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比特幣挖礦的重鎮,中國四川雅安市人民政府日前發表實施意見,鼓勵「區塊鏈產業」在春夏雨季來臨之前,幫助消耗掉大量過剩的水電資源。雖然文件內並未明確提及「挖礦」二字,但盡人皆知,比特幣挖礦是「區塊鏈產業」最不可或缺的基礎體系,又以「耗電驚人」聞名。
此前就有數據顯示,全球有 70% 的加密貨幣礦場設在中國,當中又有 70% 的礦場設在四川,包括雅安在內的四川西南部、大渡河流域匯集了全球大部分算力。豐水期來臨,電價可能低過 0.2 元。
四川其他地區或跟進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歷來首次有地方政府明確釋出官方文件,公開支持豐水期挖礦,實屬罕見。同時更有消息指出,四川其他地區有可能會陸續施行類似的政策。根據《雅安日報》報導,當地政府在文件中強調:
力圖充分發揮我市水電資源優勢,搶抓區塊鏈產業發展重大戰略機遇,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促進水電資源高質量消納,培育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文件還提到,「區塊鏈企業應盡可能利用供電企業現有電網供電,已私自從發電企業接線用電的區塊鏈企業,在限期內完成整改」;「區塊鏈企業完成用電手續及有關建設手續辦理後,在四川省電力交易平台申請註冊,完成註冊後可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四川礦工反應不一
針對四川當地的支持政策,礦工們反應不一。根據陸媒報導,有礦工認為,「產業受到政府認可、走向合規化是好事」,也能讓礦工們減少對政策變化的擔憂。不過,同時也有部分礦工認為:
文件出台後不允許私自從發電企業接線用電,還要增加政府性基金,礦場成本會有所增加。尤其是比特幣獎勵減半後,礦場收益概率也將隨之被砍半,許多上一代礦機停機,難以接受成本大幅上行。
中國多地「能源過剩」、「債務危重」成關鍵
要知道,中國中央政府過去對於挖礦產業的態度較偏負面,不過,陸媒《吳說區塊鏈》分析道,但以地方實際情況來說,目前中國西南、西北等貧困地區能源過剩、縣市債務危機嚴重,因此,挖礦產業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是不願拋棄的財源。
也因為如此,地方政府多選擇或明或暗支持,這或許也是此次雅安罕見出台文件支持豐水期挖礦的背景。
區塊客早前報導,發改委最初在去年 4 月 8 日公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徵求意見稿)》之時,曾在當時的修訂內容中,擬將加密貨幣「挖礦」活動歸類為「淘汰產業」,但並未標示淘汰期限或計劃細節,「為國家產業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然而,區塊客同年 11 月再次調閱最新發表的《指導目錄》時發現,原為「淘汰產業」的加密貨幣挖礦已被刪除。
在那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 10 月 24 日表態,「中國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速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