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11 月9, 星期日
區塊客 blockcast.it
  • 新聞消息
    • 快訊
    • 研究報告
  • 主題專欄
    • 區塊客專訪
    • 數字貨幣趨勢狂人
    • 果殼 Mr.Shell
    • 高重建
    • PANews
    • Amber Group
    •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
  • 名人觀點
  • MICA 市場分析
  • 應用介紹
  • 資料百科
  • 區塊鏈趣聞
  • 活動報導
  • 邊玩邊賺
No Result
檢視所有結果
區塊客 blockcast.it
  • 新聞消息
    • 快訊
    • 研究報告
  • 主題專欄
    • 區塊客專訪
    • 數字貨幣趨勢狂人
    • 果殼 Mr.Shell
    • 高重建
    • PANews
    • Amber Group
    •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
  • 名人觀點
  • MICA 市場分析
  • 應用介紹
  • 資料百科
  • 區塊鏈趣聞
  • 活動報導
  • 邊玩邊賺
No Result
檢視所有結果
區塊客 blockcast.it
主頁 主題專欄 趨勢評論

Fed 降息、幣圈大閃崩:高槓桿與流動性危局下的市場真相

聯準會降息不僅未能提振幣價,反而引爆幣圈高達 4,000 億美元的大閃崩。然而,真正的故事藏在廢墟之下:AI+加密、RWA、預測市場等新敘事已悄悄崛起,正為下一輪牛市埋下伏筆。本文將穿越價格波動的迷霧,揭示這場流動性危機背後的真相與未來機會。

作者: 區塊客
2025-11-09
閱讀時間: 約 3 分鐘
A A
【MICA RESEARCH】加密貨幣利空不跌,會是市場轉機嗎?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X

摘要

10 月加密貨幣市場驚現戲劇性逆轉:聯準會降息不僅未能提振幣價,反而引爆幣圈高達 4,000 億美元的大閃崩。核心矛盾並非宏觀政策,而是市場內部的致命軟肋——當川普的關稅黑天鵝襲來,高槓桿瞬間刺穿了稀薄的流動性。然而,真正的故事藏在廢墟之下:AI+加密、 RWA 、預測市場等新敘事已悄悄崛起,正為下一輪牛市埋下伏筆。本文將穿越價格波動的迷霧,揭示這場流動性危機背後的真相與未來機會。

一、聯準會降息大背景:流動性盛宴與結構性質變

10 月 30 日,聯準會實施了年內的第二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 3.75%-4.00% 。這項決定源自於美國經濟面臨的獨特困境—通膨壓力上升與就業市場放緩的雙重風險。

聯準會主席鮑爾坦言:「不存在無風險的路徑」。這種困境使聯準會的決策變得異常艱難,也為後續政策帶來了不確定性。

市場對降息消息的反應出乎意料。降息本應提振風險資產,但加密貨幣市場在十月出現大規模拋售。這顯示投資人已經提前消化了降息預期,當真正降息來臨時,反而觸發了獲利了結。

(1)聯邦基金利率

聯準會 10 月降息 25 個基點的決定基本上符合市場預期。這項決策的關鍵推動因素來自就業市場明顯放緩。本次會議聲明刪除了「勞動市場狀況依然穩健」的表述,改為強調「就業成長放緩,失業率略有上升」。

(2)聯準會資產負債表

10 月 30 日,聯準會在舉行完議息會議後,做出了兩項關鍵決策:一是宣布降息 25 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 3.75%-4.00%;二是明確表示自 12 月 1 日起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即結束量化緊縮,QT)。這意味著,目前每月減持 50 億美元美國國債和 350 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計畫屆時將終止。聯準會主席鮑爾指出,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貨幣市場壓力要求立即調整資產負債表操作」,並承認已出現「明顯跡象」表明是時候停止量化緊縮了。

這項政策轉向,表面上是應對貨幣市場流動性趨緊的壓力-隔夜逆回購工具使用規模已從年內高點的 4,600 億美元驟降至不足 60 億美元,銀行準備金率也徘徊在 12.2% 的關鍵水準附近。但背後,則折射出聯準會在高債務約束下的貨幣政策困境。目前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已突破 38 兆美元,淨利息支出逼近國防開支規模。若繼續維持緊縮的資產負債表政策,雖有助於抑制通膨,但會顯著推高政府融資成本,甚至可能觸發債務風險。因此,停止縮表也是聯準會在通膨控制與債務可持續性之間尋求的艱難平衡。

