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推 BitpushNews》Mary Liu
2023 年 5 月 22 日,總部位於香港的 CEX(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Hotbit 突然官宣停止營運,用戶必須在 6 月 21 日中午 12 點之前提取其剩餘資產。這是繼 Bittrex US 後,最新一家宣布關門的中心化交易所。
Hotbit 面臨多重問題
Hotbit 成立於 2018 年,在香港和愛沙尼亞註冊,自稱擁有 500 萬用戶,其中大部分用戶位於中國境外。該公司將經營狀況惡化、加密貨幣產業變化和風險管理問題列為關閉原因。
Hotbit 的下坡路始於 2022 年 8 月,當時一項針對前員工的調查迫使平台暫停營運,執法部門認為該員工涉嫌觸犯刑法。因此,自去年 7 月底以來,多位 Hotbit 高管被執法部門傳喚協助調查。此外,執法部門凍結了 Hotbit 的部分資金,導致 Hotbit 無法正常運行。因為該交易所在香港註冊,有用戶猜測可能是遭到了中國政府的調查,但也有一說是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制度將於 6 月 1 日生效,當局已呼籲無意申領牌照的營運者,應著手結束其於香港的業務。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產業也正在遭受一系列危機,從知名交易所 FTX 的倒閉,到導致 USDC 脫鉤的銀行業危機,一系列事件導致用戶資金從中心化交易所 (CEX) 流出,Hotbit 的現金流開始惡化。
除了外患,還有內憂,Hotbit 交易所曾多次成為網路攻擊的目標,其多個項目已被惡意行為者利用,進一步加劇了其面臨的挑戰。
管理團隊提到了「加密貨幣產業趨勢的變化」,強調 FTX 崩盤後加密市場面臨的困境—— 要麼接受監管規則,要麼更加去中心化。公告寫道:
Hotbit 團隊認為,中心化交易所(CEX)越來越繁瑣,業務高度複雜且相互關聯,無論是合規還是去中心化,都難以合規,不太可能符合長期趨勢。
失敗的 CEX 案例
自加密貨幣交易所問世以來,由於安全漏洞、監管問題和管理不善等各種原因,倒閉的中心化交易平台不勝枚數,以下是幾個規模較大的失敗案例:
- Mt.Gox (2014):曾經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處理超過 70% 的比特幣交易總量,Mt. Gox 因安全漏洞突然關閉,導致損 850,000 BTC 丟失。
- Bitfinex (2016):雖然 Bitfinex 仍在營運,但它在 2016 年遭遇了重大安全漏洞。駭客竊取了 119,756 BTC,當時價值約 7200 萬美元。被盜資金尚未完全追回。
- QuadrigaCX(2019):當時加拿大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QuadrigaCX 在 2019 年突然停止營運並申請破產。該公司宣布丟失了私鑰和對持有客戶資金的冷錢包的訪問權限,造成重大損失。
- Cryptopia (2019):總部位於紐西蘭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Cryptopia 在 2019 年 1 月面臨安全漏洞,導致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加密資金損失。攻擊發生後,交易所被迫關閉並申請破產。
- FTX(2022):按交易量計算,FTX 是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之一,但於 2022 年 11 月 11 日宣布破產,未能滿足提款要求。後來被爆出 FTX 將客戶資金匯集到 Alameda Research 進行風險交易並造成巨額虧損, 該交易所欠超過 100 萬債權人超過 90 億美元。
中心化交易所「太難」
Hotbit 的關閉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反映了監管不確定環境下加密貨幣產業的更大趨勢,Coinbase 在美國境外成立國際交易所。今年早些時候,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起訴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稱其涉嫌違反交易和衍生品規則。據 The Information 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趙長鵬一直在尋求減持 Binance US 股份的策略。
FTX 的倒閉也增加了人們對中心化營運的加密託管和交易形式的懷疑,很多專業人士呼籲用戶持有自己的加密貨幣或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進行交易。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的出現提供了中心化交易所的替代方案,它們的增長奪取了一大部分 CEX 的市場蛋糕。
從某種意義上說,Hotbit 的故事是很大一部分貨幣產業參與者的寫照——暴漲後暴跌,野心勃勃遭遇殘酷現實。它的關閉提醒人們,即使在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中,傳統金融的短板——流動性問題、監管審查和營運威脅——仍然佔據主導地位,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法規、保持強大的安全措施並贏得用戶信任的平台才能在新興市場中站穩腳跟。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比推 BitpushNews)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