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20 國集團(G20)第 13 次峰會,於本月 19 及 20 日一連兩天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舉行,各國政府對於從 2017 年興起的加密貨幣議題的看法及態度,格外引其全球關注。
現任英格蘭銀行總裁及歐洲金融穩定理事會(The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簡稱 FSB)會長馬克·約瑟夫·卡尼(Mark Joseph Carney)在峰會前夕,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他認為,加密貨幣對目前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並不足以構成風險。
歐洲金融穩定理事會(FSB)主要負責協調 20 國集團經濟體金融監管,在 20 國集團領袖峰會的前夕,馬克·卡尼發表了這樣具有指標性的言論。
根據馬克·卡尼這封公開信的內容,在 FSB 初步評估之下,目前加密資產不會對於全球金融穩定造成威脅,其原因大致尚可分為下列兩點:
一、加密貨幣佔全球金融體系比例小
二、加密貨幣並非貨幣的替代品
馬克·卡尼在公開信解釋:「即使像最近加密貨幣處於高峰期,它的市場總價值仍不到全球 GDP 的 1%,相較於 2008 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國外債券市場常見的信用衍生商品『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s)的名義值是全球 GDP 的 100%。」
由此可知,加密貨幣不僅在全球金融體系所佔的比例很小,再加上它並不是貨幣的替代品,因此在實體經濟和金融交易上使用有限,這意味著加密貨幣與其他金融體系的聯繫相當有限。從馬克·卡尼在 18 日的公開信中,提供了我們對於今屆 20 國集團峰會中,各國對於加密貨幣的政策與態度約能窺見一二。若如先前計畫一致的話,各國政府官員將在這次會議上討論「加密貨幣」──這個被視為在監管上極需有「共識」的重要議題。
G20 集團國裡大部分的國家,例如法國、日本及美國等,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都與馬克·卡尼這份公開信的想法大致相同。例如,日本官員表示對於以加密貨幣洗錢的非法行為嚴格進行管制中。如我們所知,日本政府在 2017 年 4 月特別為了加密貨幣交易規範修訂了《資金結算法》法案,為了達到保護投資者及洗錢防制的目標。此外,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梅努欽(Steve Mnuchin)也先前也曾表示他認為加密貨幣並不會對於金融穩定情況造成影響,因而支持加密貨幣執行國際監管。
然而,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這些全球金融領導人很可能會選擇「不採取任何針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進行具體的監管行動」,因為這種做法存在不和諧之處。由於各國政策制定者尚未就解決加密貨幣問題的共同戰略達成共識,預計在本次峰會上不會得出任何實際的行動。消息人士更透露,G20 各國現階段不太可能就加密貨幣監管而要求訂立新的監管規則。
「預計在監管這議題上得出實際行動的機會很小,他們僅希望作出警惕和針對加密貨幣做進一步研究。」另一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