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木沐

原文來源:白話區塊鏈


全球金融市場最近不怎麼太平,而近年長期與美股強相關的比特幣卻罕見「脫鉤」。有分析顯示,比特幣與美股的相關性觸及 20 個月低點,走出了「一枝獨秀」的獨立行情。

目前大部分觀點認為這與矽谷銀行暴雷引發的一系列銀行業危機有關,加密意見領袖更是稱,銀行業危機將成為牛市的導火線,或許,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

銀行暴雷:無處安放的財富

歐美銀行連環倒閉帶來的銀行業危機,是引發全球轟動的年度大事件,想必早已路人皆知。

剛剛接連倒閉不久的資產規模達 2090 億美元的矽谷銀行、資產規模達 1100 億美元的 Signature 銀行是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二、第三大銀行倒閉事件,緊接著火又燒到了歐洲,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第二大的瑞士信貸銀行暴雷。

儘管銀行倒閉不是什麼新鮮事,單單美國從 2000 年起就有至少 500 家銀行倒閉,但一個月內幾個規模不小的選手接連密集暴雷算是極其罕見的,這幾周銀行業發生的一系列危機給整個金融市場都蒙上了一層難纏的陰影。

過去兩周,Google Trends 數據顯示,人們對美國銀行業危機的興趣大幅上升,與「銀行危機」、「銀行關閉」和「銀行倒閉」等關鍵字相關的搜尋熱度急劇飆升。

或許對於大部分人(也是儲戶)來說,不論是惡性通膨、金融風暴、升息升到爆也好,作為最安全、可靠的財富託管機構,至少像數百年來的銀行家極力維護渲染的、令人安心的「高大」形像那樣,銀行倒閉這種事是怎麼都不應該發生的,這一切都令人如此猝不及防。

「錢總流向安全、有利的地方」這是千古不變的法,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沒有人願意自己的資產受到任何損失,哪怕是流動性的損失。

全球儲戶們都或多或少開始擔憂自己的存款紛紛擠兌,這令本就因為大環境惡化承壓的銀行業雪上加霜,特別是歐美中小銀行尤為嚴重,這便是當前銀行業的現狀。

當下人們開始更多的以安全為前提的資產配置,出於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考慮,部分資金被分散配置到了一些避險資產當中,這就推動了黃金和比特幣的飆漲,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比特幣的避險屬性開始顯現了…

比特幣的避險屬性開始顯現?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聰在比特幣創世區塊上留下了這樣的一句話「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這正是《泰晤士報》的頭版文章標題(2009 年 1 月 3 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

沒錯,與當前的情況如出一轍,正是上一次銀行業風雨交加的那個夜晚,美國第一大銀行倒閉案 2008 年的華盛頓互助銀行破產事件發生之後,比特幣帶著「自由拯救銀行」的使命誕生了。

當時根據中本聰發布的比特幣白皮書,人們看到了一個針對銀行控制貨幣供應濫發和隨意政策帶來的惡果並保護個人資產神聖不可侵犯的一個解決方案,也有人認為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社會實驗。

比特幣的避險屬性一度有所爭議,很多人認為比特幣波動巨大,是風險資產,並不能夠避險,因此它不是避險資產,因此我們看到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比特幣一直跟著美股波動,甚至人們開始認為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市場已經淪為「美股加密板塊」。

其實過去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看到比特幣的避險屬性顯現,主要原因有兩點:

其一,比特幣的規模相對於黃金來說還是太小,導致容易波動。

其二,比特幣的避險屬性目前來說是有條件的,並不是所有風險「通殺」,而是針對相關性強的惡性通膨、傳統金融系統濫用中心化地位帶來的風險。

此次歐美銀行業危機,讓人們重新意識到了比特幣正是一劑「良藥」,於是它順利成為了一部分傳統資金的避風港。近日,Coinbase 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在美國銀行業近期動蕩之後,加密貨幣市場的中長期前景已得到加強。

加密資產表現出一定的彈性,部分原因是技術原因,但也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現在認識到了替代傳統金融系統固有故障點的基本價值主張。 報告稱,開放區塊鏈和透明智能合約背後的技術與導致美國銀行業出現動蕩的不良風險管理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這支持了數位資產作為現有金融系統中出現的故障點的替代方案和可行解決方案的論點。

與此同時,美元穩定幣 USDC 也因為銀行業危機躺槍而導致嚴重與美元脫鉤,令場內資金業感到了不安,比如幣安把 10 億美元產業復甦基金內的剩餘資金,全數從穩定幣轉換為比特幣等原生加密資產。一石激起千層浪,一部分場內不安的美元穩定幣也換成了更具有「反脆弱性」的比特幣。

至此,人們看到了比特幣的避險屬性的顯現,不論相對於場內還是場外財富。

 或許並沒有那麼簡單

儘管比特幣越來越主流、體量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多 KOL 加入積極看好的行列,樂觀的認為銀行業危機後就是比特幣熊市的轉折點,開啟避險屬性的比特幣牛市就要到來了,但是,理性告訴我們或許沒有那麼簡單。

比特幣作為資產,實際上不止一個屬性,作為數位黃金,它是有避險屬性,也有一度作為投機性的風險資產或另類資產屬性,事實上這兩類屬性是有所衝突的。

當風險偏好情緒高時,波動大且極具投機性的比特幣成為一種良好的標的。同理,當前推升比特幣正是銀行業危機帶來的一種微妙的避險情緒。然而,市場情緒向來都是隨風而動,依然容易被監管政策、利率等大環境所左右。

再者,當前比特幣的兩種屬性如果有一個比例的話,避險資產與風險資產是按照二八定律的 2:8 機率很高。也許有一天,會倒掛成 8:2,但至少在目前,對於八成配置比特幣的資金來說它可能就是作為一種風險資產來配置的。

理性的說,我們無法通過一時的市場情緒來斷定牛市就此開啟。

小結

Bank the unbanked,unbank the banked(讓沒有銀行帳戶的人擁有銀行帳戶,讓有銀行帳戶的人不再依賴銀行帳戶),這是一個應該把自己的錢放在別人口袋裡還是放在自己口袋裡的故事。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MarsBit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連結 | 出處:白話區塊鏈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2023」

由區塊客與奧果區塊顧問 Argoblocks 主辦、KryptoGO 共同主辦的年度產業論壇活動 —「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 2023」— 將於 4 月 7 日盛大登場。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為亞洲區塊鏈法律頂尖論壇品牌,每年蒐集業界最迫切的關鍵議題,邀請產官學代表進行討論,論壇旨在集合金融科技法規之法律從業者及產業人士,共同探討區塊鏈應用的適法性,期盼在科技發展之初,提供一個法律友善的創業發展環境予全球業者,進而落腳台灣,帶動科技法律新時代。

詳細請至blockchainlegalforum.com/

早鳥門票現正開賣bit.ly/3mgULzD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

區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