 年,趣步就曾打出「運動就能賺錢」的口號,以「每天走夠 4000 步,每月就至少能賺 200 元人民幣」的宣傳吸引用戶。但實際上,趣步的推廣是傳銷式拉人頭。「自己投資推廣,發展團隊,就能月入上千,甚至數十萬」,在發展下線獲得分紅的體系下,趣步聲稱用戶一度超過了 3000 萬。

在趣步中,只有不斷拉新人入局,此前投資的用戶才會有收益,這個盤子才能運營下去。趣步也一直在炒高平台內虛擬貨幣「糖果」的價格來吸引新人入場。趣步最終的結局是,因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融詐騙被立案調查。

儘管 STEPN 目前在模式上並不需要和趣步一樣「發展下線」才能賺錢,但賺錢的本質是賺取代幣、是需要有人持續為運動鞋 NFT 買單。

Web 3.0 時代,「邊玩邊賺」可靠嗎?

大量用戶在觀望,他們擔心 STEPN 進入發展後期,收益的效率會逐漸降低,以至於後來者成了高位接盤的韭菜,又或者最終走向崩盤,成為一場擊鼓傳花的騙局。

篤信 STEPN 有未來的人,還在大量投入。他們看到的是,STEPN 對外展示的規劃和願景。比如能減少碳排放;未來要推租賃體系,能讓玩家的入場門檻降低等等。他們堅信,和其他的「資金盤」創始團隊隱於幕後不同,STEPN 的創始團隊,近三個月一直出現在幕前,可信度更高。

回歸理性,玩家們深知,STEPN 的生命週期能有多長,核心取決於其「經濟系統」是否健康可持續。

在 Web 3.0 時代,一個遊戲,就相當於一個虛擬的「小國家」,運轉的動力和持久度取決於經濟系統的搭建與完善。團隊不能過於干預,但又需要實時監控,要進行宏觀調控。

作為一款基於「區塊鏈技術」運轉的產品,一旦新玩家湧入 STEPN 的速度放緩,供求關係傾斜,玩家資產會因為市場流通性變弱,而快速貶值,讓遊戲的經濟體系走向崩塌;可如果有大量用戶同時湧入,便可能哄抬運動鞋價格,導致價格過高、通貨膨脹,一樣會讓遊戲走向衰敗。結果只有一個,STEPN 裡的運動鞋 NFT、GST 都會成為廢棄的代碼。

儘管有不少玩家認為,STEPN 一直竭力「防止泡沫化」,但 STEPN 運行時間不長,其內部 GST、GMT 的產出與消耗能否達到平衡還要經歷考驗。

產品的安全性也直接決定玩家們的命運。「當一個平台交易量日益增長時,就可能被別有用心的駭客盯上。」島主說。3 月 29 日,Axie Infinity 的以太坊側鏈 Ronin Network 宣布遭遇駭客攻擊,造成了約 6.25 億美元(17.36 萬枚以太幣、2550 萬 USDC)的損失。

STEPN 走上風口,但 Web 3.0 從業者是又喜又憂。

一位關注 Web 3.0 的投資人表示,當前 Web 3.0 所處的階段,就如同是上個世紀 90 年代,連智能手機都尚未出現時 Web 2.0 發展的狀態。STEPN 正在讓越來越多人接觸 Web 3.0。

但讓從業者擔心的是,進入者多是抱著短期賺錢的投機者,這會不利於整個 Web 3 生態的發展。島主表示,

「投機者」希望的是虛擬資產升值,真正的 Web 3  Builder(建設者)則更希望 Web 3 能夠在數據確權、去中心化和自治等領域發揮作用,而不是成為「投機者」淘金的鏟子。

島主認為,從全球範圍看,2022 年 Web 3 的關鍵在於「突圍」與「合規」。「突圍」意味著更多 Web 2 的從業者和用戶能夠進場。「合規」是指 Web 3 會走向合規化,全球越來越多的地區能夠出台相關政策,為從業者提供發展的土壤,並從法律角度保護用戶的權益。只有實現突圍與合規,Web 3 才能迎來百花齊放的場面:基礎設施越來越好,大量產品湧現,用戶越來越多,生態自然會慢慢繁榮起來。

有觀點將 2022 年稱為創投、從業者們湧向 Web 3.0 的元年。STEPN 團隊已在今年 1 月完成 5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紅杉資本印度與 Folius Ventures 領投。

但 Web 3.0 現在處於早期階段,新產品層出不窮,究竟哪個能走到最後,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深燃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

區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