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今(17)日宣布,擴大「數位人民幣」在香港的試點範圍,用戶現在只需以香港手機號碼,即可在香港開立、使用數位人民幣錢包,並透過「轉數快」為錢包儲值。
官方新聞稿指出,香港金管局、中國人民銀行在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方面的試點合作取得新進展,隨着試點範圍的擴大,用戶現在只需以香港手機號碼,便可以在香港開立並使用個人數位人民幣錢包。
金管局提到,「轉數快」與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研究所(數研所)營運的數位人民幣央行端系統的互通,也是世界首個快速支付系統與央行數位貨幣系統的連接,為 G20 跨境支付藍圖所強調的互通性提供了創新的用例。
金管局表示,數位人民幣錢包僅可用於跨境支付,不可用作個人之間的轉帳,錢包餘額最高為 1 萬元人民幣,單筆支付最高限額為 2 千元人民幣,每日支付最高限額為 5 千元人民幣。
此外,香港用戶可透過當地 17 家零售銀行經「轉數快」為錢包儲值,而數位人民幣除了可在大灣區使用,亦可在中國的其他試點地區使用。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我們很高興香港成為首個數位人民幣的跨境試點,是內地以外首個本地居民都能開立數位人民幣錢包的地區。」
數位人民幣在香港擴大試點範圍,並充分利用「轉數快」、「24×7」及即時轉帳的優勢,讓用戶無需開立內地銀行戶口,都可以隨時隨地為錢包增值,便利港人在內地消費。我們會繼續與人民銀行緊密合作,逐步擴充數位人民幣的應用範圍,豐富香港居民可使用的錢包功能,並推動更多零售商戶接受數位人民幣,便利兩地居民的跨境零售支付。
金管局指出,數位人民幣與內地傳統電子支付正在開展條碼互通工作,香港居民將來亦可以有更多消費選擇。
此外,金管局亦會與數研所共同探討通過實名認證讓香港居民升級數位人民幣錢包,以及推進更多支付上的互聯互通,為用戶(包括個人及商戶)提供更便利的支付體驗。同時,亦會共同探索企業的應用場景,以便利跨境貿易結算。
雖然中國地方政府、國有企業近年來陸續試行以數位人民幣全額發放薪資,但根據《南華早報》指出,許多民眾在收到數位人民幣薪資之後,還是會選擇轉換成現金再進行消費,主要原因大多與功能限制、隱私疑慮有關。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