展望未來,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的走向已浮現出「先止縮,後擴表」的路徑。鮑爾已在 10 月會後明言:「最終聯準會將再次擴大資產負債表」,因為經濟與銀行體系的正常運作需要準備金的相應增長。這意味著,在 12 月 1 日停止縮表並維持一段時間的穩定後,聯準會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重啟資產購買,不過屆時購債結構將更側重於短期國債,以降低整體資產久期。

這一系列變化對市場而言意義深遠。停止縮表本身就被視為一種「隱性寬鬆」,它不再從市場中抽離流動性,反而為金融體系提供了潛在的活水。有分析認為,這項措施可能產生相當於降息 25 個基點的寬鬆效果。歷史經驗表明,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的邊際變化對實質殖利率、美元流向及風險偏好影響顯著。若流動性環境因此得到實際改善,比特幣等加密資產作為對流動性高度敏感的「邊緣風險資產」,可能迎來新一輪的估值支撐。

(3)美國 9 月核心 PCE 物價指數

受美國政府停擺影響,10 月核心 pce 數據並未公佈。但作為聯準會最關注的通膨指標,9 月 PCE 物價指數年增 2.7%,略高於 7 月的 2.6%;季增 0.3%,較 7 月加快 0.1 個百分點。較受關注的核心 PCE 物價指數(剔除食品和能源)較上季成長 0.2%,較去年同期成長 2.9%,與 7 月持平。分類別來看,服務價格上漲 0.3%,主要反映在機票、飯店住宿、金融服務與保險、住房及公用事業等領域。商品價格較上季微漲 0.1%,其中娛樂用品及交通工具價格下降 1.7%,被其他耐用製成品和汽油價格小幅上漲所抵銷。聯準會認為關稅對通膨的影響相對溫和,對核心 PCE 的貢獻約 0.3%-0.4%,傳導速度較慢。鮑爾表示,「短期內,通膨面臨的風險偏向上行,而就業面臨的風險偏向下行——這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局面」。

(4)美元指數

美元指數在聯準會降息後一度走弱,但因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美元並未持續下跌。這一走勢反映了主要央行間的政策差異。聯準會雖開啟降息週期,但其他主要央行同樣保持寬鬆立場,限制了美元大幅貶值的空間。長期美債殖利率高漲(10 年期殖利率升至 4.145%),仍吸引避險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削弱了美元大幅下跌的動力。

小結

可見,降息是聯準會在三重困境下的決定。就業市場疲軟成為觸發降息的關鍵因素。聯準會在 10 月的降息決定遭遇了罕見的內部阻力。政策聲明顯示,堪薩斯市聯邦儲備銀行主席杰弗裡·施密德反對降息,主張維持利率不變;而理事斯蒂芬·米蘭則認為降息幅度不足,主張一次性下調 50 個基點。這種分歧凸顯了聯準會在平衡通膨與成長時的兩難。鮑爾將當前經濟前景描述為「在霧中駕駛」,強調了政策路徑的不確定性。儘管聯準會持續釋放寬鬆​​訊號,數位貨幣市場卻反應冷淡。比特幣在 10 月整體呈現近 5% 的跌幅,打破了連續六年的「Uptober」上漲紀錄。這種背離揭示了市場對寬鬆政策的懷疑——當降息源於經濟擔憂而非健康成長時,風險資產難以獲得持續動力。

二、虛擬貨幣市場情緒觀察

(1)總市值

總市值是市場情緒的最終結果和整體體現。它的波動是所有個體代幣價格變化、資金流入流出以及市場信心的綜合產物。在 10 月,總市值經歷了「過山車」般的旅程:在 10 月 5 日,受益於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強勢上漲,總市值一度創下 4.35 兆美元的歷史新高。然而,在「10·11」暴跌行情中,單日跌幅超過 9%,市值大幅蒸發。截至 10 月底日,總市值回落至約 3.4 兆美元,這一起一落,深刻揭示了在市場恐慌和去槓桿過程中,財富效應的劇烈收縮。

(2)競爭幣旺季指數

競爭幣旺季指數的核心邏輯在於衡量有多少主流競爭幣在特定週期內表現優於比特幣。當指數低於 75,尤其是處於 20-30 的區間時(即「比特幣季」),表示資金正從高風險的競爭幣撤出,流向更穩健的比特幣,這通常是市場避險時期或牛市初期的特徵。這一點在 10 月底得到印證,當時該指數為 32,確認了市場處於避險模式。

