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於 2 月 28 日發布了一篇報導,揭露臉書正在跟加密貨幣交易所洽談臉書幣(Facebook Coin)的上架事宜,消息來源是匿名知情人士,並指出除了臉書之外,Telegram 也在嘗試結合區塊鏈技術,目的是讓使用者透過通訊軟體直接進行匯款,運作模式類似中國微信的轉帳系統,但卻具有 PayPal 的跨國匯款功能。
為何 Facebook 要發展區塊鏈產品? 讀者先可以參考 MICA RESEARCH 之前所發布的研究報告「Facebook 為何成立區塊鏈開發團隊? 背後有什麼計劃?」以瞭解臉書公司在策略上的布局與區塊鏈技術的導入應用。
而紐約時報所發布的消息更進一步印證我們當初所描述的策略,MICA 研究團隊會藉著這篇文章,進一步剖析 Facebook 區塊鏈產品的完整面貌。
臉書幣將以法幣為擔保,以數位貨幣方式供用戶交易
現在市場上大多的機構都猜測臉書幣將以法幣為擔保,並利用區塊鏈架構實作發送、接收數位貨幣或是在臉書的服務中進行消費,但初期的產品原型會更類似通訊軟體中的送禮、匯款與支付等功能,只不過架構上是以區塊鏈的開源程式碼所建構,不像是 WeChat 及 Line 的資料庫系統。
我們認為臉書幣初期的樣貌可以參考台灣的 LINE PAY,使用上兼具購物、匯款及支付的功能,只不過臉書還可以進一步整合自家的粉絲專頁、直播贊助以及拍賣社群,將社群平台上單純「資訊的交換」擴增到「資訊與金流的交換」。
臉書的營運地區遍及全球,為了控制風險,一開始臉書幣的使用地點應該會限制在美國,再逐步拓展到其他地區── 理想中這項區塊鏈計畫可以讓臉書變成一個小型國度,人們不但可以在臉書上進行互動,還可以進行交易,同時衍生更多的廣告機會。
臉書是一間廣告公司,臉書幣可以提供消費者完整金流數據
事實上,臉書並不只是想要臉書幣交易所產生的手續費,它還能帶給臉書更有價值的產物:使用者完整的金流紀錄與消費偏好。過去購物網站只能得知消費者在網路上訂購的商品項目,並無法了解消費者的金流紀錄,廣告投放也需要依賴 Google 的搜尋紀錄進行廣告欄位配置。
如果臉書透過臉書幣掌握了使用者的金流紀錄,每一枚的金錢流動都能被臉書掌握,更別提臉書已經掌握了每一位使用者的好友圈、喜好、粉絲專頁偏好、偏愛的話題。
如果金流也被臉書掌握,那麼臉書使用者的廣告價值將會進一步提高,透過分析使用者的數位貨幣使用習慣,臉書能夠更有效率投放正確的購物廣告給相對應的消費者。
臉書實質上是一間廣告公司,他們的產品並不是臉書網站本身,而是使用網站的「使用者」,也就說,使用臉書的每一個使用者都是這間公司的產品,臉書幣只是理想上讓臉書獲取更多使用者資訊的工具而已。
不可避免地,臉書幣上架的話,需要面臨非常嚴格的隱私權與使用者資料監督,未來也一定要遵循洗錢防制法,即使上架,臉書幣初期只會在特定地區試驗,而 Whatsapp 會成為第一個測試的平台,產品樣貌將會非常類似 LINE PAY 與 WeChat 的模式,使用者可以在 Whatsapp 匯款、收款以及送禮給通訊軟體中的朋友。
至於為什麼臉書會去找交易所洽談?我們認為可能是牽涉到加密錢包的使用者介面設計,由於交易所已經累積了許多的使用者經驗,臉書可以將這些設計經驗融入自家的介面設計中,盡可能讓沒有接觸過加密貨幣的大眾無障礙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數位貨幣收發。
臉書幣上架其他交易所販售的可能性很低
根據報導引述匿名人士的消息指出,臉書已經跟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相關人士碰面,洽談的內容目前無法透露,導致外部人士猜想臉書正研擬將自家的臉書幣上架到加密貨幣交易所銷售。
然而這項可能性非常低,即使這是真的,也僅僅是臉書在探討未來的合作可能性而已,像是加密貨幣宣傳、教育與使用體驗設計上的潛在合作。
為什麼臉書不太可能將臉書幣上架到外部交易所販售? 因為牽涉到複雜的隱私權與法律遵循問題,如果要將 KYC (Know Your Customer) 交給外部交易所進行,那臉書必須完全信任第三方交易所的審查品質,而且不允許出事,特別是牽涉到防洗錢與使用者隱私權的議題。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臉書近來隱私權保護政策遭到嚴重質疑,先前臉書已經遭到美國政府與歐盟的罰款與調查,業務上絕對不願意承擔這種額外風險,更別提要為第三方的機構進行擔保,而且還是替這種尚未營收的新業務冒險。
另外,交易所販售數位貨幣還牽涉到金流,而這一塊的數據都掌握在第三方交易所的手中,會大幅削弱臉書對防洗錢的遵循能力,更不符合臉書的利益:掌握使用者的完整數據。
臉書發展加密貨幣對於推升加密貨幣價格並沒有直接助益,頂多只能讓更多人熟悉加密貨幣的使用,讓更多市場的使用者了解這一塊的應用並提高加密貨幣的知名度,因為屆時推出後,一定會引起許多國際等級的科技媒體爭相報導,在美國股市也會引起一陣討論話題,能有效提高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熱度。
目前臉書這個部門據傳有 50 個工程師在進行開發工作,以臉書數千個的工程師規模而言,這樣的規模並不算大,僅能算是測試階段的小型計畫,未來臉書幣能否能如期推出並不一定,但仍值得我們期待區塊鏈技術在企業方面能有更多的應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