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Knowing 新聞、幣特財經、鍶科技共同主辦第四届「HIT Fintech」科產業高峰會,今(27)日於台中長榮桂冠酒店揭序,會上齊聚產官學研領袖,共同探討台灣金管會稍早前釋出的證券型代幣發行(STO)監管框架,以及區塊鏈賦能傳統產業、網銀、電子支付等議題,期待這波疫情危機創造金融科技新商機。
前市長朱立倫在開幕演講中分享,特別在總體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金融科技目前的發展機遇及挑戰,更框列出幾個目前極具機會性的產業,其中分別是:線上支付、非接觸性的經濟模式、純網銀及銀行業主的升級。朱立倫特別指出:
台灣應把握此次疫情「化危機為轉機」,延續台灣的防疫精神,打響台灣金融科技的國際盃。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台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蔡玉玲緊接著在「當 Fintech 碰上 COVID-19」專題演講中形容道,這次疫情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政府不僅措手不及,公部門更徘徊在防疫與經濟救援的十字路口。蔡玉玲分享,儘管這波疫情尤其影響到新創產業的資金鏈,但是相關金融普惠科技服務的供應商、行動銀行,以及為市場提透明度的零售交易平台,特別是圖表、數據分析提供者,都仍受惠。
提及金融科技新創產業,蔡玉玲特別歸納了 B2B 金流提供者、RegTech 及 InsurTech 在此波疫情的發展潛力,儘管如此,她仍表示:
但是,台灣上市法規及金融監理沙盒仍對新創業者較不友善,因此呼籲政府單位應特別關注此議題,並趁著各產業商轉的過程注入創新思維,共同思考「虛擬政府」的執行及可能性。
除此之外,蔡玉玲特舉中國的產業發展趨勢,尤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多次公開對區塊鏈的高度認可,「數位人民幣」近幾個月來也因此飛速發展,呼籲台灣應掌握優勢,為未來的虛擬世界,提前部署及規劃。
接著在「賦能講堂:區塊鏈應用全解析」中,奧丁丁創辦人暨執行長王俊凱提及,該公司結合地方政府及海外知名企業的合作,旨在為地方政府提供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擴大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其中新北市政府林務局的溯源計劃,更是協助政府實驗新技術,期待更多公部門創新,扶持台灣在地的技術。王俊凱指出:
儘管台灣在法規制定上非常保守,但是台灣依然是創業家的天堂,雖今年與阿聯酋航空的合作延宕,但奧丁丁集團,目前正積極轉戰金融科技產業,創新支付形態,建造跨國界的支付系統,也持續尋求國際合作。
此外,區塊客創辦人賀堅威(Kevin)在 「STO 講堂:證券化代幣創商機」中,對談理律法律事務所初級合夥律師熊全迪、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財金法律學系合聘專任副教授林盟翔、香港區塊鏈協會創辦人暨共同主席梁捷揚以及創源資本創辦人曾金池。Kevin 特別說明,STO 在台灣深陷推動窘境,從過去經歷了 ICO 的瘋狂,到現今的 STO 募資渠道,以及過去曾風靡一時,藉助交易所自身影響力的 IEO,更在經濟發展重創之下,重燃了機會。
香港區塊鏈協會創辦人暨共同主席梁捷揚具中、港、台的產業經驗,參與並投資衆多知名 STO 項目如 tZero、iSTOX 等,他分享道,「新加坡 STO 規範屬目前全亞洲最完善及友善的,而香港雖已發行相關 STO 牌照,但是規範上和台灣的監管力度旗鼓相當」。梁捷揚也特別指出,政府普遍受大型金融機構的影響,因此區塊鏈新創業者仍無法突破傳統金融市場的局限,但是,區塊鏈點對點的優勢,其實是目前海內外事業經營的最大助力,如果政府可以正視區塊鏈技術,STO 的推動及發行應更暢行,再次鼓勵業者佈局全面虛擬及線上化之「疫後元年」。
理律法律事務所初級合夥律師熊全迪分享道,自 2017 年迄今,台灣金管會雖舉辦衆多公聽會,召集產業各界專業人士討論 STO 法規框架,他因此觀察到一般產業人士仍習慣將衆籌法規對比 STO 法規,不過法規出爐後,STO 募資上限 3,000 萬的天花板仍未能如業者進言所放寬,在此波疫情的加乘影響下,海外投資人不僅中斷對台灣相關企業的直接投資,新創業者的募資基本上屬雪上加霜。熊律師仍觀察到網路及面向零售方(C 端)的持續性優勢,不管是企業還是資本方,或許可找尋逢低買進的機會點,創造新契機。
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財金法律學系合聘專任副教授林盟翔特別指出,目前 STO 市場在台灣發展仍面臨流動性及法規的高成本等問題,必須持續尋求解決方案。林盟翔提出,政府應透過現有的金融機構進行 STO 的相關投資,在 STO 高監管的規範下,政府是否能研究其他的衆籌模式,為業者提供足夠的資金流,例如點數的應用,帶動消費及企業流動性,並呼應首長機關應携手區塊鏈技術提供商及業者,更有效的擁抱金融科技的發展及轉型。
創源資本創辦人曾金池過去曾參與協助傳統產業導入區塊鏈技術,但是台灣目前整體市場及資金規模較小,但同時,監管力度卻遠大於產業發展優勢,其中的法遵成本過高,特別在今年疫情肆虐的環境下,建議業者先放緩 STO 發行,而目前考慮導入區塊鏈的傳統產業,也應先進行整體企業體的拆分,特別是不動產業者,先從小型區域開始劃分,把握及積纍企業實力,為未來進行準備。
最後,具有開發背景的區塊客創辦人 Kevin 指出:
有關 STO 發展的話題已不計其數,在疫情及整體經濟受創之下,STO 的推進更需要突破重圍,困難重重,短期募資應會放緩,共勉產業菁英專注產品的開發,調整商業模式,整合技術及產品優勢,為「疫後元年」做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