回顧 10 月初,該指數曾一度達到 78,明確指向「競爭幣旺季」。這種從「競爭幣旺季」到「比特幣季」的快速切換,清楚地揭示了市場熱點的轉換。歷史上,當指數從低位(如 15 或 17)首次強勁反彈至 30 以上時,可能預示著資金輪動的開始,是值得密切觀察並逐步佈局競爭幣的早期訊號。然而,投資人也需警惕,競爭幣週期通常比比特幣週期更短,波動也更為劇烈。

(3)恐慌與貪婪指數

加密恐懼與貪婪指數在 10 月至 11 月初經歷了從「貪婪」到「極度恐懼」的劇烈擺動。該指數在 10 月 5 日曾觸及 74 的「貪婪」高點,彼時比特幣價格也逼近歷史高峰。然而,隨著市場因宏觀擔憂(如川普的關稅威脅)和內部結構性風險(如高槓桿清算)出現暴跌,該指數在 11 月 4 日驟降至 21,進入「極度恐懼」區域。這種情緒的極端逆轉,不僅反映了投資者信心的脆弱性,也常常成為判斷市場短期超賣或潛在反彈時機的逆向指標——有分析師認為,這種極度的市場擔憂情緒可能預示著階段性的底部正在形成。另外,在 10 月的暴跌中,比特幣主導率上升,而市場交易量和社交情緒全線下滑,這些共同將情緒推向了「恐懼」一端。

三、熱點板塊與核心敘事追蹤

儘管市場整體表現低迷,資金與熱度卻未離場,而是在關鍵賽道中重新聚集,展現出顯著的結構性分化。機構資金流向與社群驅動熱潮形成鮮明對比,勾勒出當前市場的多元圖景。

(1)機構佈局:穩健資金錨定核心賽道

在波動之中,機構資金展現出明確的偏好。比特幣和以太幣現貨 ETF 分別錄得 55.5 億和 10.1 億美元的淨流入,顯示長期信心未改。更重要的是,穩定幣總流通量增加 93.8 億美元,顯示大量場外資金正等待入場時機。這些穩健資金主要流向了幾個核心敘事賽道:

  • AI+加密融合正向縱深發展,核心圍繞著「算力、數據與智能體所有權」之爭。 ERC-8004 標準實現了 AI 智能體代幣化,Coinbase 的 x402 協議則為智慧體間支付建構了開放通道。
  • RWA(真實世界資產)迎來爆發性成長,代幣化美國國債規模從 8 億美元激增至 73 億美元以上,由 BlackRock 的 BUIDL 、 Franklin Templeton 等傳統金融巨頭主導。
  • 預測市場熱度持續,Polymarket 和 Kalshi 交易量成長近 5 倍,紐約證券交易所母公司計畫最高 20 億美元的投資進一步推動賽道主流化。

(2)技術演進與監管紅利並進

在機構資金佈局主流賽道的同時,技術演進與監管變革也正在催生新機會:

  • 隱私領域技術競爭白熱化,可信賴執行環境、零知識證明和完全同態加密三大路徑爭奪未來標準主導權。
  • 收益型協議成為新寵,9 月 DeFi 協議創收約 6 億美元費用,Hyperliquid 過去 30 天收入的 95% 用於回購代幣並獎勵持有者。
  • 加密新銀行與穩定幣在 GENIUS 法案通過後迎來轉機,穩定幣支付量成長約 70%,顯示監管明朗化對應用的直接推動作用。

(3)社群熱情:Meme 幣的逆勢狂歡

與機構理性佈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meme 幣市場的狂熱。 BALZ 等項目在 BNB 鏈上迅速崛起,幾天內籌集超 200 萬美元,吸引超 4 萬名社群成員。中文 meme 幣在幣安、 Solana 、 Base 生態快速走紅,「幣安人生」等現象級計畫雖短期內市值暴漲,吸引大量新交易者,卻也凸顯了其永續性的限制。

這種分化格局清晰地描繪了當前市場的複雜性:機構資金正穩健佈局具有長期價值的核心賽道,而社群熱情則在 meme 幣領域尋找短期爆發機會,兩條主線並行,共同構成了十月市場的完整圖景。

四、 監理格局:東西分化

在全球監管前沿,東西方政策取向出現明顯分化。

英國對加密貨幣採取了更為寬鬆的立場,向數位資產開放倫敦證券交易所,並解除了對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票據長達四年的禁令。分析師預測此舉可能使英國加密貨幣市場成長 20% 。

