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區塊鏈愛好者大會旨在為大家提供一個更多元、以「產業的實地驗證」為主軸的國際性會議,有別於一般以區塊鏈概念為宣導,讓參與者能更全面認識這一新興技術在台灣乃至全球的產業應用發展。
說到在台的區塊鏈產業應用,就不得不提到奧丁丁的「OwlChain」。作為全球第一個區塊鏈食品溯源系統,Owlchain 將區塊鏈運用於食品生產追溯,以防業者假造、修改的可能性。消費者只要透過手機掃描包裝上的 QR code 就可以知道該食物的履歷。
奧丁丁營運長劉俊志在愛好者大會上表示,當初發起 OwlChain 的動機是:因為奶粉跟食用油的食品安全議題,我們就在想「要給自己的小孩子吃什麼樣的食物才是健康安全呢?」又如果不想購買大品牌的爭議性食品,消費者該從何跟如何購買呢?劉表示,他們團隊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去拜訪台灣各地小農牧場,再用 OwlChain 平台替這些小農建立銷售管道進而幫單一消費者做連結。
「區塊鏈履歷的意義在於不會有人選擇在一個公開不可竄改的平台上說謊。」區塊鏈除了是一個可以幫助出口的跨國界的應用,它還有很多附加價值。劉以 OwlChain 的「究好豬專案」來作進一步說明,每個豬隻從出生日期、疫苗施打、屠宰分切、包裝到入貨餐廳都被記錄下來。「這樣的履歷還能夠說明豬隻施打疫苗的用途跟功效,就像小孩子生病需要打疫苗一樣,這並沒有什麼不當。但當消費者對生產過程有更真實的了解,『信任』就能逐漸被建立起來。」
儘管政府已對食品類的產品定下標準,但奧丁丁想要設立一個比政府更高的標準,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更安心,另一方面,可串連台灣眾多優質廠商與在地小農以提升台灣食安環境。除了應用區塊鏈來解決食安疑慮外,奧丁丁在上月 22 更宣布推出全球首個旅宿產業區塊鏈應用平台「OwlNest」。
公益領域仍欠缺信任 望借助區塊鏈增強捐款意願
在這場以「責信稽核」為主題的活動上,大會還邀請了度度客區塊鏈群募平台的共同創辦人莊青岳來跟大家分享區塊鏈在公益捐款上的應用。莊青岳指出,台灣目前還沒有一個比較好的公益形態群眾募資平台,「因為信任在公益領域是非常欠缺的。」
聯合勸募在年前可以一年募到億,但今年的數字是 3 億不到。莊表示,「信任」是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據了解,台灣大概有的人有捐款的習慣,而在對該個非營利組織有較高的信任的情況下,捐款的意願跟金額明顯會比較大。
「The DAO」這個區塊鏈項目相當有名,除了是因為它是一個主張「完全去中心、民主,並只以程式碼存在」的類似於傳統募資的組織,更重要是這個專案後來遭到駭客入侵,被盜走了約 370 萬個以太幣。而市場上一個叫「Charity DAO」的項目就是借 DAO 的程式碼再結合智能合約,達到去中心化地保管捐款的同時,又能確保捐款用途符合捐款人的期望。
度度客的群募平台跟「Charity DAO」一樣,然而除了應用區塊鏈技術外,度度客的平台還加了很多創新特點來更進一步強化「信任」問題。該平台上公開了專案的預算分配情況,資金派發時也需要透過手機簡訊做安全性認證。度度客還可以系統自動化產生報表,讓與銀行帳本對帳更容易,符合公益自律規範要求。更重要是,該平台還有資金流向圖,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所有贊助人及贊助金額跟資金動支情形;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呈現,可以觀察到社會公益資源是否被更有效地分配。
「當你把助人變成是一種個人風格,那就不是助人,而是做你自己。」莊青岳總結時說道。
具 QR code 驗證之區塊鏈證書檢測平台
那麼區塊鏈在全球的產業應用上又有什麼突破?國網中心副研究員葉羅堯博士在會上向大家介紹了由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開發的 Blockcerts 區塊鏈系統,MIT 更在今年透過這系統來頒發了 111 個文憑。
葉博士指出,在一個小型的社會中,我們相對很容易知道誰是某個別領域裡的「真專家」,但隨著社會的複雜化跟社交圈的開拓,一個人的專業需要透過公信力的方式來認證,這就衍生出對「證書」的需求。然而,現今使用的證書是存在著一些問題。葉博士以畢業證書為例,說明現在的畢業證書全權由教務處負責產生,因而有學歷造假的潛在風險,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曾有發行假學歷之案例。
除此以外,離校手續繁雜,當事人需要到處辦手續,過程完全由人工紙本審核簽署,加上證書需要用到大量用紙,既不環保又難於保存。
「現今證書的缺點除了事前準備時間、紙張成本耗費過高,更重要是證書驗證耗費更多時間。」
葉表示,MIT 所開發的 Blockcerts 是用比特幣區塊鏈技術來驗證及發行證書,但有些人因為隱私原因不願意其證書在區塊鏈上被公開。
因此,國網中心就 Blockcerts 的基礎開發了具 QR code 驗證之區塊鏈證書檢測平台。這個平台架構在 Ethereum 鏈上,並透過在智能合約中微調對傳輸的訊息做目的性的加密混淆,建立訊息在公鏈上具有隱私性。驗證的時候只需要掃描紙本證書上的 QR code,就能比對存取在鏈上的正確資料。
「在未來,國網中心還希望在證書上結合學生的其他專長像是 TOEIC 成績,甚至結合人力資源的服務幫助雇主找到合適的人才。」葉羅堯博士在演講尾聲時提到。
區塊鏈給 Marketing Tech 帶來新一波革新
米蘭營銷策劃總經理邱威凱是這場活動的最後一位演講嘉賓。在談到數位廣告稽核時,邱表示,網路廣告的數位化、自由化從 2010 年開始,自 2011 年全球的廣告業者就從 150 家增長到約 5,000 家,在台灣也有上百家。根據台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DMA)的調查,2016 年度台灣數位廣告量接近 259 億台幣。
邱接著指出,因廣告業是一個萬家爭奪的市場,過度競爭下的產物就是廣告欺騙。有些同業會創造假流量,或是用機器人點閱下載客戶的產品廣告進而創造客戶想看到的假像 KPI 。「如何證明流量的真實性跟成效」是數位廣告遇到的大問題,在這裡,區塊鏈技術就能派上用場;用其不可逆及不可變更的特性去驗證流量,把流量變成帳本,同時同業間也可以保有各自的商業機密。
「除了分散式帳本以外,區塊鏈還可以創造甚麼價值?」邱提出了三個想法,第一是覺醒的消費者數據權保護。他還提到,歐盟將通過一個嚴格的個資法規範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 來保護所有歐盟國家內的個人。第二個是新零售時代的來臨,他指出,從實體零售到 Web1.0 再到 Web2.0,在未來將必須以消費者的角度去調整零售模式。
最後是「No Sign-In」的可攜式消費者數位軌跡及資產,他認為在未來將透過區塊鏈技術來處理銷售,消費者在買東西時將不需要再登入帳號,行銷產業必定會有一次大革新。
「Marketing Tech 勢必有新一波的革新。」邱威凱強調說。
他最後還呼籲,在趕搭上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同時,也別忽略業界內的 know-how 跟 network;唯有各項兼顧,才能替客人創造最大的價值。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