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密貨幣監管政策正迎來重大轉向。據報導,日本金融廳(FSA)已敲定計畫,擬將比特幣、以太幣等 105 種加密貨幣正式納入《金融商品交易法》範疇,重新歸類為金融產品。
《朝日新聞(Asahi)》報導指出,這項「重新分類」計畫將涵蓋比特幣、以太幣在內的 105 種加密貨幣。未來這些資產將比照傳統金融產品,必須遵守更嚴謹的資訊揭露規範,要求交易所對平台上的加密貨幣揭露更多關鍵資訊,包括:代幣是否有發行方、底層區塊鏈技術以及幣價波動度。
此外,日本金融廳也打算導入「內線交易」預防措施。未來可能嚴格禁止代幣發行方或交易所高層,利用尚未公開資訊(例如交易所的上幣時程表)來進行加密資產交易。
據報導,這些重大變革預計將作為日本金融法規的修正案,在 2026 年的國會常會期間提交審議。
隨著加密資產被視為金融產品,日本當局也同步啟動稅制鬆綁。
目前日本民眾若透過加密貨幣獲利,最高需承擔 55% 的累進稅率(屬「雜項所得」);若改革通過,稅負將統一降至 20%,等同與股票投資的稅率看齊。這項重磅稅制改革預計將在下一個財政年度進行審議。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