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加密貨幣市場爆發拋售潮,但韓國投資人對比特幣的興趣仍濃厚,導致「泡菜溢價」狂飆至 10 個月來新高,反映當地散戶面對市場動盪時的獨特交易模式。
根據 CryptoQuant 數據,在韓國時間周一凌晨 2 點,比特幣泡菜溢價一度衝上 9.7%,創下 2024 年 4 月以來的最高紀錄(當時溢價曾突破 13%)。截至發稿,溢價略微回落至 8.24% 。
「泡菜溢價」是什麼?為何會在此時飆升?
所謂「泡菜溢價」,是指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在韓國交易所的價格,高於全球市場的現象。這主要源於韓國政府的嚴格資本管制,禁止外國投資人參與當地交易所,並限制韓國人將資金匯出至海外市場,導致當地供需失衡。
Presto Research 分析師 Min Jung 指出:
泡菜溢價通常在牛市時攀升,因為韓國投資人願意用更高價格搶進。然而,在市場恐慌時,若當地交易所賣壓較輕,溢價同樣可能飆升,形成與全球市場脫鉤的價格落差。
川普點燃貿易戰,資金湧向避險資產
這波泡菜溢價激增,與國際政經局勢的震盪密切相關。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宣布,將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市場憂心貿易戰升級恐推高美國通膨,進而影響全球經濟,加重投資人避險情緒。
受此影響,加密貨幣市場在 24 小時內爆發超過 21 億美元的清算潮,比特幣價格一度跌破 9.3 萬美元,而韓國市場則因本土資金難以自由流通,導致當地交易價格與全球市場出現明顯脫鉤,推升泡菜溢價。 Min Jung 表示:
若美國市場賣壓持續,泡菜溢價可能會維持在高檔。然而,從歷史數據來看,韓國泡菜溢價長期均值約 5%,如果市場趨穩,溢價應該會逐步回落。
「泡菜溢價」攀升並非「散戶追價」所致?
過去一週,韓國兩大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humb 和 Upbit 的交易量大幅下滑,顯示散戶交易活動明顯減少。同時,這兩家交易所的美元穩定幣 USDT 存量也持續下降,甚至出現部分提領延遲的情況。
總部位於首爾的 DNTV Research 分析師 Bradley Park 表示:
多數散戶投資人可能早已將資金全數投入現貨市場,或是將資金轉移至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進行交易。
Bradley Park 進一步指出,目前泡菜溢價的攀升並非因為散戶「瘋狂追價」,而是面對強勢美元環境所做出的被動反應。
泡菜溢價通常在交易量大增時急劇上升,但當國際市場價格大跌時,它也可能發揮一定支撐作用,暫時穩住本地市場價格。
然而,Bradley Park 也提醒,短期內,這種現象對比特幣而言恐怕「並不是正面信訊號」。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