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finex 分析師團隊在周一發表的報告中表示,儘管資金流入新的比特幣現貨 ETF 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但在市場的另一端,正準備迎接減半的礦工們也在沿路倒貨,這才導致比特幣價格受到壓抑。
CryptoQuant 數據顯示,自從多檔比特幣現貨 ETF 在 1 月中上市後,礦工手上持有的比特幣儲備量已呈現淨流出,目前降至 2021 年 6 月來最低水準。
Bitfinex 的報告指出,Glassnode 數據顯示,光是在 1 月 12 日,也就是比特幣現貨 ETF 在美上市後的隔天,礦工們就把大約 10 億美元的比特幣轉移到加密貨幣交易所,可能是想趁著幣價飆漲至兩年高點之際,出脫手上的比特幣套現。分析師表示:
(比特幣)持有量降低,這意味著礦工若不是賣掉手上的比特幣,就是把這些拿去進行槓桿操作以籌措資金。這筆資金的主要運用顯然是投入了礦機與挖礦設備的升級。
如今賣壓增加,正值比特幣即將迎接 4 年一度的比特幣挖礦獎勵減半事件,到了 4 月,給予礦工來保護比特幣區塊鏈的獎勵將會減半,這會使得礦工的獲利能力立即受到影響,可能導致規模較小、較沒效率的礦商破產,或被迫與更大型的礦商合併以求存活。 Bitfinex 的分析師表示:
現在賣出比特幣是讓礦工取得資金可進行基礎設備的升級,而且提醒市場,礦工對市場流動性和價格發現有重大影響。
礦工持續賣出比特幣的拋壓,可能是導致比特幣過去幾周上漲動能停滯的主要原因。比特幣價格在 ETF 上市首日觸及 49,000 的年內高點,接著回檔多達 20%,後來價格回升並且在 4 萬美元左右持穩,但多次嘗試攻破 4.4 萬美元卻是功敗垂成。
VanEck 數位資產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 表示,雖然礦商的整體資金外流增加,但每家挖礦業者賣幣量多寡取決於他們的營運成本。
Matthew Sigel 周二在 X 社群網站貼文表示:
像是 CleanSpark(CLSK)、 Riot(RIOT)和 Cipher Mining(CIFR)這類低成本礦商,賣出的幣比較少,因為他們成本基礎較低;相較下,像是 Argo Blockchain(ARBK)和 TeraWulf(WULF)這類成本較高的營運商就賣掉他們百分之百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