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客 8 月 8 日舉辦「2019 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特別邀請來自金管會、資策會、調查局及台北律師公會的長官與專家,共同討論台灣未來的證券型代幣監管趨勢,由公部門的角度出發,擺脫過往只有民間單位的聲音,從而開啟雙方的雙向溝通,研究如何將台灣的虛擬貨幣監管賦予更好的穩定性,同時又不阻礙產業的整體發展。
對於虛擬貨幣監管,台灣政府是否有公識?台灣金管會目前已經預告第一版證券型代幣的法規,但民間業者對這次的法規並不滿意,但公部門由於角度不同,對於監理的角度有不同的考量,來聽聽看他們怎麼說:
金管會副主委黃天牧:金管會積極與外界溝通,共同促成台灣創新
黃副主委開場便說明,這一次金管會參加這次論壇的目的就是要來傾聽與溝通,他認為區塊鏈科技是大家都要面對的趨勢,但是跟監理機關的角度不太一樣,所以要隨之調整,他在論壇中舉了一個例子,新生代的公務員已經佔公部門的一半,他認為金融監理應該要積極面對未來的趨勢,金管會要努力跟上這股潮流。
金管會也會參考其他國家的作法,他認為金管會的態度並沒有特別落後,目前國際間對 STO 有兩種法制,第一種是進入沙盒,第二種是依照現行法規,他們了解外界對金管會的意見,也希望監理機關趕得上時代,然而監理機關還是要兼顧穩定性以及考量不同的因素。
被問到目前 STO 尚未開放外資進入投資的議題時,黃副主委表示對於國際資金而言,會牽涉到外資投資相關法律,他們知道國內市場也需要外資進入,但還是需要跟中央銀行協商才有辦法進一步處理,所以並不是不開放,而是目前還沒開放,原因是必須與央行協調後才可以,金管會並沒有要阻擋外資進入台灣,至於是否要限制國內專業投資人,但外資不受限等規定,未來金管會將依照市場運作一段時間後,再依表現觀察是否進一步放寬規範,目前台灣三年的沙盒時間算是相對長,如果商業模式可以商業化,那麼金管會也會配合修法。
另一方面,由於科技創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滾動式修法」成為各界敦促金管會配合趨勢修改法律的模式,黃副主委贊同這個方式,但問題是「多久開一次才適合?」,目前各界也無法提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相關文章:STO 規範諸多限制業者怨「綁手綁腳」余宛如呼籲金管會「滾動式修法」
除此之外,黃副主委也被問到關於加密貨幣的洗錢防制,他表示目前沒有特別的問題,因為銀行跟機關之間都配合得蠻好的,接下來台灣還要參加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評鑑,很榮幸受邀分享台灣防制虛擬貨幣洗錢的經驗。
台北律師公會創新委員會主委余若凡:公部門監理希望從產業發展面考量
區塊鏈產業目前還是處於初期的發展階段,被問及是否有很多律師打算投入區塊鏈產業,余主委回答目前參加區塊鏈的律師仍少,但台北律師公會已經展開動作,比如說把智財委員會改成創新委員會,把整個範圍拓寬,不只是智財權的範圍,而是讓會員更加了解創新科技的發展。
對於區塊鏈的監管,她也表達公部門的監理角度必須兼顧整個金融產業的穩定性與法規,但除了穩定性之外,也希望從產業的發展面去考量,讓業者在確定的環境下發展自身業務,她也認為雙方的持續溝通是非常必要的選項。
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應用研究組組長宋佩珊: STO 需要研究其創新性
對於區塊鏈技術,宋組長表示資策會早期已經投入了研究,他們認為區塊鏈分為鏈圈及幣圈,資策會對兩者都有研究,也有相關的技術應用試驗,像是智財上鏈,但今天是要來談 STO ,從法律的觀點來看,她提出其他國家的作法,像是泰國分為功能型及消費型的代幣,但沒有包含證券型代幣。
目前虛擬代幣可能會適用美國懷俄明州的 UCC 法律,修法規定為虛擬貨幣均為個人無形資產,但從代幣定義上來看,大多數國家都跟著瑞士的規定走,他們當地對於區塊鏈法規的制定比較積極,目前已經有一套相對完整的定義與法規,她提到這應該是為何臉書選擇瑞士作為 Libra 基金會註冊地的原因。
解釋完定義後,接下來要討論數位資產是否會成為金融界的可投資商品,她認為對於大額 STO ,除了看創新性,還要依據沙盒的運作情況去看如何改善,目前還需要更多的評估與觀察。
法務部調查局調查官蘇文杰:新興金融支付工具成為洗錢防制的共通關鍵
蘇調查官開場提到在 2014 年便接觸區塊鏈到現在,對於虛擬貨幣的洗錢防治目前調查局進行得非常快,另外主持人也提到調查局近日引入了區塊鏈存證系統,蘇調查官表示調查局積極在區塊鏈應用上作改進,這個系統能將證據扣押保全立即上鏈,藉此確保證據的完整性,不會被竄改,但目前這項系統還在測試跟教育推廣階段,還沒有普遍執行。
他也向在場的來賓分享偵辦加密貨幣犯罪案件的經驗,他提到目前的方式實在太多了,而且都跨國跨境,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其中以新興金融支付工具最為重要,他舉了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是台灣跟荷蘭警方合作逮捕毒品案,中間就有牽涉加密貨幣的交易,另外也有青少年利用加密貨幣支付 DDOS 攻擊的工具,導致政府機關癱瘓,如何應付金融科技的興起成為各大執法機關很大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