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O 從程式碼中保證了絕對的公平和民主,當時許多人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彷彿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一道閃光。」— 區塊客研究室《Moloch DAO 進行曲》
以太坊預計於 2020 年年初邁入 Ethereum 2.0 的階段,而相關的三個開發主題:
- 權益證明 (PoS)
- 分片 Sharding
- eWASM (Ethereum Flavored WebAssembly)
始終是由一小群研究人員依靠有限的資金進行開發,進度非常緩慢。儘管以太坊生態圈中所有的項目都能夠因為這進展而受益,但只有少數幾個利益相關者或開發團體直接參與資金的補助與開發工作。
在 Ethereum 2.0 的現況中,我們再度遭遇人類社會中一個典型難題:長久以來,我們總是選擇次優的解決方案來處理群體協調的問題。類似的問題同樣也以軍備競賽、國會,與海洋過度捕撈的形式呈現。
舉例而言,過度捕撈使得某些魚類的數量不足以持續繁衍,生物多樣性下滑,食物鏈的某個環節斷裂之後,魚群數量又再次減少,不可逆地衝擊海洋生態的平衡。某些國家願意犧牲短期利益,禁止過度汲取海洋資源,承擔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成本大於利益」的包袱,但只要仍有人肆無忌憚地捕撈,這些成本便平白承擔,困境依舊存在。
我們把這類問題定義成「Moloch 難題 」:一個問題的解決所帶來的效益超過整體的成本,但如果讓單一個團體來承擔成本,其負擔又遠大於所獲得的利益。因此,人們總是選擇次優的解決方案來處理這類型的群體協調問題。
現在,由於奠基在智能合約上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 的發展,虛擬世界逐漸凝聚出一個實驗性的自治組織 Moloch DAO,試圖克服這類問題。透過 DAO 組織募集開發資金,對資金運用進行投票,利益關係人更有效率地共同承擔成本,從而提高整體生態圈的利益。但 DAO 的形式大同小異,Moloch DAO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呢?
在進一步了解 Moloch DAO 的運作機制前,讓我們先了解 DAO 是如何誕生的。
虛擬風險投資公司
在 2016 年時,德國一群才華洋溢的開發者創立一家技術公司 Slock.it,試圖將區塊鏈與物聯網整合在一塊,但苦於資金不足,向傳統風險投資機構 (Venture Capital, VC) 募資的過程困難重重。
Slock.it 在四處融資並不斷碰壁的過程中了解到,在區塊鏈產業有許多團隊也遭遇到同樣的問題,於是他們的腦子裡突然蹦出這麼一個想法:「既然沒有專門對區塊鏈產業進行投資的 VC ,我們為什麼不搞一個呢?」
當時已經存在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 募資機制,為什麼不用這個流程創造一個 VC 出來,再讓這個 VC 來投資我們?
於是,一群擁有天賦並且懷抱理想的人集結在一起,這包括以太坊測試領導人 Christoph Jentzsch 與首席文化官 (CCO) Stephan Tual,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透過賽局理論的切入點創造出 The DAO 這家虛擬風險投資公司。
The DAO 的運作機制中,投資者把資金 ETH 轉至一個智能合約中,沒有單獨一個人能夠動用這筆資金。更重要的是,這個組織只存在於虛擬的世界裡,沒有國界的存在,不受任何政府的監管,資金管理規則明刻在開源的智能合約之中,由程式碼決定一切,「Code is Law」是當時迷人的口號。
每個參加 ICO 的人按照出資額度獲得等比例的 DAO 代幣,並獲得項目提案和票選的權利。代幣持有者發起一項投資提案後,再由全體代幣持有人投票表決,每個代幣一票。如果提案獲得足夠的票數,便把部分的資金投給這個項目。
這些高風險項目未來盈利的話,會透過智能合約連本帶利持續的回饋給 The DAO,虛擬 VC 裡面的每一位投資者都會公平地分到相應的收益。
於是,扮演傳統投資領域有限合夥人 (Limited Partner, LP) 角色的投資者將加密貨幣投入 The DAO,The DAO 再把這些加密資產投入到區塊鏈項目。這便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起點。
超越民主
我們所熟知的民主票選機制,從鄉村里長選舉到美國總統的「選舉人團」機制,基本都是依據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即使你不認同某位候選人,身為少數群眾的你只能服從。
而在 The DAO 的機制裡,如果不同意某項提案,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以個人的名義發起一項申請案,一旦提出後,你就可以拿走資金池裡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許多人認為這比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任何一種民主體制公平。在現實社會中沒有被實現的民主形式,The DAO 從程式碼中保證了絕對的公平和民主,當時許多人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彷彿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一道閃光。
如今,真正有一種東西是現實中我們人類進行協作時,無論如何也很難做到,但是區塊鏈可以幫我們做到,而且保證一定能做到的。
如果那兩行代碼能夠對調的話
The DAO 的成立與其運作機制提供人們如科幻電影般的想像空間,但其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當時有一名賽局理論專家提出 12 種潛在的攻擊手法,讓大家知道其背後潛在的隱憂。大家意識到,當你產生一個更好的工具時,同時也需要犧牲某些東西,彼此間需要權衡。
到了 2016 年 5 月時, The DAO 的智能合約從超過 1,100 名投資者身上匯聚約佔總流通量 14 % 的 ETH,當時價值 1.5 億美元。
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The DAO 的失敗不是因為賽局論層面上的缺陷,也不是機制設計上的失敗,而是在技術層面上的一個漏洞,讓人可以運用循環提現進行攻擊。
根本的問題很簡單,就是兩行程式碼。這程式碼都是頂尖開發者撰寫的,只要把兩行代碼順序反過來,各個功能沒有任何變化,漏洞就不存在,The DAO 也許就成功了。
但是沒有。由於這兩行程式碼,The DAO 失敗了。所有人都開始質疑,以區塊鏈為基礎的 DAO 是不是真能走出不一樣的路。從那之後,DAO 的發展陷入低潮。
The DAO 的失敗直接產生三個影響:
- 原本的以太坊分裂成 Ethereum (ETH) 與 Ethereum Classic (ETC) 。
- 區塊鏈開發者用更嚴謹的態度看待智能合約程式碼的安全性,提交給第三方專業審核公司檢視,間接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舉例而言,以太坊瀏覽器 Etherscan 列有獲得認可的 40 家智能合約審核公司,其中知名者包含 Zeppelin 、 CertiK 、 Quantstamp 與 SlowMist 等。
- 開發者不再願意透過智能合約實現複雜、具有原創性的事情。
然而,經過了幾年的時間,當初差點被澆熄的小火苗似乎要透過 Moloch DAO 再度燃起這片不毛之地。
小結
我們在這一篇文章裡說明了 Eth 2.0 開發進程中遭遇到的困境,給出 Moloch 難題的一般性描述,並談到第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The DAO 是如何誕生再陷入失敗。下一篇我們將分析在 The DAO 駭客事件之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有了哪方面的發展,最後又是在什麼機運之下孕育出「Moloch DAO」。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