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數位化的今天,數位身份基於區塊鏈技術有效地避免了單點故障,為身份自我歸屬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平台。
當前紙質身份的困境
出生證明、護照、戶口簿、身份證,這一系列的身份證件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當今日益數位化的時代,這些證件因其紙質「身份」愈發顯得「低效」;此外,紙質版身份證件的頒發和驗證都依賴於一個強大的中心,因此面臨單點故障的風險。
事實上,聯合國 2018 年的數據表明,全世界大約有 11 億人對他們自身的身份不具備所有權,而身份所有權的喪失意味著他們在整個社會面臨邊緣化。因此,如何解決當前紙質身份的困境,已成為當下討論的熱點之一。
數位身份
根據新媒體研究專家 Katalin Feher 的定義,「數位身份」指的是基於用戶和數位系統的數位數據庫。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位身份因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可以降低對第三方中介的依賴,實現身份所有權;此外,區塊鏈作為一個分佈式的帳本,每個節點都對整個區塊鏈的數據進行備份。因此,與傳統的紙質身份相比,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位身份有效地避免了單點故障,數據儲存更具優勢。
當然,數位身份的優勢遠不止於此。正如 BanQu 的創始人所言,「基於區塊鏈的數位身份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區塊鏈的真正價值在於為世界上十多億基礎群眾提供並保障了一個經濟性身份,而這是一個真正創新的機會。」
換而言之,區塊鏈技術為身份自我歸屬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平台。下文將通過兩類人群的視角,來印證這一論點。
1. 無家可歸者
對於無家可歸者而言,因其居無定所的緣由,紙質身份維護的成本會變得非常高;並且,在服務提供方看來,此類人群信息的蒐集會變得低效且不經濟。相應的連鎖反應表現為,這類弱勢人群得不到諸如急救、就業援助等必要性的服務。相比之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位身份不僅可以更快、更容易地讓用戶對身份進行自我認證,而且服務提供方可以基於私鏈對用戶的信息、交易情況等實現更好的追踪。因此,無家可歸者的生存狀況會得到相應的改善。
2. 難民
保守估計,目前世界難民數已逾兩千多萬。飽受流離失所的痛苦之餘,他們也面臨著原有法定身份缺失的困境。有鑑於此,聯合國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自 2018 年起開展了一項試驗性項目。
整個項目基於權威證明共識機制(PoA),通過 Parity 以太坊客戶端運行在一條私鏈上。難民通過生物識別眼部掃描來獲取自己的賬戶,並領取食物。雖然該項目尚處於試驗階段,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位身份在法定身份重塑以及經濟援助等方面均展現了不錯的前景;此外,難民教育和技能方面的數據日後也有望記錄在區塊鏈上,有助於難民經濟狀況的改善。而這些優勢在紙質身份體系內是無法實現的。
數位身份提高投票的公正性
除了賦予基礎群眾一個經濟身份,數位身份也有助於提高投票參與度。每個數位身份持有者可以在一個電子投票平台上進行投票。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與去中心化的特性,每個投票參與者個人信息得到保護的同時,投票的記錄也無法進行篡改,以實現公正。因此,數位身份投票的機制會大大提高投票參與度,在一定程度上讓整個進程變得更公正、更民主。
目前而言,數位身份投票機制在瑞士、愛沙尼亞等小國家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應用。
挑戰:可擴展性、去中心化與安全性的抉擇
數位身份,和區塊鏈技術一樣,面臨著可擴展性、去中心化與安全性的經典三元悖論。為了提高安全性,許多試驗性項目不得不在去中心化這一特性上做出一定程度的犧牲。此外,因受到可擴展性能力的製約,數位身份投票機制目前只能在一些小國家進行推廣。
總體而言,絕大多數位身份試驗性項目在可擴展性、去中心化與安全性中,更偏向以安全性為主,運用智能合約來確保敏感性數據的私密性。
結語
在日益數位化的今天,數位身份基於區塊鏈技術有效地避免了單點故障,為身份自我歸屬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平台。然而,也正因為區塊鏈技術的原因,數位身份也面臨著可擴展性、去中心化與安全性的經典三元悖論。關於數位身份的前景,正如聯合國常駐區塊鏈專家 Yoshiyuki Yamamoto 所言:雖然區塊鏈技術讓數位身份有了質的飛躍,但我們仍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