與此相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 2025 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人民銀行將持續打擊數位貨幣炒作,維護金融秩序,同時動態追蹤境外穩定幣發展動態」。

美國監管也迎來重大突破。 SEC 批准 Hashdex Nasdaq Crypto Index US ETF 在新通用上市標準下運作,允許其持有除 BTC 和 ETH 外的 XRP 、 SOL 和 XLM 。這項決定為更多元化的加密 ETF 產品鋪平了道路,可能顯著改變機構資金配置格局。

五、 投資建議: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展望未來,數位貨幣市場正處於新舊敘事轉換的關鍵節點。

聯準會未來的政策路徑將主要取決於兩方面的平衡:一是就業市場放緩的程度;二是通膨回落的可持續性。渣打銀行預測,美元將在未來 1-3 個月內輕微反彈至 100 。

從市場結構來看,10 月的閃崩雖然痛苦,但也是必要的去槓桿過程。數據顯示,事件後開倉興趣從 48.7 億美元減少至 45.1 億美元,資金費率下降 51% 。一個由信念驅動、機構資本尋求新配置機會的市場正在形成中。技術創新將持續驅動市場發展。 AI 智能體、預測市場、 RWA 等敘事不僅代表了技術前沿,更是資本流動的方向盤。在傳統經濟成長乏力的大背景下,這些賽道可能成為未來半年市場回升的先驅。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PANews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Lucida & Falcon)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Tags: AIFedRWA加密貨幣山寨季山寨幣槓桿機構比特幣流動性競爭幣競爭幣旺季聯準會迷因幣降息預測市場
上一篇

跟單 CZ 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下一篇

從「無限子彈」到「隱形炸彈」:DAT 公司買盤放緩,還能繼續支撐市場嗎?

下一篇
從「無限子彈」到「隱形炸彈」:DAT 公司買盤放緩,還能繼續支撐市場嗎?

從「無限子彈」到「隱形炸彈」:DAT 公司買盤放緩,還能繼續支撐市場嗎?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紐交所發 NFT 紀念 6 公司上市!到底是「跟風」還是「撈錢」?

再這麼下去,真沒人炒幣了

Solmate 以 85 折買進 5 千萬美元 SOL!「女股神」方舟投資趁勢入股

「女股神」改口了!Cathie Wood 下修比特幣目標價,一口氣砍掉 30 萬美元

不是說 10 萬美元?羅伯特清崎加碼喊:比特幣 8 月飆到 35 萬美元

警告「世紀大崩盤」將來襲!羅伯特清崎:快買比特幣、以太幣避險

比特幣驚現「最終輪投降」?數據:持幣者大虧「認賠殺出」

「囤幣信仰」破滅?Sequans 賣掉 970 枚比特幣還債、持倉大砍 1/3

從「無限子彈」到「隱形炸彈」:DAT 公司買盤放緩,還能繼續支撐市場嗎?

從「無限子彈」到「隱形炸彈」:DAT 公司買盤放緩,還能繼續支撐市場嗎?

【MICA RESEARCH】加密貨幣利空不跌,會是市場轉機嗎?

Fed 降息、幣圈大閃崩:高槓桿與流動性危局下的市場真相

MICA Daily|網傳幣安拋售比特幣以護盤 BNB? CZ 正式否認

跟單 CZ 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取消 OP_RETURN 限制:在 Taproot 之後,4 年裡比特幣最重要的升級

華爾街、長期持有者紛紛拋售,比特幣還要跌到哪裡?

Facebook Twitter Telegram Instagram Youtube
區塊客

「區塊客」於 2017 年 4 月正式成立,旨在廣泛整理全球區塊鏈資訊,增進全球中文閱聽眾及投資人對區塊鏈趨勢的了解。區塊客積極蒐羅並傳遞全球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第一手資訊,剖析尖端新聞,專題評議關鍵話題,致力服務中文閱聽大眾。

✉ [email protected]

© , 區塊客 blockcast.it

No Result
檢視所有結果
  • 新聞消息
    • 快訊
    • 研究報告
  • 主題專欄
    • 區塊客專訪
    • 數字貨幣趨勢狂人
    • 果殼 Mr.Shell
    • 高重建
    • PANews
    • Amber Group
    •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
  • 名人觀點
  • MICA 市場分析
  • 應用介紹
  • 資料百科
  • 區塊鏈趣聞
  • 活動報導
  • 邊玩邊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