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 Layer1 公鏈 Monad 周一正式啟動主網,並同步發放原生代幣 $MON 空投。儘管代幣在上線初期一度滑落至約 0.02 美元,但隨後強勁買盤回流,幣價升至 0.0365 美元左右,較 Coinbase 公售價格 0.025 美元上漲 46% 。
這次 Monad 主網上線,也為 Coinbase 推出全新代幣發行平台後的第一場公開銷售畫下句點。根據官方數據,Monad 代幣公售在一周內吸引來自全球 70 多個國家、近 8.6 萬名參與者搶進,承諾投入資金高達 2.69 億美元,較原定 1.875 億美元的額度超額認購 1.43 倍。
Coinbase 透露,根據內部調查顯示,大多數參與者是為了進行「長期投資」,而非短線投機。
「拋售」定義引發恐慌?官方緊急釋疑
不過,在代幣發放前夕,社群曾對 Coinbase 關於「代幣銷售機制」的說明產生疑慮。平台曾提醒,若用戶在買入代幣後就立即出售或進行兌換(俗稱「flipping」),可能會導致後續銷售輪中的配售額縮水。
這讓部分用戶擔憂,若僅是將 $MON 提取至鏈上、準備在主網 DApp 使用,是否會被誤判為出售或兌換?對此,Coinbase 發言人澄清,將 $MON 提取至鏈上參與生態「本身並不會受到懲罰」,消除了市場疑慮。
隨著周一主網上線,Monad 生態系也同步火力全開,獲得 MetaMask 、 Phantom 、 Curve 、 Uniswap 以及 USDC 、 USDT0 等主流加密貨幣錢包和應用的支持。
團隊形容,Monad 是「高效能公鏈」,能夠支援 DeFi 、支付/穩定幣、以及高速機構交易等多元應用場景,亦強調 Monad 具備以太坊虛擬機(EVM)相容性,旨在協助 EVM 擴展至下一個成長階段。
Monad 共同創辦人 Keone Hon 表示:「Monad 主網的公開上線,標誌著讓高效能區塊鏈基礎設施普及化的重要一步。開發者不應被迫在速度、安全性與使用體驗之間做選擇,我們的目標是三者兼具,同時不要求開發者捨棄既有的工具和語言。」
團隊分配比例引發爭議
至於投資人最關心的代幣經濟模型(Tokenomics),根據項目文件,$MON 的總供應量為 1,000 億枚。目前約有 10.8% 處於解鎖流通狀態,這部分包含了透過 Coinbase 公售釋出的 7.5%(發行價 0.025 美元),以及空投釋出的 3.3% 。剩餘代幣分配如下:27% 歸屬 Monad 團隊;19.7% 分配給投資人;4% 撥入基金會金庫;38.5% 用於生態發展。
然而,社群平台 X(前 Twitter)上出現部分雜音,質疑團隊占比接近 3 成,「分配比例偏高」,似乎超出了行業常態。
根據 Coinbase 數據,$MON 的 24 小時交易量約為 4.5 億美元,市值約 3.94 億美元,完全稀釋估值(FDV)則來到 36 億美元。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