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關於央行數位貨幣的文章無論是短篇的還是長篇的分析報導,相信各位讀者都已經看過不少,本篇文章一個很有意思之處,不僅在於配合插畫形式來講述功用,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敘述央行數位貨幣與加密貨幣的「同」與「不同」。
中國人民銀行數位貨幣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目前數位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
央行數位貨幣,到底會是什麼樣子?
這裡想像了 3 個場景,帶你管中窺豹,一睹央行數位貨幣的模樣。
碰一碰就能付錢
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一些只收現金的小店,不能用銀行卡、支付寶、微信,此時沒帶現金就非常尷尬。
未來,如果你手機裡有央行數位貨幣,不管有沒有網絡,只需與店主的手機碰一下,就能完成轉移或支付。
除了「碰一碰」,央行數位貨幣也支持「掃碼支付」,這一使用體驗和支付寶等支付工具並無二致。
那麼,為什麼店主願意收呢?因為它本質上也是現金,只是數位化了而已。
從理論角度看,央行數位貨幣全稱是 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 ,簡稱 DC/EP,即數位貨幣和電子支付的統一。它和傳統紙幣一樣由央行發行,本質上替代的是流通中的現金,只是換了種形式存在了數位錢包裡。如果你認現金,那麼就沒有理由不認 DC/EP。
從實際角度看,不少小店以前有一種觀點——手續費太高,不能為銀行、支付寶、微信打工。過去,客戶刷銀行卡店家要付手續費,而支付寶們提現手續費一樣不可避免。從目前情況推斷,DC/EP 與支付寶們不同,互相小額轉移支付不會收手續費,即便從數位錢包大額轉移到銀行賬戶,應該也不會收取手續費。畢竟,你見過去銀行存現金還要付錢嗎?
當然,DC/EP 的推出,絕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小店收不收現金的問題。它最終的願景,肯定是在發行和流通環節替代傳統的紙幣,以達到節省發行流通防偽成本、便利跨境清算等目的。但可以預見的是,二者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共存。
鈔票「畫家」要失業了
看過郭富城那部電影《無雙》的人都會感嘆,那位「畫家」僅憑一支畫筆,就能把「美元」複製得以假亂真。
只是,DC/EP 普及後,這些假鈔製造者們就要失業了。
相較於現金,DC/EP 可以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成本,比如不用造紙、不用印刷、不用存儲、不用運送。
既然紙都不用了,這也就意味著,像假鈔等問題,可能會大大減少。
不用複雜的花紋,不用精妙的防偽,DC/EP 本身就變成了一串獨一無二的「密碼」。從研發伊始,密碼學技術就是整個 DC/EP 的基礎,其將在發行和流通環節起到關鍵作用,最終實現 DC/EP 的防偽造、防篡改、防複製。據推測,區塊鏈中常見的密鑰形式,可能會被應用其中,避免數位貨幣在生成和流通過程中被惡意篡改。總之,想要破譯這一 “密碼”,難度很大。至少,過去那些造假鈔的方法,將被徹底丟進垃圾桶。
但的確有人擔心,這一新生事物涉及面太廣,一旦出現問題如何處理?甚至有人質疑,在未來量子計算強大的計算能力面前,DC/EP 的密碼學設計能否確保萬無一失?
可以看到,央行對於 DC/EP 的態度一直非常謹慎,一研究就是 6 年。也正因為茲事體大,所以目前央行僅從幾個小範圍試點開始測試,逐步推進。
畢竟,官方數位貨幣在歷史上,並無先例可循。想要往前走,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和比特幣不一樣
隨著央行數位貨幣關注度的提升,不少炒幣者叫囂,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要開始大漲了。不要懷疑,這是妥妥的想要「割韭菜」。
實際上,DC/EP 和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完全不是一種東西。
一是技術不一樣。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代表作,央行也曾表示,在原來設計的時候,有過用區塊鏈的設想。但後來央行發現,區塊鏈解決不了高並發的問題。
什麼是高並發?就是交易量一大,區塊鏈處理不了。
2018 年「雙 11」時,網聯的交易峰值達到了 92771 筆/秒,而比特幣最快只能每秒 7 筆,以太坊是每秒 10 筆到 20 筆。也就是說,目前的區塊鏈技術雖然有其優點,但根本無法滿足中國零售級別的應用需要。如果像比特幣一樣做一筆交易要等半天,那整個超市門口都要排長隊了。所以,DC/EP 的技術可能部分借鑒了區塊鏈,但區塊鏈絕不是唯一的技術。
二是模式不一樣。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特點是什麼?去中心化。加密貨幣大多數都是採用了挖礦的模式進行發行產出,沒有單一的發行方,沒有統一的監管方,只是以區塊鏈上的各個節點來保證系統正常運行。但央行的數位貨幣,恰恰是中心化的。DC/EP 由央行統一發行,也遵循了傳統的從中央銀行到運營機構的雙層投放體系。重要的是,為了央行的宏觀審慎和貨幣調控職能,DC/EP 更加會採用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三是屬性不一樣。雖然都叫幣,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本質上只是一種虛擬商品,其每天價格起伏波動很大,並沒有任何的貨幣屬性,無法充當合格的一般等價物。而 DC/EP 官方貨幣的地位毋庸置疑,其背後是國家信用,與傳統人民幣現鈔價值是 1:1 的對應關係,具有法償性,是真正的貨幣。
所以,奉勸那些炒幣者,不要再藉 DC/EP 進行炒作。央行數位貨幣,絕不是幣圈「割韭菜」的工具。
(以上內容獲合作夥伴 火星財經 授權節錄及轉載,原文鏈接 | 本文作者是張楊,題圖來源由王美傑提供)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意見,不代表區塊客觀點和立場,所有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自行決策與交易,對投資者交易形成的直接間接損失作者及區塊客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熱門市場動態與新聞傳送門:
區塊客致力於發掘和整理各種與區塊鏈技術有關的內容,只要與區塊鏈或區塊客網站有關的合作和/或建議,我們都非常歡迎。請您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繫。