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 創辦人兼首席開發者 Dan Larimer(又稱 BM,即 Bytemaster)在 EOS 官方電報群發出的一系列「假想」引來社群一片譟動,主要原因是 BM 在電報群中與社群以「What if (假如)」開啟了連串討論,後來被解讀成「BM 稱找到取代 DPoS 的新共識,將於 2019 年開發新代幣」以及「BM 又一次跳船,準備離開 EOS 及 Block.one 團隊」等言論。

就在市場對這些被形容為「斷章取義」的言論感到嘩然,並開始進行消化之時,BM 再次出現在官方電報群上,特意為稍早前的技術討論作回應。
他特別做出聲明表示,「我在此重申,我不會離開 EOS 或 Block.One 團隊。在處理 EOS 安全性和擴容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了對於有潛在性的加密代幣的新想法,我只是在探索是否存在這些權衡的市場。 EOSIO 是區塊鏈的未來,Block.one 團隊每天為達至更快、更安全、更具可擴展性和更靈活而努力。那個『假想代幣』即使實現了,也只是個不可變、不可被編程,並且僅限於貨幣的角色。它絕不會對 EOSIO 應用程式的更大用例構成影響。」
獨家:EOS 超級節點與社群反應
在這場「技術討論」小風波發生後,區塊客獨家採訪了 BitShares 大中華區代表、理事會理事兼 EOS 節點 HelloEOS 創辦人梓岑(人稱奶王),梓岑表示:
自 BitShares 便熟悉 BM 隨時善於分享心中想法的處事作風,其發表的「What if (假如)」言論也屬於思考性的,或許其在找尋安全性、速度、靈活性的平衡中,確實有一些解決方案,並也在實驗中,但是還是在「What If」的基礎之下,不具任何具體的發展進度。這次的效應主要來自於中文區對其言論的誤解,以及相關媒體在熊市製造恐慌情緒,所引發的一系列孤立的輿論。
至於社群對 BM 是否將於明年離開 EOS 或 Block One 的疑慮,梓岑表示當初 BM 之所以離開 BitShares 與 Steemit ,是因為社群已發展成熟,能夠自行依據共識表決做成營運決策,而不需要 BM 參與管理。但當 BitShares 在 2016 年 7 月發生嚴重技術故障時, BM 得到消息後即刻參與修復的工作,迅速解決問題。
「也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只要 EOS 與 Block One 仍需要並認可 BM ,他將會繼續帶領整個社群往前邁進。」
區塊客也獨家取得 EOS 超級節點排名第二的 Starteos 首席營運官吳華東的回應,他表示:
我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和大多數人差不多,心裡一驚難道 BM 又要搞新項目了?隨後我去查了 BM 的聊天記錄。首先他發出了一系列的疑問,但是每一句對現在整個 EOS 網路問題都有了非常好的解決方式。在技術層面分析現在 EOS 網路確實有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和完善。如果 BM 能夠短時間內完全解決以上問題,這無疑會給整個 EOS 生態帶來一劑強心針。
吳華東認為,長期來看,肯定會是對整個生態起到催化和推動作用,會讓整個生態更加團結和自信。也會使更多的 DAPP 專案方和商業落地專案更多的接受和使用這條主網。
他特別提到,「主網的繁榮離不開商業應用,BM 能夠提出以上以上幾個觀點說明他真的是全身心的投入了這條主網的研發和思考,他也希望在功能性上越來越完善。整個社區看到他昨晚所說的都異常的活躍。因為大家都看到了 BM 一直在為整個系統不斷的思考和反覆運算更新。」
除了 EOS 超級節點的大老們在事件發生後,願意出來補充說明外,作為 EOS 區塊鏈生態社群之一的「EOS Taipei」,其創辦人譚英奎 Felipe 也跟區塊客分享了他的看法。
Felipe 認為,BM 並不是在炒新聞,吸引大家的眼球。「我感覺他只是在技術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些什麼,可能也希望透過社群去了解將整件事產品化社群的看法。但被媒體斷章取義說會離開 EOS 他應該是始料未及。 對幣圈或多或少會造成恐慌,畢竟 BM 就是 EOS 的精神領袖。因為媒體的斷章取義,可能會造成恐慌性的拋售。但對像我們這種跟關注在 EOSIO 與技術的來說,我們非常期待,不論這只是一個 Idea,還是真的會推出 TPS 1000 萬的產品,我們都拭目以待。」
Felipe 強調,這次事件在開發者社群裡面並沒有被過度的放大,大家就是關注,也沒做太多討論。但在一些比較喜歡討論幣價的群,確實開始有些人起鬨鼓譟。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