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 1995 年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節目上談「什麼是網路」、「它可以有什麼應用」時,主持人表現得非常難以想像,甚至揶揄人們是否真的需要網路與電腦?時至今天,這個懷疑對多數人已不存在,我們甚至離不開它,特別是現在每人手執一台智慧型手機。
相隔 22 年的今日,比特幣(bitcoin)與區塊鏈(blockchain)也面臨同樣挑戰,由於比特幣尚未全面普及,加上區塊鏈技術目前仍處於發展初期,大眾普遍對它們產生「抽象、深不可測」的印象。也許我們可以跟比爾蓋茲學習,他致力讓大家明白什麼是網路時,我們也一起「想像」區塊鏈是什麼?它又可以做些什麼?
去中心化創造的安全性
在區塊鏈的文章裡,大家很常看到「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或稱分布式(distributed),主要原因是區塊鏈使用的是 P2P(peer-to-peer)架構,而不是傳統的「中央伺服器」。
在中央伺服器的架構中,所有的傳輸、儲存及認證都必須經過它,它猶如網路裡持有最大權限的個體。假若中央伺服器不幸被入侵,裡面儲存的資料可輕易被篡改或竊取。相反地,區塊鏈是透過分布式的節點(node)來驗證資料,不存在一個核心個體,卻以一個巨大的網絡形式存在,這有效減低資料被篡改的風險。
試以「A 先生跟 B 小姐借了 100 塊」這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中心化」- A 先生寫下一份借據並交給 B 小姐,然後 A 先生從 B 小姐那裡偷回借據,並當場毀屍滅跡。結果:B 小姐無法收回那 100 塊。
「去中心化」-A 先生必須寫下多份借據,並分散到 B 小姐及不同見證人身上保管。即使 A 先生消滅了 B 小姐身上的借據,仍有相當數量的見證人可提供借據予 B 小姐。結果:B 小姐可討回 100 塊。
當參與在區塊鏈網絡的人越多,安全性就相對越高。
欲進一步瞭解去中心化,可以參考本站的– 區塊鏈奇談 1 去中心化,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分享區塊鏈功能。
記錄永久保存 無法篡改
如同前段所述,整個區塊鏈都像是一個聯合大帳本,每個區塊都記錄了相同的資料,因此難以篡改,也難以刪除。過去在傳統網路的論壇,可以透過後台而修改資料,產生了一個可以掌控論壇言論內容,而引發爭議,知名的例子有 Mobile01 及 Reddit 。
若資料不能刪改,那麼區塊鏈可以用在論壇以確保言論自由,每個人必須對其言論負責,因為資料永久保存且公開透明,因此「是否為廣告行為」較容易被平台使用者推測出。用於選情預測,可以避免被操作民調而影響投票結果。或是利用區塊鏈進行投票,則不會出現計票弊端。
相關應用,可參考:美國政府研用區塊鏈 防駭客盜取健保資料
區塊鏈架構了一個「信任機制」,因為在上面的資料永久保存、無法刪改,即便是這個區塊鏈應用的開發者也不能。
無需中介機構
在網路世界,如果我們需要跟陌生人進行交易,因為大家互相不認識,所以難以信任對方會履行交易承諾,因此需要第三方機構來驗證每一筆交易,例如:進行跨國匯款時必須通過跨國銀行(如花旗)、信用卡(如 Visa)或第三方支付(如 PayPal),也因此必須支付較高的手續費,在不同地區的到款時間甚至較久。
全世界依然有很多地區是銀行低度普及,甚至沒有銀行,因此他們即便可以在網路上付出專業知識也有提款困難,但是只要有網路可以下載加密錢包(cryptocurrency wallet),就無須透過銀行開戶及填寫許多的個人資料,而因為區塊鏈的技術去驗證交易,所以不需要有第三方機構存在。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不僅是技術上的,也是區塊鏈所建構出來的經濟特性。
資料共享與透明
在區塊(block)上的資料都是相同且透明的,透過私鏈或公鏈不同的設計,可以讓區塊鏈的參與者知道所有或是受限制的資訊,這個對於擁有複雜「程序」的經濟體中特別重要。例如產品出口牽涉到採購原物料、生產、出/入庫、運送、出口報關、銀行結匯、海空運輸等,非常的複雜,過程中還必須有大量的人力及紙上作業,透過層層簽核以避免資訊中途被刪改。
若透過區塊鏈,可以將每個流程事先定義好,透過環環相扣的流程及區塊鏈帳本可減少人工作業,而區塊鏈的參與者皆可看到共同的資訊,以追蹤產品進入哪一個流程。雖然傳統網路不是完全做不到,但是對於區塊鏈而言這是一個基本特性,不需要大費周章來架設驗證機制,成本效益更高。
相關應用,可參考:IBM 為美國原油貿易業者推出區塊鏈平台
激勵機制
全世界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區塊鏈即是比特幣(bitcoin),此經濟體將利益相關者結合在一起,以促進比特幣的運作,透過其機制的設定讓比特幣具有貴金屬及貨幣的特性,當比特幣的價值提升就是對支持比特幣的人最好的獎勵。在許多區塊鏈應用(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簡稱 DApp)中,也會設計一個技術及經濟主體,以及發行類似比特幣概念的代幣(token),當代幣價值的提升,就是最好的動機,也讓區塊鏈愛好者紛紛投資購買代幣,因此許多區塊鏈應用多會架構一個經濟體。
更瞭解此機制可閱讀:不可不知 區塊鏈獨特的募資方式:ICO 、區塊鏈奇談 2 挖礦
比特幣區塊鏈不僅只是貨幣,而是一種經濟體。
免責聲明:本文只為提供市場訊息,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